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大作戰意圖
兩個戰區一南一北同時舉行渡海登陸演習,是否對台某些地區比如高雄、基隆南北兩個港口有針對性的作戰意圖,軍界人士沒有明確回答,不過他認為既是演習,就有針對性的目標。我軍具有開辟多個戰場的能力,在某些地域作戰,將會根據整個作戰意圖而定。
軍界人士介紹了這次演習的作戰意圖。他說,這次演習的作戰意圖是全麵作戰而非局部戰鬥。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內,采取多種軍事手段,徹底殲敵,拿下整個目標,具體作戰意圖是:
一、癱瘓對方指揮係統,即C3I係統以及相關指揮係統。摧毀對方反擊力量和軍備設施。
二、戰鬥機群、作戰艦艇協同作戰,奪取製海權、製空權、製電磁權,利用多種手段為渡海破障。
三、完成海上集結和編隊,沿水際灘頭道路,打開突破口,建立登陸場。
四、奪取港口,控製要點,殲滅有生力量。
五、擴大戰果,縱深推進,全殲守島之敵。
3.演習四個特點
談到這次兩戰區渡海大演習的特點,他說:
一、渡海登陸,兩個戰區的兩個演習區域目標都清楚,就是渡海攻台,浙東演習是先進登陸艦艇與近千民船渡海,粵南演習則是左右兩翼渡海包抄突擊作戰。
二、同時開辟多個戰場,立足於速戰速決,立足於打大仗惡仗。
三、更貼近於實戰,一是演習地點環境的選擇,與未來作戰目標相似。二是在演習中增加對方抗擊程度,在戰術上重視對方,從難從嚴出發。三是大兵團作戰,各軍兵種協同配合,根據作戰對手的地理環境,著眼於打殲滅戰。四是多種作戰方案在演習中進行了檢驗。五是各部隊一段時間來從分練到合練,一步一步地紮實演練,戰術運用更為嫻熟。
四、三軍聯合演習,其中包括導彈部隊、特種兵部隊、機降部隊等,是部隊最高等級的演習,下一步就是實戰了。這次兩戰區同時在浙東、粵南三軍渡海登陸的成功演練,顯示了我軍有足夠能力解決台灣問題。
大演習體現解放軍作戰實力
9月10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以罕見的長篇幅詳細報道了解放軍南京戰區、廣州戰區的跨海登陸聯合軍事演習。此次大演習時值江澤民主席剛剛訪澳結束,中美首腦會議即將舉行之際,從而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解放軍此次大演習突出強調了特種部隊滲透、民船登陸和無人駕駛飛機在戰鬥中的具體運用,也引起軍事觀察家的濃厚興趣。
1.特種部隊揭開麵紗
長期以來解放軍特種部隊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麵紗,外界對其內情知之甚少。1998年8月5日,解放軍特種部隊首次公開亮相於第七屆“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並取得了驕人成績。此後,大陸媒體一反常態,對解放軍特種部隊的日常生活、訓練及戰鬥運用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密集報道。這個長期隱於幕後的“軍中鐵軍”自此也多次公開舉行戰鬥演習。但這些演習的規模一般較小,兵種也比較單一。此次三軍聯合跨海登陸作戰演習可以說是解放軍特種部隊首次公開參加多兵種聯合演習,並在演習中充當擊敵“要害”的角色。從中國公開的演習圖像中可看出解放軍特種部隊在這次戰役規模的大演習中熟練運用翼傘等多種方式成功滲入“敵司令部”附近,隨即展開樓層突襲作戰,一舉全殲“敵司令部指揮人員”。此間軍事家認為解放軍這一演習新內容正與此前眾說紛紜的“點穴戰”精神相符,即以精幹兵力擊敵要害,陷敵於“群龍無首”的混亂境地,主力部隊可趁機展開進攻,一舉達成戰役目的。
2.民船實現集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