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語言要有幽默感(2)(1 / 3)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來到華盛頓會見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美國與他們共同抗擊德國法西斯,並給予英國物資援助。丘吉爾受到熱情接待,被安排在白宮居住。一天早晨,丘吉爾正躺在浴盆裏,抽著他那特大號的雪茄煙。門開了,進來的正是羅斯福。丘吉爾大腹便便,肚皮露出水麵……這兩個首腦人物此刻相見,不免有些尷尬。此刻丘吉爾靈機一動,把煙頭一扔,說:“總統先生,我這個英國首相在您麵前,可真是開誠布公,一點隱瞞也沒有啊。”說完後,兩個人哈哈大笑起來。隨後,雙方的會談獲得成功。

在這裏我們不能說丘吉爾的幽默對會談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他那“一點隱瞞也沒有”,不僅緩解了當時個人和國家的窘境,而且含有坦誠求助、彼此信任的含義。羅斯福又怎能感受不到呢?

幽默能使人發笑,但卻是啟人心智的笑,是智慧的閃現。幽默能表達說話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態度,能反映出說話者的溫和與寬容,是說話者表情達意的一種技巧。

侯寶林的相聲《買佛龕》講了這樣一個笑話:

小甲:“大娘,出門兒啦?哈……買佛龕啦?”

大娘:“年輕人說話一點規矩沒有,這是佛龕,能說‘買’嗎?這得說請。”

小甲:“啊?噢,大娘,是我不懂,您這佛龕多少錢請的?”

大娘:“哎,就這麼個玩意兒,八毛!”

老太太敬神敬佛,還嫌年輕人不懂規矩,可她因為心疼錢,又出口不敬,耐人尋味,寓意深刻。

一次和幾個朋友聊天,其中一個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懶漢什麼都不肯幹,誰都不願雇他。時間一長,他的生活過不下去,隻好求親告友替他介紹一份最輕鬆的工作。有人介紹他去看墳地。說實在的,沒有什麼比幹這活更輕鬆的了。懶漢愉快地去了,但沒過多久就回來了,並憤憤不平地對介紹人說:“我不幹了。”“為什麼?”“這活兒太不公平了,他們都躺著,卻讓我一個人站著!”朋友們聽後都放聲大笑,是因為懶漢的話完全出人意料。

幽默中也包含著諷刺,但是總有一種含笑的啟示和智慧的火花。前蘇聯心理學家普拉圖譜夫說:“幽默在歡笑的背後隱藏著對事物的嚴肅態度,而諷刺卻在嚴肅的形式背後隱藏著開玩笑。”

夫妻倆在一起聊天,丈夫對妻子說:“為什麼上帝把女人造得那麼美麗卻又那麼愚蠢呢?”妻子回答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把我們造得美麗,你們才會愛我們,把我們造得愚蠢,我們才會愛你們。”

幽默的特點是尖銳而刻薄,俏皮而不直露,蘊藏著說話者溫厚善良的氣度和高超的語言藝術。有人甚至這樣區分人的層次:聽了別人的話能笑,這個人是正常人;自己能講笑話讓別人笑,此人有幽默感;能夠自己拿自己開玩笑,此人有希望成為幽默大師,因為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品位。

創造幽默最重要的因素是有限的語言,可利用荒謬對比、設置懸念、反轉突變、認同認識造成一種包含複雜感情、充滿情趣而又耐人尋味的幽默意境。

超越邏輯的幽默說法

1.類比幽默

類比幽默法是指把兩種或兩種以上互不相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彼此之間沒有曆史的或約定俗成的聯係的事物放在一起對照比較,顯得不倫不類,以揭示其差異之處,即不諧調因素。

在類比幽默中,對比雙方的差異越明顯,對比的時機和媒介選擇越恰當,所造成的不諧調程度就越強烈,對方對類比雙方差異性的領會就越深刻,所造成的幽默意境也就越耐人尋味。

甘羅的爺爺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羅看見爺爺在後花園走來走去,不停地唉聲歎氣。

“爺爺,您碰到什麼難事了?”甘羅問。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聽了誰的挑唆,硬要找個母雞打鳴,命令滿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內的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罰。”

“秦王太不講理了。”甘羅氣呼呼地說。他眼睛一眨,想了個主意,說:“不過,爺爺您別急,我有辦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羅真的替爺爺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進宮殿,向秦王施禮。

秦王很不高興,說:“小娃娃到這裏搗什麼亂!你爺爺呢?”

甘羅說:“大王,我爺爺今天來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來了。”

秦王聽了哈哈大笑:“你這孩子,怎麼胡言亂語!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羅說:“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母雞怎麼能打鳴呢?”

本來秦王的母雞打鳴已夠荒謬,就當時來講從理性上說服秦王是很難的,因此甘羅就以謬對謬,將兩個同樣荒謬的事並列一起,就揭示了秦王要求的不可行性,顯出極不諧調感,這樣幽默之趣油然而生。

2.一語雙關

論辯中,運用語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同義關係,使字詞或句式同時涉及到兩件事,表麵上說此實際上說彼,這是使用頻率很高的雙關法。雙關能使表達生動活潑,委婉含蓄,耐人咀嚼,餘味無窮。

西莫多·馮卡門是現代著名的航空大師,在他八旬高齡時,美國政府授予他美國第一枚“國家科學勳章”。

當授勳儀式結束後馮卡門走下台階時,他因患嚴重的關節炎,顯得步履艱難,美國總統急忙上去攙扶他。馮卡門在向他示意感激之後,輕輕地推開總統的手,說:“總統先生,下坡而行者,毋需攙扶,唯獨舉足攀登者,方求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