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兩年以前,當時的孟令升還不在長安府尹任上,魏征還聽命於當時的皇太子李建成。為了使自己的主人能夠在爭位鬥爭中占得先機並最終掌握九鼎重權,魏征把長安城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當然也不能錯過長安城內所存糧食的數目。他並沒有輕信當時的京兆尹鄧福通呈報給李淵的存糧數目,而是親自去清查。一查之下,數量一目了然,根本就不足鄧福通所呈報的四百萬石的存量,而且相差甚遠。但為了收買人心,鄧福通的把戲並未被魏征揭穿,而年老昏憒,隻知淫靡享樂的李淵對此也毫無體察。所以,當今天孟令升開口說長安城內庫存糧食的數目是五百萬石時,他便故意將了孟令升一軍,而孟令升便隨即露出了馬腳。因為魏征心裏清楚,孟令升上任才剛剛兩年,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把庫存的數量翻上一番而有餘的。雖然他對孟令升被因此而革職為民有些歉疚,因為孟令升比他的前任鄧福通要強過許多,不但治政有方,而且知道廉潔奉公,因而頗得長安百姓的愛戴和稱頌。但是歉疚之後,他卻感到了一種欣慰,因為他借這個機會駁倒了氣焰囂張的陳叔達,也使李世民意識到了吏治的積弊所在。至於孟令升,以後有時間再把他提拔上來就可以了。
李世民注視著頗有些失落地走出大殿的孟令升,心中也是感慨萬千。在這之前,他一直沒有意識到政績浮誇到這個問題,他也沒有意識到各級地方官員報喜不報憂的情況的嚴重性和普遍性。他曾經盲目樂觀地認為自己奪取了帝位便可以安然地治理天下,但現在看來,要想取得國家的長治久安並使人民各得其所,自己還要費上很大的力氣。想到這裏,他目視階下眾人,開口問道:“如今國家正處危難之中,不知各位有什麼意見?”
“陛下,依微臣之見,雖然現在有不少州府遭受蝗災,但各府官員為了避免皇上的責罰,未必會盡把實情呈報於皇上,要想獲得全部的消息,微臣認為還應該去下麵親自獲取蝗災的實際情況。”魏征率先提出了建議。在河北及山東等地的幾個月的安撫生涯使他清醒地認識到了諸事躬行的好處。
李世民點點頭,他也認為自己應該出去巡視一番了,光待在皇宮之中閱看各地呈交上來的奏折隻會使自己變成井底之蛙,缺乏對實際情況的了解。既然自己想做出一番事業,就不應該再居於京城之一隅,而應該到處走一走,看一看。
隨後,他親自點了幾名隨自己微服私訪的官員,其中包括魏征、房玄齡、杜如晦以及秦叔寶、程知節等文武官員,命令他們趕緊下去準備,當日便起程。最後,等文武百官散盡之後,他又單獨留住了尉遲敬德。尉遲敬德雖然長得孔武有力,但心思卻頗為細密,不待李世民說話,他便仿佛已經心知其意地說道:“皇上,你就放心吧,微臣對於戰馬的馴養和兵士的訓練工作從來也沒有放鬆過,近日也頗有成績了。”
“嗯,既然如此,朕也就放心了。朕微服巡查之時,你一定要一如既往地將這項工作進行下去。雖然我們今年不幸遭遇蝗災,但有朝一日,我們一定會降服突厥,使四夷臣服。對了,突厥兵專擅騎射,而且進退自如,你是如何對兵士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的?”
“皇上,微臣現在正設法使他們增強臂力,提高他們駕馭戰馬的能力,同!時練習騎射的準確度,使其能盡快地與突厥騎兵相抗衡。而且,微臣近日又發現兩名擅長馴養戰馬的人,現在正在微臣營中效命。依微臣看來,他們二人都是馴養戰馬的高手,其能力絲毫也不比突厥人差。”
“好,那可就太好了,你要好好盛待他們二人,不管他們有什麼要求,你都要盡量滿足,等朕巡視回來再對他們另行嘉獎!”
“皇上,您就放心吧,就是微臣對他們有什麼開罪之處,他們也不會離開軍中的。”尉遲敬德故作神秘卻又充滿自信地說著,等到看見李世民一臉疑惑的樣子,他才又笑著說道,“皇上,這二人魯莽剽悍,一個月前微臣在長安城外遇上他們,當時他們二人正與一客棧老板吵架。原來他們住店時被人盜去了錢物,沒有錢交納住店的費用,客棧老板不依,他們竟想動用武力賴賬。微臣前去說和,他們卻又將矛頭對準了微臣,想與微臣一較高低,結果一戰之下,他們二人都敗在了我的手下,便對微臣心服口服,非得要投在微臣帳下。微臣也喜歡他們的爽直率真,卻沒想到他二人竟都是馴馬高手。”
李世民點點頭,語重心長地對尉遲敬德說道:“突厥之患常令朕憂之如骨鯁在喉,晚除不如早除,否則將會國無寧日,邊境之民也會永無寧日,而這件事的成敗也就維係於愛卿之力了。”
尉遲敬德望著李世民那殷殷期望的目光,也重重地點了點頭。雖然他知道自己的點頭意味著千斤重擔落在自己的肩膀上,但他義無反顧,因為他認為能夠為一個認可自己價值的人付出是很值得的。
下午,一行衣著普通但卻個個都氣度不凡的隊伍從長安城的南門魚貫而出。他們的行裝非常普通,普通得甚至連門口值勤的兵士都沒有對他們多看上一眼。這群人正是化裝微服出訪的李世民君臣等人。出了長安城之後,他們徑直趕往河南,因為河南的蝗災最為厲害。
望著一路之上越來越多的蝗蟲,望著道路兩邊被蝗蟲啃咬得慘不忍睹的待收的小麥,李世民的心情越發的沉重起來,他便也知道了自己此行的艱難。但他的決心卻絲毫也沒有動搖,不管前途有多麼艱險,他都將信心百倍地走下去,一直走下去。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肩上擔著的是一個民族,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渴望前進和強盛的國家。
李世民一行人出了長,安城之後直奔洛陽,因為洛陽是個大城,而且有兩個極大的糧倉,曆來積糧頗多,而那裏的蝗蟲據報又最為厲害,因此李世民便將行程的第一站定在了洛陽。
一進入河南境地,蝗蟲果然就出奇的多了起來,田野裏的莊稼都被這些長著巨齒獠牙的醜陋東西咬得慘不忍睹。而這些惡蟲吃飽了之後更是姿態傲慢,或縱躍於田野麥壟之中,或橫行馳騁於大道之上,便是有人來,它們也沒有絲毫懼意,好像它們已經主宰了整個世界似的。
李世民等人下馬步行,專找那些身肥體胖,正在路上耀武揚威的大蝗蟲碾踩,隻聽一陣陣劈裏啪啦的響聲,頓時便有不少的蝗蟲喪命於眾人的踩踏之下,這也使眾人沉重憂愁的心情略微輕鬆了。但當他們看到那漫坡遍野蠕蠕而行的蝗蟲,他們頓時又都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沮喪不已。
“看,那是什麼東西?”一名隨行的侍衛突然大叫起來。
眾人順著他的手所指的方向極力望去,隻見他們的正前方正有一片東西在遠處的天空中漂浮著。眾人揉了揉眼,又仔細看了看。對,是有一片東西在漂浮著。它極像一大片烏雲,但卻又比烏雲厚重可怖,而且那“雲”一邊漂浮著,一邊還不斷地增大著自己的體積。那“雲”慢慢地向眾人所在的這個方向漂浮過來。他們誰也沒有見過這麼奇怪的“雲”,不但非常低,而且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定準的形狀。漸漸地,那“雲”接近了,地上能夠飛動的蝗蟲都不停地振動著翅膀,像正在呐喊助威的士兵一樣,躍躍欲飛。“是蝗蟲!”不知又是誰大叫了一聲。眾人這才看清那漂浮而來的“雲”原來是一個龐大的飛蝗的隊伍,無數蝗蟲正密密麻麻地低空飛行著。當眾人看清楚那漫空飛舞的原來是蝗蟲的大軍的時候,那嗡嗡的刺耳的振翅之聲也清晰地傳到眾人的耳朵中來。跟在他們身後的至;匹見到這黑壓壓的蝗蟲,個個都豎起耳朵,唏溜溜暴叫不止,不停地踢踏著四蹄,搖晃著腦袋,想掙脫眾人的牽縛。
“趕快保護二爺!”秦叔寶大叫一聲,抽出腰間的佩刀站在李世民的身邊。眾人也趕忙將坐騎拴在一個光禿禿的樹幹上,各抽兵刃站護在李世民的周圍,嚴陣以待。
但是,當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由飛蝗組成的黑雲真的到達眾人的頭頂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軟弱無力。呆愣間,那些蝗蟲已經密如雨點一般簌簌地傾瀉下來,不斷地落在眾人的身上。他們隻得將手中的兵刃揮舞得密不透風,用來遮住蝗蟲的侵襲,任憑斬碎的蝗蟲的液汁不斷地噴濺到自己的身上,他們也絲毫不敢鬆懈。雖然他們的耳邊不斷傳來坐騎的暴叫聲,但他們已是自顧不暇,哪裏還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坐騎呢?他們就這樣置身於一片鋪天蓋地的飛蝗之中,無力但卻不得不強自支撐著,雖然他們不敢睜開自己的眼睛,但他們卻分明感到了洶湧而來的蝗蟲大潮的力量。他們就好像站在潮頭的獵漁者一樣,不能後退,後退就有可能被擠壓於石壁之下不得脫身;而他們更不能前進,因為大潮已經耗費了他們半數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