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的一個中秋之夜,燈禪師將廣濟大師喊來,神色淡然地說道:“我的塵緣未了,我們終究要麵臨分別,不如就在今晚,以後就由你來接任本寺主持,弘揚佛法吧。除此之外,師父還有一樁心事沒有了解,就交由你來完成吧。”
說完,他又指著案頭一個錦盒和一根紅褐色的齊眉棍說:“此盒中裝有《輿地與兵法》、《渾天棍法六十四式》兩冊書,凝聚了為師畢生心血;這渾天棍乃昆侖山赤龍木所製,堅硬無比,無堅不摧。你要好好保管這兩件物品,八年後的仲春時節,將有一位姓趙的施主,從洛陽來本寺,他便是此書與此棍的有緣人。到時你將書與棍交給他,並留他在舍中鑽研,一百日後方可下山北去。此事關乎佛門盛衰,黎民禍福,萬萬不可有半點差池。切記,切記!”說完,口占偈語一首:會得祖師真妙訣,無得無物又無說。驅散烏雲千萬重,一點靈心明皎潔。念畢,端坐而化。當時龍興寺上空出現朵朵五色祥雲,或如華蓋,或如蓮葉,持續了整整三天,方始散去。
廣濟大師說完,離開座椅,從櫃子中取出黃綢布包裹的錦盒和渾天棍,遞給趙匡胤:“施主,這便是先師留給你的書冊和渾天棍。”
“天下之大,人海茫茫,怎見得在下就是燈禪師所指的有緣人?大師還是慎重行事為好。”趙匡胤鄭重其事地勸道。
“阿彌陀佛,四海之內,除了施主,還有誰能受此重托?善哉,善哉!”
見廣濟大師執意如此,趙匡胤說了聲“愧受”,接過渾天棍和錦盒,對廣濟大師作了個揖道:“大師既道我是有緣之人,在下也就不再客套,姑且收下這份厚禮。隻是在下惦念家中老母,又與兩位兄台有約在先,恐怕不能留在貴寺仔細研習了!”
廣濟大師微微一笑道:“燈禪師留下遺言,讓你務必在寺中參習一百日,方可下山,想是自有深意!況且一切自有天意,施主不必掛懷,就請安心留在本寺潛心研習吧。”
趙匡胤低頭一想,也許這是個奇遇也說不定,便點頭答應了。廣濟大師早已為趙匡胤收拾好一間幽靜客房。當天晚上,趙匡胤就在燈下仔細研究那兩冊書。那渾天棍法理解起來並不困難,主要是以“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複衍生六十四卦”的《易》理創成的,倒是《輿地與兵法》,看似平常,其實暗藏玄機,頗讓他感到困惑。趙匡胤一直看到很晚,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趙匡胤就被一陣喝彩聲驚醒。睜開惺忪的睡眼,朝窗外一望,隻見七八個年輕僧人,正圍著一個精壯漢子;打拳。看到精彩之處,便發出一陣陣喝彩。那漢子虎背熊腰,氣勢如虹,一拳一腳都攜帶著一股雷霆般的威猛,透著一股濃重的殺氣。趙匡胤看了,不禁黯然心驚,神情駭然。
趙匡胤從小習武,卻從未見過如此威猛的拳法,不由湧起一股爭強好勝之心。他取出混天棍,走了出來,擺個架勢,運氣於胸,舞將開來。趙匡胤這套棍法是祖傳的遊龍棍法,一共三十六式,講究的是以氣馭棍,棍隨意行,他自小演練,早就爛熟於心。隻見他;直劈橫掃,前挑後搠,進退有度,開闔自如,力剛勢猛,虎虎生風。練武的僧人一看,紛紛圍過來,一起喝彩。趙匡胤心裏一陣得意,更是將棍子舞得如車輪般飛轉。一瞥眼,看到廣濟大師也正站在人群中觀看,嘴角微笑,似乎有輕藐之意。趙匡胤收式定神,走上前道:“讓大師見笑了,晚輩隨意舞了一通棍法,還望大師指點一二!”
“施主這套棍法,果然好看,隻是臨陣對敵,重在實用,招式繁複,反成累贅!且棍隨意轉,固然瀟灑,若無章法,必生破綻。”
趙匡胤心高氣傲,心裏兀自不服。廣濟大師一笑,從旁邊僧人手裏,拿過一根普通木棍,對趙匡胤道:“施主若是不信,不妨放手攻來,看看如何?”
趙匡胤豪興陡起,說聲“得罪了!”便使出一招力劈華山。誰知廣濟大師身形未動,隻是舉棍微微一帶,趙匡胤就覺得自己棍中的力,猛然間似乎卸去了大半,心中一急,又連忙使出一招橫掃千軍,接著是直搗黃龍,一點靈犀……可是都被廣濟大師輕輕鬆鬆一一化解。趙匡胤暗自心折,猛然收棍,倒地便拜:“大師棍法精妙,在下自愧不如,還請大師多多提點!”
“阿彌陀佛!施主快快請起!施主棍法,已然不俗,隻要將渾天棍法六十四式勤加苦練,自是受益不盡!”
趙匡胤這才知道渾天棍法果然精妙非常,從此便在龍興寺安心住了下來。白天在廣濟大師的指導下練習棍法,有時抽空向打虎拳的弘忍學幾路拳法,或者向那個叫覺慧的小沙彌,討教幾招劍術;晚上就在燈下細細研讀那本《輿地與兵法》,日子倒也過得極快。
天氣一天天熱起來,不知不覺趙匡胤已在龍興寺住了將近三個月。這段日子裏,他的功力大大提高,對《輿地和兵法》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對廣濟大師、覺慧等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一百天的期限終於到了,廣濟大師在大殿為趙匡胤餞行,弘忍和覺慧在一旁侍立。
趙匡胤從內心深處希望廣濟大師答應讓覺慧和自己一起下山。從第一眼看到覺慧起,趙匡胤就覺得和他特別投緣,在龍興寺的這段日子裏,每天都是覺慧來給他送水送飯。那覺慧長得眉清目秀,話雖不多,心思卻極為細密,這一點和自己的弟弟匡義很像。
趙匡胤對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弟弟匡義,懷著一份很複雜的感情,有時候他覺得自己不隻是他的兄長,在感情上更像是父子。匡義打小就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不願意和小夥伴們玩耍,卻整天窩在家裏遍覽群書典籍,一副喜怒哀樂不形於色的樣子。有時候連趙匡胤也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