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李良、王審琦三個人,一路策馬飛奔,幾天後就抵達了順陽鎮。此時正是酷暑天氣,驕陽似火,天地間就像一個巨大的火爐,噴發出一陣陣熱浪。三人連日趕路,早就是渾身汗臭,口幹舌燥,就連胯下的馬兒也直喘粗氣,身上汗津津的。
趙匡胤看到路邊有一家小酒店,回頭對王、李兩人說:“天氣太熱,不如暫且在此地歇息片刻,吃點飯菜,再繼續趕路。”三人下了馬,將馬交給店小二飲水喂料,然後各自提了一大桶水,就在路邊,光著上身擦洗開來。
王審琦呼嚕呼嚕,整個腦袋都紮進水桶裏,老半天才抬起頭來,大呼痛快。一回頭,瞥見李良也脫了短褂,隻穿褲衩,在那裏衝涼,健康而光滑的肌膚,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著青春的光澤,忍不住轉過身偷偷地看。
李良正自顧衝涼,忽覺得有點不對勁,回頭一瞧,正好迎上王審琦那雙眼睛,正色迷迷地盯著自己。本來李良就對王審琦沒好感,一看他不懷好意地盯著自己,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回過身去。王審琦像被黃蜂蜇了似的,倏地轉過身子,再也不敢四處亂瞧了。一邊的趙匡胤裝作未看見,心中卻暗暗發笑。
原來,王審琦有個怪毛病,他不太喜歡女色,卻有龍陽之好。在襄陽時,他手下那些年少俊美的士兵,往往成為他淫威下的獵物。自從見到李良,他便生了覬覦之心,隻是礙於趙匡胤的麵子,才勉強壓住心中的欲火。
這天夜裏,他出去小解,回房時經過李良房外,李良正倚在窗前納涼,端的是俊秀非凡。王審琦按捺不住洶湧如潮的欲望,悄悄溜了進去,猛地從後麵將李良一把抱住,張開大嘴,就往李良臉上亂親。
李良情急之下,回頭一看,竟是王審琦,又羞又怒,也不說話,身子猛地向下一沉,右肘朝後重重擊去,正擊在王審琦的肋骨上,痛得他齜牙咧嘴,卻又不敢叫出聲來。
王審琦自恃臂力奇大,經他抱住,一般人無法掙脫,因此,他這一招屢屢得手。他以為李良也是那種軟弱可欺的繡花枕頭,可李良一出手,他立刻就後悔了,肋骨處傳來一陣陣劇痛,讓他明白李良的功夫非同尋常。一驚之下,也顧不得痛,拔腿就跑。
隔壁趙匡胤聽到李良房中好像有動靜,放心不下,連忙趕過來,卻迎麵撞見李良滿眼淚水,雙唇直抖,手裏拿著一把利薊,喊著非要殺了王審琦。趙匡胤連忙上前,一把抱住,好說歹說,才把他按到凳子上坐下。
李良一五一十,把王審琦如何溜進自己房間,又被自己打跑的事,說給趙匡胤聽。趙匡胤又氣又好笑,可也不好發作,隻得輕聲安慰李良:“王審琦這個家夥,真是混賬!不過你放心,吃了這次虧,以後再也不敢來惹你了。如果他下次還這樣,我就宰了他!”
第二天一早起來,三人見麵,王審琦自知理虧,臉上訕訕的。趙匡胤明白,行伍出身的人,總是有些壞毛病,見他還有知錯之意,再加上這人還算講義氣,將來也許用得著,也就不把事情挑明,總算給他留點麵子。不過,李良仍然窩著滿肚子的火,見了王審琦便將臉扭過去,死活都不理睬他。
擦洗完,三人找了張桌子,圍著坐下,一邊喝酒吃菜,一邊商量選擇哪條路線去開封。這順陽鎮屬鄧州地界,是襄陽通往開封的必經之地。順陽鎮因為順陽山而得名。
順陽山在鎮子的北麵,山的東邊是官道,道路寬而平坦,但要多走很多彎路;山的西邊有一條小路,雖然坎坷險峻,卻是直路,差不多可以省半天時間。趙匡胤三人年輕力壯,都願意走西邊的小路。
店小二一聽說他們要走西道,上來勸道:“客官,不是我有意嚇你們,這條道不太平,的確走不得!”趙匡胤、王審琦一聽,異口同聲地問:“小二,這條路怎麼就走不得?”
小二麵露難色,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說:“三位客官有所不知。最近這順陽山上聚集了一夥強盜,為首的寨主叫王仁。他本是唐州人氏,父母早亡,從小學了一身武藝,又好吃懶做,不謀生計,隻是仗著一身本領,在鄉裏橫行霸道。後來因為殺了人,逃到洛陽。正趕上遼兵南侵,他在洛陽城外與‘打草穀’的遼軍發生衝突,一怒之下,殺了十幾名遼兵。”
那小二頓了頓,又接著道:“再往後,他逃到這裏來,聚集了本地一大群流氓散勇,當起了山大王。遼兵北撤後,他也不回唐州,依然留在山上,過著打家劫舍的強盜生涯。這夥人不但洗劫來往的商賈,甚至連官府的物資也敢搶,有時沒路可劫,還去搶奪附近的殷實人家。此人心狠手辣,被搶的人稍有反抗,必定殺得不留一個活口。又因為他使得一手好劍,臉上長滿了麻子,當地人都稱他為‘王劍兒’或‘王麻子’。在這一帶,隻要提起‘王劍兒’,沒有人不心驚膽戰的。這王仁的山寨,就在順陽山西側,所以知道底細的人,都不敢走西道,唯恐羊入虎口,送了自家性命。我看三位客官相貌堂堂,儀表不凡,所以好意出言提醒。”
店小二一口氣說完,連連四下張望。
“如此橫行不法,官府豈能熟視無睹?”趙匡胤憤憤地說。
店小二搖了搖頭,臉上露出無可奈何的神情:“哪還有什麼官府!大家都忙著打仗,爭著當皇帝,誰還有心思來管我們百姓的事啊!倒是那王劍兒的人馬越來越多,勢力也越來越大。唉,這也難怪,這年頭不去搶別人,就要被別人搶,老百姓都過不下去了,還不如上山投王劍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