“功能”清暑化濕解表。
“主治”暑濕感冒,常見的症狀為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疼重或頭昏重脹痛、鼻流濁涕、心煩口渴、胸悶、小便短赤、舌苔黃而膩、脈數等。
療方4
“成分”金銀花、連翹、荊芥、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桔梗、桑葉、菊花、前胡、杏仁、板藍根、甘草各等量。
“用法”上方藥劑量視蒸療室大小而定,將諸藥放入蒸鍋,水開後繼續煎煮,按全身蒸氣法常規操作。每日2次,每次蒸浴30~45分鍾,3日為1個療程。
“功能”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主治”風熱型或時行感冒,常見的症狀為發熱重、惡寒輕、鼻塞、流黃濁涕者;或突然惡寒甚則寒戰、高熱、周身酸痛、全身症狀明顯。
(二)頭麵部藥浴療法
“成分”紫蘇15克,麻黃、生薑各9克,桂枝6克,甘草3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煎湯熏洗頭麵,得汗而解。
“功能”發汗解表、辛溫散寒。
“主治”風寒感冒引起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
“提示”使用該方洗頭麵後,忌感受風寒。
(三)足部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鮮生薑100克。
“用法”生薑切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鍾,連續2~3天。
“功能”發汗解表。
“主治”適用於風寒感冒,症見怕冷重,發熱輕,鼻塞流涕,頭痛無汗,全身酸痛等。
療方2
“成分”貫眾葉100克,荊芥、紫蘇葉、防風各30克,薄荷2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鍾,連續2~3天。
“功能”發汗解表。
“主治”適用於風寒感冒。
療方3
“成分”麻黃、桂枝、紫蘇葉各15克,生薑、甘草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鍾,連續2~3天。
“功能”發汗解表。
“主治”適用於風寒感冒。
療方4
“成分”陳皮30克,蔥白15克。
“用法”將陳皮洗淨,切絲;蔥白洗淨,切碎,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先熏雙足,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5~30分鍾,連續3~5天。
“功能”理氣散寒。
“主治”適用於風寒感冒。
療方5
“成分”香附、紫蘇葉各120克,陳皮60克,淡豆豉、甘草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鍾,連續2~3天。
“功能”理氣解表。
“主治”適用於外感風寒,內有氣滯者,除症見風寒感冒的表現外,還有胸悶、不思飲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