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王仁設宴為趙匡胤三人餞行。桌子上擺滿了陳年佳釀、山珍海味。酒到酣處,王仁叫手下端出一隻托盤,盤子上放著一個檀香木盒和一把小巧玲瓏的短刀。他對趙匡胤拱手行禮,誠摯地說:“趙大哥,在下冒犯虎威,罪不可赦。蒙您大人大量,不僅不怪罪,而且不計前嫌,屈臨敝寨。在下感恩戴德,沒齒不忘。特備薄禮,還望趙大哥笑納!”
他揭開盒蓋,裏麵裝滿了光彩奪目的金銀珠寶,其價值恐怕在萬金以上。王審琦在旁邊看著,不由得瞪大了眼,直咽唾沫。接著,王仁又拿起短刀,將刀從刀鞘中拔了出來。那刀約七寸長,精鋼打就,寒光閃爍,鋒利無比。
趙匡胤走過去,將盒子蓋上,又從王仁手中拿過短刀,插入鞘中,放回托盤,微笑著說:“珠寶、利器皆貴重之物,然君子不奪人之所好。王寨主,你還是收起來吧!你若真把我當朋友,我倒有一言相勸。”
“趙大哥請訓示。”
“從今往後,你不要再騷擾附近的村民。這些年來百姓夠苦的了,你還忍心雪上加霜?告訴你,多行不義必自斃,惡貫滿盈之時,報應自會到來。你好好思量一下吧!”李良在旁邊聽了,心中暗暗叫好。
“趙大哥教訓的是,在下以後再也不敢放肆。”說罷,王仁又拿起短刀說,“我知道趙大哥英雄本色,不願讓那些搶掠來的珠寶,玷汙了清白之身。這把短刀是俺家傳之寶,未沾半點汙穢,請趙大哥務必收下,否則便是看不起俺王仁了!”說著便雙手捧刀,跪了下去。
趙匡胤見他如此心誠,隻好伸手接了過來,遞給一旁的李良收好。一把攙起王二贍說:“我的話你可要記住,切莫令我失望!”
“大哥的話,小弟自當謹記!”趙匡胤心中牽掛著家人和兩個結義兄弟,片刻也不願意多耽擱,王仁沒辦法,隻能早早地罷席,讓他們三人啟程。王仁一直送到山口,才拱手作別:“送君千裏,終須一別。趙大哥,將來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隻要捎個信來,俺王仁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趙匡胤一躍上馬,對王仁拱拱手說:“後會有期。”說罷,三人便策馬一路向北疾馳而去。話說趙匡胤、李良、王審琦三人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一路風餐露宿,出了鄧州,越過許州,隻用了七天就到達了開封。
開封是中原重鎮,曆史悠久的古都。早在戰國時期,魏惠王就在此建都,號日大梁;漢置陳留郡,後魏置梁州,唐代置汴州;後梁、後晉皆定都於此,號為東京,置開封府;遼主耶律德光入據開封時,曾降其為汴州,後漢高祖劉(上日下高)一進開封,馬上恢複為東京重置開封府。經過曆代的經營擴建,開封城周回數十裏,城牆高大堅固,布局規整有序,防禦係統嚴密,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趙匡胤的嶽丈家就在開封,對開封自是相當熟悉。他領著王審琦和李良,從城南中門朱雀門進城,一路直奔相國寺旁邊的悅來客棧。由於後漢剛剛建立,根基未穩,開封城中駐紮了大量的軍隊,巡邏的士兵和零散的兵勇在街上隨處可見。
趙匡胤拉住一個士兵,向他打聽郭威的隊伍駐地,才知道郭威已被朝廷命為樞密使,總管軍事機務,樞密院暫設在相國寺。相國寺前身為大建國寺,建於北齊,唐代重修,因唐睿宗原封相王,故登基之後,改名為相國寺。其規模宏偉,巍峨壯觀,寺中各類房屋多達千餘間,中庭廊廡可容納近萬人,堪稱天下第一古刹。
趙匡胤匆匆擦洗完畢,來到相國寺,隻見寺門台階上站著兩排手持長矛的衛士。他剛要過去詢問,寺內走出一個年輕的軍校,濃眉大眼,虎背熊腰,挎著腰刀,煞是威武。
趙匡胤忙上前迎住,雙手抱拳:“這位壯士,在下想向你打聽個人,不知可否?”
“尊駕所問何人?”
“請問慕容延釗、韓令坤是否在樞密院當差?”
那軍校聽到這兩個名字,眼睛一亮,盯著趙匡胤看了半晌,忽然開口道:“對,你就是趙兄,趙匡胤!哈哈,你終於來了!”
“壯士何以知道在下的名字?”
“經常聽人念叨,豈有不知?趙兄無須細問,請隨我來!”
相國寺回廊雜遝,趙匡胤曲曲折折,不知轉了多少個彎,終於來到一間朱漆房門前。那位將軍一把推開房門,高聲喊道:“韓兄,慕容兄,你們看誰來了?”
慕容延釗和韓令坤正在下棋,抬頭一看,趙匡胤站在門口,都驚呆了!韓令坤將手中的棋子一扔,大喊一聲“三弟”,便朝快步走來的趙匡胤迎了上去。
兄弟三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好不容易平靜下來,三人坐下,彼此將幾個月來所發生的事情,從頭細說了一遍。原來趙匡胤的父親已從鳳翔調來開封,全家也跟著搬到此地。
“剛才那位兄台是——?”趙匡胤忽然問道。
“噢,他叫石守信,我們都叫他石頭!那可是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家夥啊!”韓令坤搶著答道。
傍晚,趙匡胤回到開封的新家,與家人別後重逢,自然有說不完的話。
第二天,趙匡胤吃過早飯,向父母問過安,便出了家門,來到悅來客棧找李良。趙匡胤拍了拍李良的肩膀,笑道:“李良,昨天慕容大哥他們可來過?”
“來過!慕容大哥那麼飄逸瀟灑,令人好生仰慕。”趙匡胤接著又問,“王審琦沒有再欺負你吧?”
李良眉頭一蹙:“他敢!”趙匡胤見他氣還未消,連忙打哈哈道:“那就好。走,我們去相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