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俗稱傷風,是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的由感受風邪而引起以頭痛、鼻塞、流涕、噴嚏、咳嗽、惡寒、發熱及全身酸楚不適為常見症狀的外感疾病,尤以冬、春兩季氣候驟變時為多。在不同季節,風往往隨時氣而侵入,如冬季多為風寒,春季多為風熱,夏季多暑濕,秋季多兼燥氣,梅雨季節多挾濕邪。根據病情的不同,輕者稱為“傷風”,重者稱為“時行感冒”。為多種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可分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腸型感冒三種。
中醫認為:當人體疲勞過度,或體虛抗病能力減弱,加上氣候急劇變化時,人體衛外功能、生理功能不能適應,於是病邪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係列肺經症狀。由於外邪有偏寒及偏熱之分,因此外感風寒所致感冒可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楚,鼻塞重,流清涕,喉癢,咳痰稀白,口不渴,苔薄白而潤,脈浮緊或浮;外感風熱所致感冒則見:身熱重,微惡風,汗出不暢,頭脹痛,咳痰黃稠,咽幹痛,鼻塞流黃涕,口渴欲飲,咽喉紅腫,苔薄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邪犯胃腸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此病毒常存在於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
流感常突然發病,出現頭痛、發熱,體溫可高達39℃以上,頭痛劇烈,兩眼脹痛,結膜充血,鼻塞流涕,咽喉幹痛,全身酸痛,經過3~5天後,體溫很快下降而恢複正常,若體溫持續不降,則有並發腦炎的可能,也有的患者表現不典型,症狀很輕微,甚至不被發現,但老人及兒童症狀比較明顯,病情較重。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些人常分別不清,應予注意,普通感冒起病較緩,發熱不超過39℃,上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咽癢、胸悶等較明顯,而全身中毒症狀,如頭痛、全身酸痛、畏寒、發熱等較輕,且傳播也慢,而流感則起病急,體溫常超過39℃,全身中毒症狀較重,而上呼吸道症狀較輕,傳染快,往往會在短時期內使許多人患病。
采用中藥防治,方便易行,療效較好,不會因病毒種類變異而失效,也不會產生耐藥性,藥浴療法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之效。
(一)全身藥浴療法
療方1
“成分”浮萍、鮮生薑、蔥白各15~30克,白酒少許。
“用法”上藥同搗爛,加水煎後取藥液半盆,加入白酒少許。待藥溫適宜時避風洗浴周身,尤其要多洗胸腹部,每次5~10分鍾。洗後將水擦於,馬上蓋被安臥,以出微汗即可。每日洗1次。
“功能”辛溫發汗。
“主治”傷風、風寒感冒,男女老幼皆宜。
療方2
“成分”薄荷、荊芥各15克,防風12克,麻黃、生薑各10克。
“用法”上藥水煎2次,取混合藥汁擦浴全身。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20分鍾,3日為1個療程或病愈停用。
“功能”辛溫解表。
“主治”風寒型感冒,常見的症狀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時流清涕者。
療方3
“成分”香薷、蘇葉、厚樸、藿香各12克,羌活、淡豆鼓各10克。
“用法”上藥水煎2次,取汁3000毫升,洗浴全身。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20分鍾,病愈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