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周世宗再征南唐 劉仁贍死守壽州(2 / 3)

第二天拂曉,周軍集中兵力,突然間向紫金山展開了猛烈攻擊。趙匡胤親率殿前諸班擔任先鋒,以極快的速度,撲向邊鎬的大寨。邊鎬等人一邊倉皇應敵,一邊派人急告朱元贇。誰知朱元贇不僅不來救援,反而領兵橫擊南唐軍。邊鎬、許文縝兩麵受敵,驚慌失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竟卸甲改裝,丟下部眾,從紫金山潛逃回金陵去了。不到一天,周軍攻克紫金山十餘座“連珠寨”,殲滅、俘虜南唐軍三萬餘人。

李景達率援軍,乘船趕到紫金山下,得知邊鎬、許文縝失利的消息,起初還想冒死收複紫金山,可一看到山上那麵繡著“趙”字的大旗,再也不敢登陸,下令船隊返回南岸。王審琦見有機可乘,與王環指揮水軍追殺過去。李景達又損失了不少戰船。

攻占紫金山、擊退李景達後,郭榮令大軍把壽州城包圍起來。壽州城被圍十七個月,依然屹立如山,郭榮發誓要攻取它。

三月,正是江南多雨的季節。漫天的雨絲,將一切都羅致其間。遠處的群山、房屋、田地,在這霏霏淫雨的籠罩下,顯得迷蒙而淡雅,仿佛是一首令人傷感惆悵的唐人七絕。

壽州城內的節度使府中,劉仁贍獨自站在大堂上,一動不動,凝望著窗外暮色中的春雨。他已經站了一個時辰。十七個月來,他以一種超人的毅力和決心,率領全城軍民,擊退了周軍的無數次進攻,同時也頂住了來自內部投降派的壓力。

當他接到朱元贇降周、紫金山失守的戰報時,急得嘔血不止。他心裏明白,陛下怯懦,朝中無人,外援又絕,壽州城危在旦夕。眼下城中糧食將盡,箭矢不多,軍心不穩,監軍周廷構等人,早就存著投降的心思,而且周軍十萬雄師兵臨城下,重重圍困。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啊!未來的戰事,與其說是守城,毋寧說是為榮譽而戰。即使死,也要死得壯烈,讓馮延巳等鼠輩汗顏!

“相公!”一聲輕喚,打斷了劉仁贍的沉思,夫人李氏端著一杯熱茶,送到他手裏。見丈夫這幾天為戰事發愁,而自己一個婦道人家,也幫不上什麼忙,心裏暗自焦急。劉仨贍剛要接過茶水,突然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兩眼發黑,眼看就要倒下。李氏心中一慌,手中的青花細瓷茶杯,失手掉在地上,一聲脆響,摔得粉碎。她連忙上前一步,扶住丈夫,攙他在椅子上坐下,“相公,你這是怎麼啦?”

“不礙事,隻是站久了而已。”劉仁贍輕描淡寫地說。

望著丈夫布滿血絲的雙眼,蒼白消瘦的麵容,隻剩下一副骨架的身子,再想到他為了守城,殫精竭慮,日夜操勞,每天吃的和士兵一樣,隻是兩塊巴掌大的麵饃,李氏不禁一陣心酸,眼淚直往下掉。

劉仁贍見妻子流淚,正想寬慰幾句,門外傳來一陣喧鬧聲。他抬頭一看,監軍使周廷構,帶著一群軍士,簇擁著他的獨生子劉崇輝走了進來。

“發生了什麼事?”劉仁贍見兒子渾身濕透,眾人麵色凝重肅然,就知道事情非同尋常。

沉默片刻,周廷構對一個胖胖的軍吏使了個眼色,那軍吏走到劉仁贍跟前,單腿跪下道:“稟告將軍,方才小子與弟兄們在淮水沿岸巡邏,發現一條小船向對岸駛去,截住一看,原來是少將軍。我們隻好將他帶來,聽憑將軍處置。”

劉仁贍聽了,一股血氣直衝腦門,幾乎昏厥過去。他深吸一口氣,努力使自己鎮定下來,厲聲喝道:“崇輝,你說,剛才他所言可是實情?”

劉崇輝瞟了父親一眼,一副豁出去的樣子道:“是又怎麼樣?現在城中矢盡糧絕,軍心浮動,敗局已定。不如投降周朝,還可以保住全家的性命。父親,朝廷待我們寡恩薄義,你何苦為那個混蛋皇帝如此賣命?”

“大膽逆賊,一派胡言!我劉仁贍生為唐臣,死是唐鬼,決不會背君叛國,辱沒祖宗,讓後人唾罵!來人啊,將叛賊推出去斬首,以儆效尤!”

“不,相公,你不能這樣!他可是你唯一的兒子啊!”李氏大聲哭喊,跪在劉仁贍麵前,苦苦哀求著。

周廷構將劉崇輝送來劉府,本想給他出個難題,並借機勸說他放棄守城,根本沒想到,他竟會處死自己的獨子。見此光景,也連忙上前相勸。

劉仁贍搖晃著身軀站起來,推開周廷構,繞過李氏,大聲說道:“臨陣投敵,國法不容;速斬叛賊,不得遲疑。否則我要親自動手了!”

劉崇輝自知難逃一死,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父親,娘,孩兒不孝,隻好來世再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了!”說完,起身向門外走去。幾名親兵含淚提刀,緊隨其後。

這時,雷聲大作,一道強烈的閃電劃過夜空,照在劉仁贍那張慘白的臉上。他眼中的淚水緩緩溢出,流進那濃密的胡須之中。

劉仁贍痛斬獨子的消息,立刻傳遍了大街小巷。壽州軍民無不感泣奮發,決心同仇敵愾,誓與壽州共存亡。城外的周軍將士聞知,也都感慨不已,有些將領甚至萌生了歸意。但周主郭榮攻城誌堅,親自督戰,攻城勢頭日益猛烈。

又堅守了十幾天,劉仁贍早已心力交瘁,痛失愛子,又染上了風寒,終於臥倒病榻,整日高燒不止,神智不清。周廷構見他病情仍未好轉,周軍攻勢又越來越猛烈,便與都指揮使張全約商議道:“主帥病重,無法理事,城中兵疲糧竭,敵軍人數眾多。與其城陷,讓無辜百姓慘遭屠戮,還不如相機投降,尚可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