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規模空前的飛行。陣容最大,17種機型,132架各類作戰飛機;準確度最高,編隊總長75.637公裏,不差一米一秒;組織指揮最複雜,152架飛機(含20架備份機)分別從7個不同方位的機場起飛,沿7條航線按時飛到指定空域集合點,並依次加入基準航線,準確無誤地飛過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空。為了這跨世紀的一飛,空中梯隊組織指揮機構付出了超乎尋常的心血和智慧。
1.正點起飛,命令從北京飯店發出
上午11時05分20秒,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巨大轟鳴聲響徹長空,無數雙期待已久的目光仰望長天。空中閱兵飛行編隊飛過來了!由17種機型、132架各類戰機組成的國慶閱兵10個空中梯隊橫空飛臨,呼嘯掠過,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此時此刻,在北京飯店頂層的空中梯隊分指揮部的臨時指揮所裏,擔任空中梯隊指揮員的空軍副司令員李永德等將軍,個個神情莊嚴,正精心調度和指揮著龐大的空中機群。
“101,正點通過。”對空指揮引導員的指令傳向空中各梯隊。各梯隊在精確引導下,不斷修正航向、距離、時間,準確無誤地飛過距天安門450米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空。
“931報告,正點通過。”11時12分19秒。當最後一架直升機飛過廣場,對空飛行監控顯示:10個梯隊隊形保持優良,跟進距離誤差為零,準時進入誤差為零!
霎時,空中梯隊各指揮所裏都不約而同地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將軍與士兵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他們怎能不激動呢!自領受空中梯隊的組織指揮任務以來,他們熬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用智慧和汗水成功地托起了這舉世矚目的空中大閱兵。如果把那132架飛機、10個空中梯隊、7個機場比作一顆顆珍珠的話,那麼正是指揮員們將它們串成了一條精美的項鏈;如果把長達75.637公裏、隊形寬213米、通過時間6分59秒比作一個個音符的話,那麼正是指揮員們將它們譜寫成了一首壯美的樂曲。
2.各型戰機,展示我國威軍威
去年初春,軍委、總部根據黨中央和江主席的命令授命空軍:組織指揮陸海空航空兵部隊組成的10個空中梯隊,參加1999年10月1日舉行的國慶50周年閱兵活動!
空軍黨委把做好國慶閱兵空中梯隊的組織指揮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多次專題研究,精心安排,嚴密部署。
時隔半年,威武壯觀的空中受閱編隊方案終於形成:由陸海空三軍調集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加受油機、新型戰鬥機、武裝直升機等132架飛機,組成10個楔形、箭形等不同隊形的空中梯隊。
9月23日上午,首都北京秋高氣爽,空中梯隊將進行閱兵前的最後一次預演。10點多鍾,來自四總部、駐京各大單位和北京市的1000多名領導及專家,興致勃勃地登上天安門城樓,率先領略了受閱空中梯隊的風采。
一位當年曾經親曆過開國大典的老將軍,看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不禁感慨萬千:1949年10月1日,4個梯隊編成的空中受閱縱隊,代表年輕的人民空軍首次參加了國慶閱兵。老將軍不無遺憾地說,隻可惜那次空中受閱的飛機,全部是清一色的外國貨,無論是數量、質量和戰鬥性能,都無法與這次閱兵相類比。
一位曾經在國慶35周年閱兵時擔任空中梯隊指揮員的空軍老領導也有同感:1984年國慶閱兵,空軍組成了4個梯隊,有4種機型的94架飛機升空受閱,且5個受閱航空兵部隊全部來自空軍。而這次將是我國和我軍曆史上參加機種最多、機型最多、性能最先進、指揮難度最大的一次空中受閱。空中梯隊既有我國最新裝備部隊的世界第三代新型戰鬥機,也有新研製的殲擊轟炸機;既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空高速殲擊機,也有國產武裝直升機,還有標誌著我空軍具有遠程作戰能力的空中加受油機,充分顯示了我軍質量建設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