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趙匡胤親自率領數十騎兵,帶著姚彪一起來到瓦橋關前,對城頭的守軍大喊道:“我是周軍的主將趙匡胤,我有話要與姚將軍說,請速通報!”
姚內斌很快來到城頭,見到趙匡胤帶著姚彪前來,橫刀立馬,忍不住心頭一震,問道:“趙將軍想要說什麼呀?”
趙匡胤說:“姚將軍,此番我大周天子禦駕親征,意在收複幽;雲失地!王師所到之處,守軍披靡,百姓歡欣。將軍據此關隘,豈可抗我百萬雄師?不如見機投順,尚不失富貴。否則玉石俱焚,悔之晚矣!還望將軍三思!”
姚內斌細細思量,周世宗收複幽雲心意已決,關卡怕是守不住了,何況如今兒子還在他手上,沉默良久,朝趙匡胤喊道:“趙將軍,容我好好考慮,明日再作答複!”
趙匡胤也不逼迫,令人放了姚彪,道:“令郎完璧奉還,還望將軍能早圖良規,萬勿遲疑!”
第二天,韓通的大軍在攻克莫州、瀛州之後,順利抵達瓦橋關。郭榮在李重進、張永德所率禁軍的護衛下,也來到了關前。三路兵馬會合一處,旌旗林立,人喊馬嘶,瓦橋關前頓時沸騰起來。
姚內斌見此情景,明白再戰無益,便開了城門,向周軍投降。趙匡胤引他拜見郭榮。郭榮知他驍勇善戰,乃百般撫慰,當即授為汝州刺史。姚內斌叩首謝恩,引大軍進入瓦橋關。郭榮在瓦橋關設盛筵,大會群臣,與諸臣商議進取幽州,張永德道:“王師北伐,僅四十餘日,連克寧、莫、瀛三州和益津、瓦橋兩關,此全賴陛下之神威也。然遼主耶律明聞失燕南各州,必調集重兵防守幽州,我軍勞師襲遠,虜有備而待,還望陛下深思熟慮,切勿輕進!”
郭榮此時正欲一展鴻圖,創萬世基業,聽了張永德一席話,不禁心頭火起:“你三番五次阻朕北進,是何道理?朕意已決,三日後大軍出發,直抵幽州,不搗遼都,決不回師!”諸將見皇上態度堅決,唯有遵命而已。
宴罷,回到臨時駐紮之處,郭榮想起張永德的話,甚感煩躁,便跨上馬背,帶著幾個貼身侍衛,出城散心。初夏時候,燕南的原野上遍地青綠,生氣勃勃。郭榮縱馬馳騁,越過平曠的草地,登上一座平緩的小山丘,舉目四望,周圍景物盡收眼底,清風徐來,不禁心曠神怡。
不遠處,一個老農在割草。郭榮叫侍衛將他喚來,問道:“此地何名?”
那老農垂手答道:“曆代相傳,謂之病龍台。”
郭榮半晌沒吭聲,默默下了山丘,回到城內。
晚上,郭榮睡到後半夜,恍惚中,夢見自己和一個身穿紅肚兜的少年相搏,渾身的力氣怎麼也使不出來,結果被那少年壓在地上,用嘴吮吸他的腦汁。郭榮覺得自己正在被一點一點地吸空,恐怖至極,不由得大叫一聲,猝然驚醒,方知是南柯一夢。
早上醒來,覺得頭暈目眩,精神萎靡,隻得臥床休息。過了幾天,郭榮的病仍然沒有痊愈,數十萬大軍駐紮在瓦橋關,諸將都暗自擔憂,但郭榮無論如何都不肯退兵。因此,誰也不敢貿然相勸。
這天晚上,李重進、張永德來到趙匡胤帳中。趙匡胤見兩人前來,料知是為了大軍滯留瓦橋關一事,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把二人讓進帳中。
果然不出他所料,張永德開口說:“趙將軍,陛下身體有恙,如今數十萬大軍滯留在瓦橋關,實在是令人擔憂!唯一的辦法,就是勸陛下早日班師回朝。一隻是陛下執意北伐,趙將軍的勸告,他或許肯聽。”
趙匡胤默默不語。本來他是力主進攻幽州的,但沒料到郭榮突然病重,根本無法繼續北征。再加上李重進、張永德等一班重臣,都主張班師,自己如果一味堅持,反而會招致猜忌。
第二天一早,趙匡胤拜見周主。郭榮正躺在病榻上,幾日之間,形容大變,驟然間似乎老了二十歲。趙匡胤心頭一凜,上前勸道:“陛下龍體欠安,幽州路途遙遠,不如先回京城。若大軍長期駐紮此地,引發事變,反為不美。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本來群臣苦勸之下,郭榮已有回軍之心,現在見趙匡胤也如此勸他,臉色淒然,無可奈何地說:“趙將軍,就依你,明日啟駕回京城!”
“大軍回京,燕南之地不可又落入遼人之手。臣以為,陛下當留一員大將,率領五萬兵馬,在此鎮守瓦橋關,總領燕南各州各關事務。”趙匡胤試探著說。
“此言正合朕意,隻是不知誰可擔當此重任?”
“韓令坤乃忠勇之士,可任燕南留守!”
“一切就依你說的辦吧。朕累了,你出去吧!”郭榮無力地一擺手,示意趙匡胤退下。
次日,郭榮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大軍出發之前,趙普獨自一人,悄悄來到韓令坤帳中,屏退親兵,問道:“韓將軍,你明白太尉要你留在燕南的深意嗎?”
“是何深意?”韓令坤一臉迷惑。
“據我觀察,陛下的病非同小可,而天下大局也難以預測。萬一京城有何變故,韓將軍領兵北疆,則可隨機應變。故太尉之意,是要韓將軍立足燕南,密切注意朝廷動向,切勿輕舉妄動。至於其他的事情,太尉自有安排。”
“你的意思是說……?”韓令坤睜大了眼睛,恍然大悟,“那好,俺便在這裏按兵不動,等待三弟的吩咐!”
“正是如此。韓將軍,此事萬萬不可為外人道也!”趙普鄭重地叮嚀。說完,看了看四周,悄悄地溜了出去。
大軍途經澶州,郭榮暫住城中。
這天晚上,精神略有起色,便從隨身攜帶的皮囊中,取出文書披閱。郭榮年輕時,曾在一位異僧手裏,得到一隻鼉皮囊,呈青灰色,柔韌結實,他極為愛惜,一直帶在身邊。登基以後,他就用此皮囊裝機要文件,平時僅潘美等幾個心腹大臣和貼身侍衛有機會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