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整個閱兵部隊的旗手,步速必須和電子秒表一樣準,步幅必須同卡尺一樣精,手中的軍旗不管風狂雨驟,必須保持45度角高揚不變。為了練就這超人的功夫,宋月強在一根自製的鐵管子裏灌滿沙子,每天舉著這根重16.5公斤的土旗杆踢正步,一個來回400米,一天上百個來回。訓練4個月,他磨爛了3雙皮鞋。訓練8個月,腳上長了骨刺。醫生拉他去休息,他笑笑扭頭又奔了訓練場。
苦練出硬功,宋月強終於練得踢腿生風,落地砸坑,手中的軍旗泰山壓頂不動搖。他和兩名護旗兵回回考核拿冠軍,後來就成了整個閱兵村裏惟一免考的標兵。記者稱讚小宋真棒,他說:“國慶節那天,全世界在天安門閱兵隊伍裏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為了樹立中國軍人的威武形象,我還得努力再努力。”
2.天上一對地上一雙
這是閱兵村裏兩對格外引人關注的人物。一對孿生兄弟:某航空兵師飛行大隊長李支農、李支剛;一對孿生姐妹:白求恩軍醫學院的畢業學員張微微、張莉莉。孿生兄弟在藍天梯隊駕戰鷹比翼翱翔,孿生姐妹在女兵方隊當領隊齊頭並進。兩對出色好女兒,喜煞領導和戰友們。
國際互聯網提供的信息證明:孿生兄弟同時成為殲擊機飛行員的,當今世界僅此一例,李支農、李支剛兄弟創下了“吉尼斯紀錄”。這兄弟倆不僅長像酷似,性格酷似,經曆也酷似,甚至連他倆的妻子們稍不留神也會鬧出差錯。他們1982年從湖南湘潭招飛入伍,經飛行學院嚴格培訓,兄弟倆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進入戰鬥部隊後,他們雙雙被提升為中隊長、大隊長,雙雙榮立二等功。
他們在此次國慶閱兵編隊飛行訓練中互幫互助。團裏決定讓支剛負責計算編隊飛行的間隔、距離等諸元數據,並在飛機上噴畫標誌線。標誌線的位置和形狀引起了哥倆的激烈爭論。爭論的結果,是支農的意見正確,支剛心服口服地重新進行了計算,獲得了正確的數據。
張微微和張莉莉也是難分你我,同樣1.7米的個頭,同樣的清秀臉龐,同樣的能歌善舞。不同的是,妹妹性格比姐姐潑辣,在一區隊當隊長,內向的姐姐在妹妹手下當班長。訓練、講評,妹妹對姐姐一點也不講情麵。可生活上還是姐姐說了算,比如買什麼東西姐姐定,倆人的津貼費姐姐管,小姐倆各盡所長,配合默契。
九年前,她倆一同從遼寧鞍山入伍到北京軍區某部演出隊,兩年後兩人雙雙考上了軍醫學院,學習期間,兩人又雙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去年,她們被雙雙挑選來參加閱兵。爸爸得知她們臉曬得一樣黑,腳踢得一樣腫,胳膊都曬脫了皮,來信說:“你們當文藝兵是一種美,到女兵方隊是另一種美。”姐妹倆牢記住爸爸的話,刻苦訓練,精益求精,在分指組織的各方隊指揮員考核中,雙雙取得第一名。
3.小老板請纓閱兵
在整齊威武的閱兵方陣中,你絕看不出來,那個臉曬得黝黑、滿身是汗的王建清,是在商海裏折騰了十多年的個體小老板。他家在北京順義龍彎屯鎮。這些年裏率領著自己的工程隊伍,四處承攬工程打天下,也算得是個小富翁了。可他心裏總覺著:一個人的價值不能光看為自己掙多少錢,而是看他有沒有對社會和國家盡一份責任。當他聽朋友說今年國慶大閱兵要有預備役方隊時,便報了名。
要說35歲的王建清年齡是偏大了點,但他從前當兵的曆史成全了這樁好事。15年前,王建清入伍到山西某部,而且恰好趕上了參加35周年的國慶閱兵。那段特殊的、讓他什麼時候提起來都自豪的經曆,成了他此次報名參加閱兵理直氣壯的理由。他說他本來就是軍人,隻要國家一聲召喚,他就應該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