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怒火且頗為驚詫的他走近那間屋子,因為離得近,所以聲音聽起來就更近了。此時,他不但聽見了那一聲接一聲的女人的哀叫聲,更聽見了一陣陣的鞭笞聲,是誰膽敢在後宮之中如此的恣意胡為,被打的女人不知道又是誰?更讓人可氣可惱的是哀叫聲中還不時地夾雜著陣陣得意的笑聲。
李世民實在無法忍耐下去了,他大踏步來到門前,輕輕推了推,門是從裏麵插上的。他抬起腳,猛地踢向了門,門應聲而開,而裏麵的聲音也戛然而止。當李世民看清楚屋中的景象的時候,他一下子便呆了:屋裏麵隻有兩個人,一個是一名宮女,全身的衣服脫了個精光,隻穿著勉強能遮羞的貼身褻衣,正淚流滿麵地跪在地上,而站在他身邊的卻是一名手拿皮鞭的男人,而這男人正是當今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對於李世民的突然而至顯然也沒有料到,當李世民破門而入且一臉怒氣地站在他的麵前的時候,他正咬牙切齒的高高舉起了皮鞭,然而就在這時,他呆住了。
“你想幹什麼?”李世民既驚且怒地大聲喝間道。
“這個賤婢,我讓她給我端杯茶,她卻端來了一大杯熱水,把我的嘴都燙起泡了!”李承乾不敢目:視李世民,看著地上的宮女恨恨地說道。
“皇上,不是這樣的,太子讓奴婢去端水給他喝,奴婢端來之後,太子卻又讓奴婢脫光……脫光了衣服在他麵前跳舞。奴婢不答應,太子就拿鞭子鞭打奴婢。”跪在地上的那名宮女哭哭啼啼地哽咽道。她那赤裸著的光滑潔白的後背上,一道道滲著血跡的鞭痕讓人觸目驚心。
“住嘴,我跟父皇說話,哪有你插嘴的份兒!”李承乾怒氣衝衝地向那名宮女吼叫著。
“你給我住嘴!”
李世民也向李承乾大聲地吼叫著。隨後,他讓兩名宦官將那名跪在地上快昏死過去、楚楚可憐的宮女扶起來,給她把衣服穿好,扶下去找太醫給她療傷。而後,李世民憤怒地直視著李承乾,李承乾一見父皇真的動了怒,馬上扔下手中的鞭子,“撲通”一下跪倒在李世民的麵前,連聲說道:“孩兒知錯了,孩兒知錯了,請父皇饒恕!”
李世民見承乾如此的善變,雖然心裏的怒火微微減少了一點兒,但對承乾的反感卻多了起來。他質問自己的兒子道:“承乾,父皇將你置身於東宮之中,並讓王矽、魏征等人教你詩書禮儀和治國經略之道。本希望你能夠潛心向學,將來做一名頗有做為、為人民所愛戴稱頌並景仰的聖明之君,可你為何不思進取,來到這裏無理取鬧,隨意地鞭打侍女,難道你忘記了自己是幹什麼的了嗎?”
“父王教誨,孩兒時時銘記於心,又怎敢忘懷,隻因今日突然頭痛,便四處溜達一下以緩解頭痛之苦,恰好看見這屋中有幾幅畫,便進來賞玩一番。誰知那賤婢卻實在可恨,讓她做什麼都是推三阻四地做不好,孩兒一時按捺不住,便拿鞭子打了她,請父皇饒恕孩兒的罪過!”李承乾裝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向李世民乞求道。
“你小小年紀,應該多多鍛煉一下肢體,端茶送水之事本屬舉手之勞,你自己去做不就行了。再說,即使犯錯,宮中也有宮中懲罰的規矩,你卻又為何強令她脫光了衣服鞭打她?”
李世民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李承乾。李承乾的眼中卻突然現出一絲賊光,然而隨之又黯淡下去,而他剛剛昂起的頭顱則隨即又深深地垂了下去。李世民見他不再恃強而無禮,心中的怒火也漸漸地淡了一些,順勢坐在旁邊的一把椅子上。一名隨著李世民進屋的宦官趁機貼在李承乾的耳邊小聲地說道:“太子爺,唐成大人剛剛為保護皇上被箭射死了,皇上的心情不太好,您說話一定要小心點兒,千萬別惹皇上生氣。”
宦官的話本屬好意,但李承乾聽後卻絲毫不以為意,偷偷地撇了撇嘴,嘟嘟囔囔地說道:“唐成死了和我有什麼關係呀,我和他又不沾親又不帶故的。”
李世民正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唐成的猝死令他十分難過,雖然唐成隻是一名小小的侍衛官。李承乾懾於父皇的威嚴和自己所犯的過錯,說話的聲音也非常小,但李世民卻清清楚地聽到了他說的每一個字。他的這種一點兒也不負責任且毫無同情心的話語深深刺痛了李世民,氣得他渾身熱血賁張,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指著李承乾的鼻子大聲地罵道:“混賬東西,這話你也敢說出口來,難道你忘了你這條小命是誰從鬼門關救回來的了嗎?你如此的缺乏同情心與仁義心,朕還何苦要把這大好江山交給你呢?要朕看來,你這個太子就別做了!”
說完,李世民狠狠地一甩袖子,轉身就要往外走。李承乾一聽父皇要將自己的太子之位廢掉,那自己的希望可就全破滅了,他頓時慌了手腳,連忙一瘸一拐地奔上前去,拖住李世民的一條腿而痛哭流涕,而且一邊哭泣一邊央求道:“父皇,父皇,孩兒知錯了,孩兒知錯了,從今以後孩兒一定痛改前非,潛心向學,以天下黎民和諸多政事為務,向父皇和諸位大臣們討教學習,請父皇不要廢掉孩兒,不要廢掉孩兒啊!”
旁邊的那名宦官見李承乾如此的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也跪倒在地給李承乾求情道:“皇上,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太子既然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您就收回成命吧。”
李世民低頭看了一眼已經抱著他的一隻腳完全匍匐在地上的李承乾,略微猶豫了一下,而李承乾則立即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似的停止了抽咽和乞求,但隨即李世民說道:“朕一說要廢掉你的太子之位,你便立即如失魂落魄一般沒了主心骨,而且一直對朕搖尾乞憐,足可見你心中所想的並不是如何為天下百姓謀福,如何使我朝更加強大,而是全為一己之私利,這樣朕又怎能放心地將江山交在你的手上呢?算了,你也不用再做這費心勞神的太子了,後宮之中一切所需都應有盡有,你也不會受到什麼虧待的!”
說完,李世民不顧大腿被李承乾抱住,便要邁步向前,卻突然發覺自己的麵前不知何時已經站著了一個人,此時恰好攔住了他的去路。李承乾一見這個人出現在門口,霎時仿佛遇見了大救星似的,兩眼放光,撒開抱著李世民大腿的手,又跪爬幾步,來到這個人的腳下,略帶撒嬌意味地乞求道:“娘,孩兒知道錯了,求娘為孩兒求求父皇吧!”
來人正是長孫皇後,她是聽了宮女們的報告才連忙趕到這裏來的。聽到李承乾的話之後,她並沒有立即向李世民給兒子求情,反而頗為嚴厲地指責李承乾道:“你這孩子,真是不懂事,為娘和父皇都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希望你能夠嚴於律己,孜孜以求,為成為一位愛民如子、治世有方的聖明天子而努力。誰知你卻如此的不思進取,竟然做出這樣荒唐無禮的事情,你也太讓娘和你的父皇寒心了!”
“娘,您批評得非常對……孩兒知錯,孩兒以後一定謹遵您和父皇的教誨,去做一名人人敬仰愛戴的好皇帝,絕不再讓您和父皇失望!”李承乾信誓旦旦地說道。他知道,照目前的形勢看,他如果再傻硬下去,恐怕他的皇太子真的要做不成了。
“你這個傻孩子,你要是早這樣通達世禮,你的父皇又怎麼會對你大發雷霆之怒呢?宮女錯了便錯了,頂多責罵她們幾句就是了,你卻又為何讓她把衣服脫光去鞭打她呢?”
一聽到長孫皇後這樣問他,李承乾竟然“哇”的一聲大聲號啕起來,而且還一邊號啕大哭,一邊抱著長孫皇後的褲腳訴著苦:“娘,孩兒又何嚐不想這樣呢!孩兒心裏苦啊!自從孩兒因為那怪病而落得個右腿殘疾之後,孩兒便極少再像原來一樣在宮中散步,即使偶爾出來散一次步,兒臣也總是聽到宮女們在我的背後竊笑。等到兒臣一回頭,她們卻又都像沒事兒一樣一臉正經,孩兒是多麼想能夠像正常人那樣健步如飛啊!”
說完,李承乾又伏在長孫皇後的大腿上大哭起來。長孫皇後一見他提及自己變為跛子之後的尷尬,心腸也頓時軟了下來,便用企求的眼光看著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夠收回成命,不再罷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李世民雖然也為承乾右腿的突變畸形而頗感難過,但他卻更多地考慮到了承乾在病前病後的精神狀態的迥異。在他的心目中,能夠繼承他衣缽的人應該是一個堅強、勇敢、樂觀、富有愛心並且有遠見卓識的人,而不應該是一個懦弱、卑怯、悲觀、缺乏愛心並喜怒無常的人。現在,他覺得李承乾有點接近於第二種人,也就是說,身為皇太子的李承乾已經距離李世民的期望目標越來越遠了。
看著李承乾一個勁兒地埋頭在長孫皇後的膝前號啕大哭,李世民極其反感地皺了皺眉,而後便大聲地斥責李承乾道:“別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看你像什麼樣子,你隻是跛了一隻右腳,這有什麼了不起的!人隻有戰勝逆境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你呢?隻知道像個女人似的號啕大哭!當年左丘明雙眼失明,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左傳》;孫臏遭人陷害而受臏刑,但他卻忍辱負重,終於成為一代名帥;漢代的司馬遷身受宮刑之大辱,但他卻忍辱負重,增刪十餘載,終於成就其鴻篇巨製《史記》。你的遭遇比起這些人來又算得了什麼呢,你還有什麼好嗟怨的,趕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