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點頭,正要縱馬前行,忽然又回頭對韋挺說道:“韋愛卿,咱們一個個衣著土氣,便是遇到了此地的富戶也不會被他們瞧在眼中,不如提前打聽一下,省得遇見了菩薩還不知道真神已到。你下馬去村裏向人打聽一下,可否知道這青州府的富戶是誰,究竟有幾個?”
韋挺答應著跳下馬,緊起幾步,輕叩一戶農家院落的柴門,而後閃身進去了。不多時,韋挺又閃身出來,掩上柴扉,回到李世民的麵前,向李世民說道:“啟稟皇上,微臣已經向一戶農家打聽出來了,青州境內隻有一家富戶,現在居住於青州城中,名叫安鎮遠,自封了個綽號名叫‘震青州’。他為人貪得無厭,家中豢養家丁無數,個個都是窮凶極惡,為虎作倀。青州境內的普通人家沒有一戶不受他欺壓和盤剝的,也沒有一戶不對他恨之入骨的。但是,即使如此,隻因他在青州境內財勢無人能及,而且又與官府相勾結,因此受其壓迫搜刮的人也都敢怒而不敢言。”
“他若是叫‘震青州’,那朕豈不就成了‘震天下’了?小小一個青州富戶,就膽敢下壓百姓,上結貪官,朕倒要看看這個所謂的‘震青州’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物!”
說著,李世民率先催馬向東馳去,後麵的人也緊緊追趕。路上,李世民囑咐他們為避人耳目,暫時改稱他為二爺。而李世民又給他們每人各起了一個名字,聽來倒也頗為順口。於是眾人便一邊縱馬前行,一邊熟悉了一番各自的名字,之後便打馬如飛,加速前行。
正當眾人遠遠望見青州城頭的時候,忽然聽見前麵的一處樹林中傳來一陣陣喧鬧之聲,因為甚是雜亂,所以也聽不出是因何而發。隻不過其中好像夾雜著女子的哭鬧之聲,而且還不時地有塵土從樹林之中衝騰而起。
李世民心中奇怪,回頭一看,發現自己身後的人也都一個個緊盯著樹林深處,顯然也都注意到了樹林中的喧鬧。
“二爺,咱們要不要進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杜如晦縱馬來到李世民身邊建議道。
李世民點點頭,眾人立即催馬向林中衝去。時已隆冬,連秋末垂落的樹葉都已經盡數腐爛,隻有黃褐色的土地和一棵棵高聳入雲的楊樹鑄就著北地冬季的粗獷和執著的生命力。眾人循聲深入林中,來回躲避著突兀地現於馬前的蒼白道勁的樹幹。不多時,李世民率先勒住馬韁,眾人凝神向前望去,頓時都一個個義憤填膺,恨不得一下子跳下馬去,充當一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士。
隻見在眾人麵前的一處空地上,十餘名壯漢正騎在馬上,圍成一圈,馬蹄雜遝,不斷地踢起地上的塵土,而在他們所圍的圈中,卻是一名妙齡少女。那少女來回地在圈中奔跑著,躲避著,哀求著,啼哭著,試圖衝出這個令人厭煩的圈子。但端坐於馬上的漢子們卻一邊放聲狂笑著,一邊操縱著手中的馬韁,那少女跑到哪裏,便立即會有幾匹馬打著響鼻堵到哪裏,逼得那少女隻得另尋方向,但結果卻仍舊是一樣。如此多次,那少女早就被這十餘名惡漢逗弄得筋疲力盡,而且身上也沾滿了塵土,狼狽不堪。那少女尖厲的哀哭之聲和漢子們的狂笑聲聽起來特別刺耳,李世民等人不覺都攥緊了自己的拳頭。
“住手!”
猛然間一聲斷喝,把李世民等人和對麵正圍著少女嬉笑不止的漢子們都嚇得一驚。循聲望去,隻見一名身材魁梧,麵目粗獷硬朗的漢子已經縱馬來到了空地之上。李世民等人定睛一瞧,心中頓覺莞爾,原來是程知節。程知節平素最見不得的事情就是男人欺侮女人,而今竟看見十幾個惡漢圍著一個弱女子盡情調笑戲弄,脾氣火暴的他早已按捺不住,第一個衝出去,一聲怒喝鎮住了那十餘名惡漢。
那十餘人都被程知節的怒喝嚇了一跳,紛紛帶馬轉過身來,而那名被圍於圈中如待宰羔羊一般的少女則乘機衝了出來,遠遠地躲在一邊,瞪著驚恐的眼睛看著空地之中的眾人。她並沒有跑,即使是逃跑,隻憑她的兩隻腳,也絕對跑不過那群惡漢的胯下坐騎的。
那十餘名惡漢眼見自己麵前隻有一人,剛才的驚慌頓時又為輕蔑與驕縱之氣焰所代替。為首一名麵露奸詐狡猾之相的陰鷙漢子用手中的馬鞭直指程知節,惡狠狠地說道:“小子,我看你是活膩了吧,也不支起你那耳朵,打聽打聽咱爺們兒是誰,放聰明點,趕緊給我滾蛋!如若還想作擋道的狗,可別怪咱爺們兒對你不客氣!”
那為首的漢子說完,他身後的那群人則一邊狂笑著,一邊鼓噪喧鬧不止。程知節看到他那副樣子不禁心頭火起,恨不得一下子衝過去打這狂妄小子一個鼻青臉腫,他忽然靈機一動,裝出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問道:“小人有眼無珠,但不知諸位大爺是何方神聖?”
“小子,告訴你吧,我們都是‘震青州’安大爺府中的人,人稱‘混命十三龍’,我排行老大,乃葉文龍是也!”那漢子大剌剌地說道。
“噢,原來你們都是他媽的安鎮遠的爪牙呀,我說怎麼這麼沒有人味呢!”程知節的話音頓變。
對方一聽程知節話音不對,頓時都勃然作色,惡目凸張,凶巴巴地縱馬向程知節圍了過來。李世民見形勢危急,一揮手臂,率領自己的人馬衝了上去,那陣勢反而比那“混命十三龍”更要威風些,而那群惡漢顯然也被眾人的氣勢給震懾住,不知不覺中勒住了胯下坐騎。葉文龍一見對手個個都來者不善,自忖並沒有必勝的把握,連忙作出一副義正詞嚴的樣子,質問李世民等人道:“你們究竟想幹什麼?”
就這樣李世民在青州不僅救下了少女晴兒,成就了好事。而且還懲治了青州的惡霸葉文龍和根本不為民做主的狗官楊大誌。同時還出去了自號‘震青州’的安鎮遠了。得知朝中官員與地方想勾結,欺壓百姓的想象仍舊存在。尤其是早就被免除官職的掛名宰相,竟然在民間的影響如此之大。這樣的事實讓李世民實在不舒服。
一群男人之中多了一個陸晴兒,頓時給君臣一行人枯燥且又緊張的行程增添了不少的情趣,而晴兒的溫柔且頑皮、伶俐而可愛的個性也使他們漸漸接納並認可了她。然而,受到了李世民的寵愛的晴兒沒有一點兒的驕矜之氣,仍舊和當初一樣的隨和可親。
“二爺,咱們去哪裏啊?”程知節甕聲甕氣地問道。
“我聽說江南諸省中,安徽常受水禍,而且交通也不便,我想先去那裏看看政治民生怎麼樣,不過去那裏之前,我要先去一趟少林寺。”
“去少林寺幹什麼呀,難道你也想當和尚嗎?”晴兒故意問道。她雖然穿著一身男裝,但聲音卻還是改變不了,細聲細氣的,清脆悅耳。
“有你這個可人兒拖累著我,我就是想去當和尚也舍不得啊,我此去少林是為了還願的。”隨後,李世民把自己當年受王世充部下追殺逃命,幸被少林寺中的和尚相救的事說了一遍。晴兒聽後不覺瞪大了雙眼,連聲歎道:“二爺,真沒想到你還曾經受過這種磨難,我還以為你是一直福裏生福裏長的呢!”
“二爺當年率兵馬征戰南北,曆險無數,這也算不了什麼的。”杜如晦對晴兒說道。晴兒瞪大了眼睛,以一種懷疑的眼光看著端坐於馬上的,看上去文靜儒雅的李世民,李世民卻笑著點了點頭,表示默許認可,而晴兒卻半信半疑地搖了搖頭。
眾人一邊說話,一邊放馬於曠野中急馳,在幹燥的黃土路上激起一股股拔地而起的塵煙,曆久方散。忽然,跑在最前麵的尉遲敬德帶住了馬,眾人也帶住,往前一看,前麵有一條寬闊的大河擋住了去路,雖然水流不急,但河麵卻寬達數丈,無船無橋絕難通過。晴兒自小便長在青州城內,根本沒見過什麼大江大河,乍一見到這條河,格外興奮,連忙跳下馬,一邊尖聲叫著,一邊向河邊跑去。
“二爺,這條河應該就是大運河了。”杜如晦眼看著緩緩流動的河水,對李世民說道。
“隋煬帝雖然昏庸無道,而且開鑿這條運河的目的也是為了能更方便他去江南遊玩,但卻成就了南北水運的便捷,如此看來,這隋煬帝也並非一無是處。”李世民也跳下馬,一邊牽著馬向河邊走,一邊對眾人說著。
眾人站在運河岸邊,雖然時已隆冬,但河水並沒有封凍,而且水流平緩,波光粼粼,再加上夕陽西下,將一抹斜暉盡情揮灑於河水之上,更增添了眼前這脈脈之水的古樸與凝重。河對岸的村莊裏已經開始有炊煙嫋嫋而起,蕩漾在枝權與夕照的籠繞之中,盡顯一派鄉村的溫柔恬靜。如果再不過河,恐怕就趕不及住店了。可是,眾人往南北方向遙望半天也沒有看到一座橋,而河上麵也空空如也,沒有一條船,難道要趟過這冷水不成?眾人心中都不禁著急起來。正在這時,一陣清亮悠揚的漁歌突然在眾人的耳畔響起來:“運河邊,水連天,貴客欲渡苦無船,怨氣連連。客莫惱,君莫怨,老朽載你過這活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