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斯諾登上天安門!中美解凍北京城(1)(3 / 3)

正在此時,中蘇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蘇聯外交官員多次向美國外交官員試探:蘇聯和中國之間“一次軍事較量可能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蘇聯對中國的核設施發動襲擊,美國會作何反應。”《真理報》還預兆不祥地說:“在當前擁有最現代化的技術、有效的致命武器和發射這些武器的現代化手段的條件下。如果爆發戰爭,哪一個大陸也不能幸免。”9月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30周年紀念日,蘇軍總參謀長兼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馬特維?查哈羅夫甚至在《消息報》上發表文章,直截了當地追述了蘇聯在25天內摧毀日軍700萬人進攻的事。蘇聯記者還在英國報紙上發表文章,公開提出蘇聯對中國核設施進行空中襲擊的可能性。

為了表示美國對蘇聯的行動不會漠不關心,9月5日,美國副國務卿埃利奧特?理查森發表談話,強調“不斷發展”同中國的關係,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的,對中蘇“爭論的不斷升級”,表示“深深的關注”。

正當中美關係處於十分微妙境地的時候,9月11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在出席完越南胡誌明主席的葬禮後,突然飛抵北京,在北京機場同周恩來總理舉行了簡短的卻是四年多以來中蘇兩國間的第一次最高級會晤。這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關注,當尼克鬆從報紙上得知這一重大事件時,簡直憤怒到了極點。他擔心這件發生在他加緊實現與中國溝通時的事,會使那醞釀已久的戰略構想化為泡影,他再也睡不著覺了。

尼克鬆立即把基辛格召到那橢圓形辦公室,將《華盛頓明星報》遞給基辛格,陰沉著臉,用指責的語氣說:“我有一種坐晚車的感覺,你有什麼看法?”

基辛格也沒有料到中蘇會有這麼一手,更為自己作為國家安全顧問竟然事前沒有搞到有關情報並向總統提出一些建議而甚感尷尬。

“你看這次會晤是不是意味著他們之間的緩和?對美國來說,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基辛格以低沉的語調,緩慢的對尼克鬆分析道:“初步看來,關於會見的聯合聲明是非常冷淡的。聲明中沒有使用共產黨國家間描述這種會談的標準形容詞‘兄弟般的’,這就意味著中蘇間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在我看來,這是雙方嚴陣以待,以準備下一個回合的鬥爭。”

尼克鬆摸著長長的下巴點點頭,基辛格以深不可測的神態繼續分析說:“我推測中國人認為這次見麵會使極其緊張的中蘇關係稍稍緩和一些,溫度降低一些,這樣才符合中國的利益。”

聽了基辛格的分析,尼克鬆顯得比剛才平靜了許多。考慮了一下,他又繼續問基辛格:

“那你認為,這次會晤的起因是什麼呢?是中國還是蘇聯采取了主動?”

基辛格沉思了一會兒,半推測半有把握地說:“柯西金的飛機突然改變了航程,取道一條從河內出發最遠的道路飛向北京,可能說明是中國人在最後一分鍾提出了邀請。但中國人給柯西金的不過是起碼的禮儀待遇――沒有允許他離開機場,而且蘇聯又先宣布了這次會晤,可能又是蘇聯采取了主動。不管是中國想尋求和解也好,或者是蘇聯給北京的最後警告也好,有一點卻是清楚的:中蘇關係在走向一個危機點。”

尼克鬆對基辛格言之有理的分析深表讚同,為自己有這樣的助手而感到欣慰,但他並未完全放心,他要基辛格指示美國駐波蘭大使斯托塞爾,立即尋找機會同中國駐波蘭大使接觸。

正在此時,“葉海亞渠道”開始顯示出了生機。巴基斯坦空軍元帥謝爾?阿裏?汗到白宮拜訪了基辛格,他告訴基辛格說葉海亞總統已向中國人轉達了關於美國願意改善同中國的關係的一般信息,但還需要有些更具體的東西以便在周恩來訪問巴基斯坦時轉達給他。基辛格在征得尼克鬆同意後,讓葉海亞總統把美國的一個決定秘密地轉達給中國,即美國取消了自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有兩艘美國驅逐艦在台灣海峽常設的巡邏,而代之以由其他美國軍艦每月輪流巡邏15次。

而在華沙的斯托塞爾卻仿佛三個多月無事可做一樣。當他接到基辛格要他主動找中國外交代表表示美國“準備進行認真的會談”的指示時,作為職業外交官卻感到“難以置信”,沒有付諸行動。當接到基辛格第二份要他迅速行動的指示時,斯托塞爾仍沒把它當回事。到11月下旬斯托塞爾仍沒有動靜,基辛格又發出了第三次指示。在美國外交史上,還不曾有過一位大使對白宮發出的三份明確指示敢於不采取行動的事,基辛格於是又給斯托塞爾發出了措辭更強硬的第四次指示:“要麼你照辦,要麼我們就要讓願意照辦的人來辦。”斯托塞爾此時才看出事態的嚴重性,趕緊找機會接近中國人。由於當時中美沒有外交關係,且中國正在搞“文化大革命”,誰也不敢和“帝國主義分子”接觸,找個機會也是不容易的。直到12月3日,他才在南斯拉夫人於華沙文化宮舉行的時裝展覽會上,碰到了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的臨時代辦雷陽。斯托塞爾急忙向雷陽走去。雷陽生怕惹事,顧不得看南斯拉夫女模特風度優雅的表演,轉身就躲,下了樓梯。眼看雷陽就要走開,斯托塞爾急得邊追邊喊,終於在樓梯口追上了雷陽。斯托塞爾通過雷陽的波蘭語翻譯對雷陽說:“我有美國政府的重要消息……”

雷陽以懷疑的目光看著喘著粗氣的斯托塞爾,吃驚地慌忙搖頭說:“知道了,等我請示了再說。”

為了讓中國明白,斯托塞爾的這次主動接觸並非他個人特殊的行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約翰?金在第二天例行的午間記者招待會上宣布:“斯托塞爾大使同中國駐波蘭的外交官交談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