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厲兵秣馬懲“台獨”!世紀閱兵振國威(20)(1 / 3)

“那天太讓人激動了!”站在“雪山草地”彩車上的原中央警衛團戰士郭漢田,開國大典時曾在金水橋邊值勤,回憶起50年前的一幕無法按捺自己的心潮。“毛主席的聲音剛落,整個天安門廣場沸騰了,歡呼聲、口號聲震耳欲聾,人們跳啊,喊啊,敲鑼打鼓,什麼樣的動作都有;哭啊,笑啊,什麼樣的表情都有……”這位曆經沙場的紅軍戰士,將當時的情景深深珍藏在心中,不僅為自己,也為了他失去的戰友,“可惜,他們沒能看到這天……”

不僅僅是他熟悉的戰友,百年來的中國近代史上,血灑疆場獻出生命的先烈何止千萬。就在紅旗已經升起在天安門的那一刻,硝煙未落的前線,年輕的戰士們高呼著“為了新中國”衝向敵人最後的堡壘;陰沉黑暗的渣滓洞裏,優秀的共產黨人悄悄藏好用被麵自製的國旗,坦然走向血腥的刑場。

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些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正是為了紀念他們,新中國的國旗選擇了鮮紅的顏色,像烈士的血,像燃燒的火。那血與火一般的旗幟永不褪色。

歡暢的鑼鼓激昂熱烈,195隻金獅銀獅歡騰跳躍。東方睡獅醒來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翻身做主的中國人民揚眉吐氣,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開始了自己朝氣蓬勃、奮發圖強的新生活。

50年歲月滄桑,50年風雨征程,當神州大地處處飛花,是億萬人民的奮鬥和奉獻使春風化雨。

今天是你的生日嗬,我的祖國!一個金秋送爽的日子,一個收獲豐碩的日子!

這樣的日子,讓我們無法不驕傲自豪。新中國的道路灑滿陽光也曆經坎坷。1978年12月18日,是又一個決定中國命運的時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在鄧小平同誌倡導下,黨中央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打破“兩個凡是”的禁錮,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一曲《春天的故事》悠揚深情,“改革開放”四個大字在寬闊的廣場上格外醒目。身穿綠色衣裙、頭戴粉色花冠的女青年步履輕盈,身姿舒展――群眾遊行的第二幕,帶人們走進春意盎然、鮮花盛開的勝景,在一片美麗的春色中,巨幅畫像上的鄧小平同誌正在向人們微笑。

正是從那時起,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中華民族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鄧小平,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引導中國人民開始了新時期的征程。

象征著新中國曆史上這次意義非凡的轉折,今天慶典上最大的彩車駛進廣場,蔚藍色的大海波濤滾滾,一艘巨輪乘風破浪,正在起航。寫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紅旗,在船頭高高飄揚。緊隨其後的五輛標語車,字字重若千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20年來,這每一個字,都化為全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在960萬平方公裏的大地上,描繪最新最美的圖畫。

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使億萬農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4000位京郊農民揮動金黃、淺綠的綢扇,組成碩大的“豐”字,抒發連續10年豐收的喜悅。近20年來,95%的農民過上了溫飽有餘的日子,1/4的農戶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他們用占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困擾中國幾千年的吃飯問題不再成為“問題”,這是今日中國農民由衷的自豪。

走在遊行隊列中的鋼鐵工人郭雷和他的妻子劉振豔,在緊張的國慶訓練中度過了新婚蜜月。他們身邊的彩車上,飛濺的鋼花映照著“年產一億噸”的大字,醒目耀眼。身為普通的勞動者,他們對改革開放的感受是那麼真切:“沒有改革開放的政策,就沒有企業發展的今天。雖然國有企業還麵臨許多難題,但我們鋼鐵工人要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做出更大貢獻。”

分享改革的成果,也承擔“陣痛”的艱難,巨大的“工”字型隊伍似洪流滾滾,堅定向前。作為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主力軍,國家各條戰線在火紅的年代裏碩果累累。交通、能源、機械、航天、冶金、信息、建築,國家骨幹產業的發展一日千裏;衛生、環保事業麵貌一新;特區建設邁上快行道;多種經濟成分生機勃勃;文藝大軍精神振奮,群眾文化豐富多彩;全民健身紅紅火火,競技體育勇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