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初,中國日報社一位中年知識分子給黨中央寫信,反映他長期申請入黨,但因社會上存在的對知識分子的種種偏見而無人過問,胡耀邦讀到這封信後,馬上提筆批示:“請中組部組織局向有關單位詢問。入黨問題你局要考查點典型,加以指導。”
中組部組織局的同誌帶著胡耀邦的批示多次到中國日報社了解情況,幫助這裏做好了組織工作。同時,根據這個事例,中組部總結了發展知識分子入黨的工作經驗,幫助一批又一批優秀知識分子跨進了黨組織大門。
胡耀邦始終恪守一個堅定不移的信條:“為人民辦實事、謀福利,是共產黨人的起碼準則。”
1984年,由於少數單位領導的官僚主義作風,上海幾名落實政策的對象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曆史遺留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他們有人到北京上訪20天,找了8個單位,無一處受理,令幾人失望而歸。
在近乎絕望中,他們致書胡耀邦。胡耀邦同情幾位同誌的境遇,更憤恨官僚主義害人。他在信的旁邊寫了一段批語:“六年以來,我幾乎每個禮拜都收到要求落實政策的信,大部分我都批了,可能不下一千件,批了的,大部分都有回報。為什麼推一下,動一下,不推就不動?這幾個人的問題,我主張有專人負責,查一個就解決一個,使官僚主義無法推脫。”
1984年10月,20多封農民兄弟的來信放到了胡耀邦案頭。這些河北地地道道的農民對胡耀邦說道:“我們通過勤勞致富,但是有喜悅,也有苦惱。農村交通跟不上,路不好,車不行,我們想自己修路、買汽車……”
他又在來信上批示:“完全可以!”於是,從此民辦交通開始發展起來。
隻要是下情,胡耀邦都要過問,海外華僑給他寫信,他也做了批示。
1984年10月,旅居日本的韓洪烈給胡耀邦寫信,反映家庭的不幸:“文化大革命”中,他的父親被“四人幫”打成反革命,遣送農村管製勞動,年幼的弟弟韓仲元因此失去上學的機會,走上了犯罪道路而被判刑。釋放後,韓仲元沒有工作,一家三口人生活十分困難。韓洪烈希望胡耀邦能給予關心,讓有關部門給弟弟安排一份適當的工作。
這隻是一封極為普通的海外來信,而胡耀邦卻認真對持,他寫了批示讓中辦信訪局的同誌到韓仲元所在的錦州市了解一下,妥善處理這件事。
11月初,中辦信訪局的同誌來到錦州,傳達了胡耀邦的批示,與錦州市的領導同誌決定為韓仲元安排工作。韓仲元得到了工作,並且聽說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親自過問,感激得痛哭流涕,拉住中辦信訪局同誌的手說:“請轉告胡總書記,我一定重新做人,老老實實工作,不辜負黨的關懷!”
胡耀邦的一個批示又落實了,他很高興,讚揚中辦信訪局同誌工作做得好。在中辦信訪局送呈的落實報告上寫道:“我是希望各部門直接辦事辦案的。一切部門,第一要如實反映情況,第二要親自解決問題,沒有第一條,我們這些人可能變成瞎子聾子,但如果沒有第二條,我們這些人還是‘無兵司令’,受製於人。黨內不幹事和幹壞事的人永遠會有。如果我們事事都照轉,壞人就要鑽這個空子,欺負我們不辦事而更加胡作非為。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每個星期辦成一件事,一年就辦成了50多件事,100個單位每年就能辦成近6000件事。這樣,正氣就會吹遍全國各個角落,壞人就會大大收斂和減少,風氣就會大大好轉。”
胡耀邦到中組部上班沒幾天,就問中組部過去管“右派摘帽子”工作的同誌:“全國到底有多少右派?”
“除了先後五批摘掉帽子的,現在還有十萬多人。”
“一定要狠抓平反工作。在今天這樣的形勢下,再不能通過我們的手去製造冤假錯案。”胡耀邦神情嚴肅地說。
1978年春天,由中央統戰部、公安部牽頭,中組部,中宣部、民政部配合的專為解決“右派”問題的會議在山東煙台召開。胡耀邦沒有親自參加會議,而是讓中組部副部長楊士傑和陳文煒帶去了他的意見。
會上,楊士傑的發言振聾發聵。他說:“‘右派分子’大多是學有所長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知識不但是我們黨的財富,更是全社會的財富。耀邦同誌多次強調,對他們改正和摘帽後的安置,不能單純地為了解決其生活問題就地安置,而應當通過妥善安置,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當時絕大多數人還習慣於“句句是真理”,加上“兩個凡是”的思想還在盛行,所以,與會者聽了楊士傑的發言立刻炸了鍋,有人當時就對楊士傑及中組部展開批評。
胡耀邦在聽取了楊士傑和陳文煒的彙報及看了書麵材料後,吩咐他倆直接給中央寫報告,陳述為“右派”平反的必要性、迫切性。三個月後,中央同意了在北京民族飯店舉行第二次專門會議,研究“右派”改正問題。
論戰仍然存在。有人主張:過去的是是非非已經過去了,沒有必要一一清賬了。現在給他們統統摘帽子,當作自己人看待,就很夠可以的了。
也有人不無擔心地說:“如果幾十萬‘右派’都改過來,全黨不就亂了套了嗎?”
“一點不錯!”有人接過話頭說:“不管怎樣,每個地方,每個部門,總得留下一些‘樣板’,不能都改了!”
而代表中組部、代表胡耀邦意見的楊士傑則堅持平反,他手裏抖動著一疊厚厚的文字材料說:“黨的曆史上也曾經為一些冤假錯案平過反,糾過正,都是分清了是非,增強了團結,促進了事業的發展,還未聽說過‘亂了套’!”
最後,五個部門的五人小組成員:統戰部部長烏蘭夫、公安部部長趙蒼璧、中宣部部長張平化、民政部部長程子華,一致表示:讚成楊士傑的意見。於是,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統戰部、公安部、民政部”的名義,向中央報擬了《貫徹中央關於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決定的實施方案》,1978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以55號文件向全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