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四項基本原則為本!改革開放強國之路(11)(1 / 3)

雄壯的《解放軍進行曲》中彙進了震撼人心的腳步聲。分列式開始了!軍事院校、步兵、海軍、空降兵……受閱方隊依次通過天安門檢閱台。

天安門檢閱台上,鄧小平的高級助手們也在凝神觀望。同當日中國的大多數軍人一樣,將軍們穿的還是舊式滌涼軍裝,這大概是世界閱兵史上少有的有趣現象。它毫不掩飾地表明,我們的國家和軍隊正處在變革的新舊交替之中。

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也在觀望。他的微笑是坦然而矜持的。作為這支軍隊一切重大行動的實際組織者,今天,即使在別人最激動的時刻,他的笑容中也蘊含著沉思。

昨天晚上,當天安門廣場進行最後的裝飾和清掃的時候,總參軍務部接到軍委辦公廳電話:“楊副主席要看‘方案’,請立即送來。”

是閱兵的方案嗎?不,是這支軍隊即將實行大規模精簡整編的方案。他一連看了幾遍。雖然在此之前他已主持軍委常務會研究過多次了。

今天的檢閱,似乎包含著某種向曆史告別的意味……

國慶閱兵一個月之後――11月1日,中央軍委委員們,包括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和11個大軍區司令員、政委在內,聚集在京西賓館的會議廳裏,舉行軍委座談會。鄧小平主席同大家打過招呼,輕鬆地在講台前坐下來,然後發表了將近90分鍾的講話。他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表達了一個驚人的戰略決心。在人民解放軍的曆史上,這份講話無疑是重要的曆史性文獻,僅從風格和演講藝術上來說,也是一篇精彩的感情豐富的散文。

“從哪裏講起呢?”鄧小平隨和、親切地望著高級將領們。

“從這次國慶閱兵講起吧。我不是講這次閱兵如何,這次閱兵是不錯的,國際國內反映都很好。最近有位國際友人講,非常好。”

“我說有個缺陷,就是80歲的人來檢閱部隊,本身就是個缺陷……”

80多歲的軍委主席觸及了對在座的人來說最敏感的問題,即軍隊高層領導老化問題。他由此講到軍隊的體製改革和進一步實行精簡整編的必要性。就在這次會議上,他作出了世界大戰十幾年內打不起來的驚人論斷。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若幹年來我軍“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指導思想,使我軍從此走上了和平時期建軍的軌道。

據此,鄧小平提出要裁減員額100萬!

這位以清醒果斷、堅韌不拔和善於處理最複雜局麵而著稱於世的統帥人物,把最大的決心傳達給在座的每一位將軍。他說:

“這是個得罪人的事情哪!我來得罪吧,不把這個矛盾交給新的軍委主席。”

於是,一個引起國際輿論轟動的重大戰略決定形成了。1985年,成為中國的“裁軍年”。當“國際和平年”――1986年到來的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從總體上完成了裁減100萬員額的戰略性行動。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的和平誠意。當然,這一行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表白什麼。我國黨和政府公開承認,我們這樣做是為了節省軍費,減輕人民負擔,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同時也為了保持一支更有效的抑製戰爭、維護和平的武裝力量。這同樣是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聯邦德國《波恩評論報》說:大家都在談裁軍,可是迄今為止隻有中國人言行一致。巴基斯坦《黎明報》評論道:中國裁減軍隊100萬的決定將會受到全世界歡迎。它確實是一次單方麵行動。這與其他國家一方麵連篇累牘地發表軍備競賽如何如何壞的慷慨激昂的廢話,另一方麵,繼續加緊生產武器,甚至拚命地部署人員和武器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照。

(摘自《紅船交響曲》)

第三節 克困難智囊團出謀,獲突破新理論誕生

政府開始對我國經濟體製的改革進行大膽的探索。

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基本方向應當是:在堅持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前提下,發揮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

黨的十三大指出:“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善於運用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這兩種形式和手段。”

從1987年開始,承包製和租賃製在全國企業普遍推行。

鄧小平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

1979年,政府在著手調整國民經濟的同時,開始對我國經濟體製的改革進行大膽的探索。作為一個經濟研究和政府決策的谘詢人員,我對此極其關心。

為克服調整中的困難出謀劃策

到1980年四季度,許多同誌都已看到,過去一年半調整方針的貫徹執行很不得力。在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時,國家的投資不但沒有縮減反而繼續增加,致使貨幣形態上支出的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的總和,超過實有的國民收入。財政連年赤字、貨幣過量發行,物價上漲。如再不進一步堅決貫徹調整方針,國民經濟將遇到更大的困難。這年11月,我給趙紫陽總理寫了一封信,信中分析了經濟形勢,主張切實貫徹調整方針,扭轉兩年來積累加消費超過國民收入的狀況,製止通貨膨脹,保證經濟穩定,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積累和消費之間、農輕重之間的比例關係,達到調整的目的。我認為,在調整和改革的關係上,當時應當繼續把調整放在首位,為改革創造有利條件,改革在當時仍要有利於調整。

我的這些意見,得到了采納。1980年12月16日,陳雲同誌在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重要發言,他指出:“現在的經濟形勢是開國以來少有的很好的形勢。但要看到不利的一麵。除了若幹種國家規定不準漲價的商品以外,許多商品都在漲價”。“如果不加製止,人民是很不滿意的。經濟形勢的不穩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勢的不穩定”。他同意財政領導小組提出的調整計劃,認為“調整意味著某些方麵的後退,而且要退夠,不要害怕這個清醒的健康的調整”。他還指出:“我們要改革,但步子要穩。”“這絕對不是不要改革,而是要使改革有利於調整,也有利於改革本身的成功。”同一天,趙紫陽總理作了《關於調整國民經濟的幾個問題》的講話,說明為什麼要對國民經濟進行大的調整、明年調整的要求和初步方案、如何正確處理調整和改革的關係,並強調我們要努力提高經濟效果,走出一條發展經濟的新路子。經過討論,中央工作會議同意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意見,決定對國民經濟作進一步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