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郭威智取河中府 守貞焚身烈火中(2 / 3)

李守貞手下有一個叫楊呐的道士,身手不凡,輕功絕佳,卻生性凶殘,極為好色。楊呐因采花殺人,被官府抓獲,李守貞見他武功高強,是個可用之人,便免了他的罪,羅致到自己帳下,還特意將自己的一個美妾送給他。楊呐由此對李守貞死心塌地,發誓報恩。看到城中情況越來越嚴峻,李守貞一副憂慮不安的樣子,他便自告奮勇去南唐搬救兵。李守貞深知別無他法,隻好冒險一試。

當晚,楊呐懷揣求救信,和弟弟楊元一道,趁著夜幕的掩護,從城牆縋下,揮劍砍殺了幾個巡邏的漢軍士卒,突圍出去。二人一路快馬飛奔,趕往南唐,將李守貞的親筆信交到南唐國君李璟手中。

李璟接到書信猶豫不決,便召集大臣商議。兵部侍郎魏岑上前奏道:“陛下,臣以為,這是個擴展疆域的絕好機會,請陛下出師以助李守貞,乘機削弱漢朝國力,以解除其對我南唐的威脅!”

李琮本是個無主見之人,一聽魏岑的話,便詔令北麵行營招討使李金全,領兵三萬援救河中。郭威早有防備,得到消息後,把圍城的重任交給白文珂,親自率領四萬禁軍迎擊南唐軍隊。

兩軍對峙於涑州北境,各自列好陣勢。李金全本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見郭威壁壘森嚴,將士強悍,心知必敗無疑,歎息道:“郭威為帥,李守貞死無葬身之地也!”乘夜拔寨,撤兵而去。

楊呐眼睜睜地看著唐兵撤走,自知勸說也是徒勞,不禁心急如焚,可是自己身受李守貞大恩,豈能棄主自保?反複思量,隻有組織一支精銳的小部隊,偷襲郭威的帥營,殺了郭威,使漢軍群龍無首,才有可能解除河中之圍。此舉如虎口拔牙,九死一生,但為了報恩,明知是赴湯蹈火,他也在所不辭了。

楊氏兄弟急忙回到家鄉涑州,散盡家中所有財產,招納亡命之徒,又去城外玄元觀,請了幾位武功高強的師兄弟,總共聚集了三十餘人,騎著快馬,攜著兵器,星夜趕回河中。

他們在接近漢軍的地區潛伏起來,白天化裝成平民,偵察郭威帥營的地點,了解漢軍的部防情況和巡邏路線,晚上襲擊零散的漢兵,換上他們的號衣。在一切都了解清楚、裝備齊全之後,開始了行動。

這天晚上,郭威召集白文珂、常恩、劉詞等將領,商討攻打河中城的事。白文珂等都主張盡快攻打,因為從去年八月到現在,已經圍城整整七個月之久,軍心開始出現混亂,長此下去,不但漢主。會怪罪,將士們也會產生懈怠之心。郭威卻堅持圍而不戰,繼續困住李守貞。

郭威好不容易說服諸將,回到營帳中。他喝了一口茶,想到劉承祐三番五次下詔,令他火速攻城。京城裏謠言紛紛,說他按兵不動是心存異誌,如此等等……忍不住心中一陣煩躁,便叫李良遞過自己的狐皮大氅,信步走出營帳。

李良一看,連忙叫趙匡胤一起跟上。

此時天空下起了大雪,西北風卷起團團雪花,漫天飛舞。郭威不自覺地緊了緊大衣。天氣如此寒冷,不知將士是否抗得住,他心情一陣沉重。

透過滿天飛舞的雪花,看見八個守門的衛士,站得筆直,一聲不吭,郭威頓覺異樣。正在狐疑,衛兵中突然有人側身,揚手射出一件暗器。李良是暗器行家,對方一側身,就覺得大事不好,情急之中,一個箭步擋在郭威身前。急射而來的暗器,“嗖”的一聲,擊中了他的左肩,原來是一把小飛刀!李良忍著疼痛,揮舞寶劍,護在郭威身前,一邊高聲叫喊:“有刺客,有刺客!”

趙匡胤遲到一步,他喝令李良保護郭威回帳,自己持腰刀斷後。且說楊呐當晚領著那夥亡命之徒,身穿漢軍號衣,混到郭威帥營外,人不知鬼不覺,殺了守柵門的八個衛兵,換上他們的鬥篷,叫其他人埋伏在雪地上,伺機動手。見郭威出來,正暗自慶幸皇天相助,誰知郭威察覺,接著李良挺身受刀,他精心策劃的行動,功敗垂成。楊呐心中一急,吩咐所有的人一起湧上,直撲郭威。

趙匡胤眼見情況緊急,迎了上去,手起刀落,將衝在最前麵的一個人砍翻在地,隨後順勢橫劈,將另一個刺客劈成兩截,濺得自己滿身滿臉的血水。然而此時他也顧不了那麼多,隻管擋在前麵,左右奔突,拚命砍殺。

俗話說,刀砍一人,棍打一片。趙匡胤倉促之間沒帶渾天棍,手執腰刀,即使有通天本領,也無法擋住數十人的圍攻;而且楊呐本是狡猾之徒,見趙匡胤是個勁敵,便命幾個高手纏住他,自己領著其餘的人,殺向郭威。

此時,郭威已退到營帳附近,但他未帶兵器,李良左肩受傷,風雪彌漫之中,又不知道究竟還有多少刺客。麵對楊呐凶猛的進攻,李良用右手的劍奮力抵擋。要命的是,對方又有五六個人繞過去,封住了郭威回營帳的退路。郭威在敵方刀劍之下左避右閃,險象環生。

正在郭威絕望之際,慕容延釗、韓令坤、石守信、王審琦都已衝出營帳,三下五除二,將擋住郭威的幾個刺客收拾了,然後各挺兵器,接住攻向李良的敵人。李良趁機護著郭威,進了營帳。

趙匡胤見郭威進了大帳,心中一寬,大喝一聲,又砍倒一個刺客,嘴裏招呼道:“大哥,二哥,別讓刺客跑了!”

楊呐還想冒死衝進營帳殺郭威,無奈被慕容延釗、韓令坤等人團團圍住。楊元大喊著:“大哥,快走,快走吧!否則一個也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