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這次學潮的教訓,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87年1月22日作出《關於加強法製教育維護安定團結的決定》。中共中央於1987年1月28日發出《關於當前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若幹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充分認識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鬥爭的重要性和長期性,切實對廣大黨員進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麵、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並規定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若幹政策界限。
胡耀邦的病逝
1987年初開展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由於趙紫陽的消極對待,沒有堅持進行下去。
到5月中旬,趙紫陽武斷地宣稱反對改革開放的保守傾向已經具有與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同等的危險,需要同等地加以反對,這樣,鬥爭就被扭轉了方向。
一度收斂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重新泛濫起來。
趙紫陽還嚴重忽視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他提出要“改造”思想政治工作,否定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他對黨的風氣、社會風氣趨於惡化的情況和一些黨員幹部特別是極少數領導幹部中滋長的相當嚴重的腐敗現象,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製和解決。一時間,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大大降低,黨的戰鬥力也相應削弱。
物價的大幅度上漲和經濟秩序的混亂引起群眾的不滿,治理整頓中的暫時困難也使人們發生了某些誤解和憂慮。
利用這些情況,黨內外一些熱衷於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對黨的領導進行了攻擊。他們借政治體製改革的名義發表他們的政治主張,直接要求取消四項基本原則,全盤西化,實行資本主義的經濟製度和政治製度。
與此同時,國外敵對勢力也加緊推行和平演變戰略,通過各種渠道對中國施加影響。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中泛濫的“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猖獗的反社會主義勢力活動,更使中國那些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受到鼓舞。
1988年末到1989年初,在若幹大城市,特別在北京,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陸續舉行意在根本改變國家製度的政治集會、政治上書和其他活動。一場動亂在醞釀之中。
胡耀邦的病逝,成為觸發動亂的直接導火線。
在首都的一些高等院校,由於極少數反共反社會主義的陰謀分子長期策劃和背後操縱,散布胡耀邦是受政治迫害而致死的蠱惑人心的謊言,悼念活動很快發展成為政治性的示威遊行。一時間謠言四起,出現了大量的大小字報和標語口號,攻擊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製度。短短幾天內,連續發生了聚眾衝擊中南海新華門的嚴重事件,出現了占領天安門廣場的非法行動和更大規模的非法遊行示威。
在西安、長沙、成都和其他一些地方,發生了嚴重的打、砸、搶、燒等犯罪活動。
李鵬主持政治局常委會
在此期間,動亂製造者們通過學潮提出了一係列帶綱領性的政治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兩條:一是重新評價胡耀邦的功過,徹底否定1987年初中央對胡耀邦辭職的處理;二是徹底否定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為在反自由化中受過批評和處分的人平反。這表明動亂一開始就表現出資產階級自由化同四項基本原則的尖銳對立。對於這種嚴重情況,黨的總書記趙紫陽顯示了和胡耀邦同樣的傾向,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但不反對和抵製,實際上是采取縱容和支持的態度。
4月23日,趙紫陽赴朝鮮訪問。
4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李鵬主持下召開會議,對事態的發展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一場有計劃、有組織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政治動亂已經擺在麵前,決定在中央成立製止動亂小組,由《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指出這場鬥爭的性質。
4月25日,鄧小平發表重要談話,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決定表示完全讚同和支持,對動亂的性質作了深刻分析,指出這不是一般的學潮,而是一場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製度的政治動亂。
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
在悼念活動期間,也出現了一些不正常情況。極少數人借機製造謠言,指名攻擊黨和國家領導人;蠱惑群眾衝擊黨中央、國務院所在地中南海新華門;甚至還有人喊出了打倒共產黨等反動口號;在西安、長沙發生了一些不法分子打、砸、搶、燒的嚴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