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反間計征戰王世充 少林寺方丈施救助(3 / 3)

這時,方丈惠覺飄飄然從大殿之中走了出來說道:“各位施主,有何貴幹?”

“我們奉我家主公之命捉拿兩名逃犯。”

方丈又說道:“少林寺乃佛門清修之地,假使有匪患在寺中作亂,全寺上下僧眾必會全力束之以平事。”

一名副將另一名副將拉到一邊,悄悄附在他的耳朵邊上說道:“你忘啦,咱們家主公挺喜歡吃齋念佛的,聽說還請過少林寺的方丈給他講過幾次經呢,是不是就是這個老和尚?如果真的是他,回頭他在主公那裏參上咱哥倆兒一本,咱哥倆兒可就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那依你看該怎麼辦呀?”

“行了,咱到此為止吧,再往下追追看,追不著咱就回去複命了。”

“那哪行啊,我還想搜搜少林寺呢!”

“算了,算了,少林寺這麼大地方,要藏兩個活人還不簡單。再說,我覺得這幫出家人一個個都吃飽了沒事幹,他犯得著跟咱們作對嗎?行了,行了,就是抓著李世民又怎麼樣?去威脅李淵?他那麼多兒子,少這一個也覺不出怎麼樣。何況李世民手下能文能武的人那麼多,少了李世民,他們照樣能征善戰的。咱們單將軍厲害不厲害,可跟那個黑大漢交手,二十招都不過,就讓人家給打下馬來。”

一番話把這姓丁的副將給說得心動了,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卻又轉身對著惠覺方丈等僧人說道:“我告訴你,你甭跟我要牛脾氣,今天要不是我們還有要務在身,非得把你這個破廟搞個翻天覆地不可。記住啦,老老實實的,不要藏匿朝廷欽犯,要是藏而不報,嘿嘿,可別怪我下手無情,一把火燒你個精光。我們走!”

說著,他一揮手,一群賊人轉眼間走了個精光,隻聽寺外一陣陣人喊馬嘶,良久才平息下來。

惠覺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但他的眼中也有晶瑩的淚光在依稀閃動。這時,有人將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叫出來,方丈低聲對兩人說道:“二位施主,你們傷得不輕,不如先在寺中將養幾天再下山,以免落入虎口。”

“多謝方丈。”

逃過此劫之後,兩個人才覺得傷口隱隱作痛,尤其是尉遲敬德,左臂中箭之處血漬已幹,但一動便會疼痛不已。惠覺命令一部分僧人為覺明誦經以超度亡魂,而後葬於塔林之中;而覺遠等人則忙著給李世民和尉遲敬德二人敷藥療傷。弄好傷口之後,又讓二人洗淨麵部汙穢,拭淨衣衫上的血跡。收拾停當之後,二人先謝過覺遠等人,而後又去方丈禪房去拜謝惠覺方丈。惠覺方丈正在禪房中閉目誦經,聽到響聲才睜開眼睛。正看見李世民從外麵走進來,一望之下不禁為之一振,眼中放出驚喜的光芒,良久,才驚呼一聲,笑著說道:“剛才秦王和尉遲將軍都是塵灰垢麵,音容不得見,現在一見,秦王果然是一副儒雅大家之派。假以時日,必定為天下英主,願秦王自惜,莫要勞苦了天下蒼生。”

“方丈教誨,世民終會銘記於心,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忘記黎民百姓,這次之所以領兵出征,就是為了救民於水火,脫離王世充暴刑苛法之苦海,同享天下萬方聚首之福。”

“好,秦王若有這份襟懷,少林寺便是闔寺俱焚又有何憾!”

“方丈禪師,他日世民若有餘時,定然再來拜見方丈,修繕古寺,為菩薩重塑金身。”

“秦王美意,老衲心領了,佛在心中莫遠求。隻要秦王始終不忘天下為百姓之天下,為黎民百姓謀福利,那麼便是潛心向佛,融歸佛境了。”

不過到後來,李世民還是命人將少林寺修葺一新,菩薩也重塑金身,並禦封少林寺為護國寺以旌其功,而尉遲敬德也果真抓住那名姓丁的副將並將其處死以許前願。這是後話。

二人在寺中養傷數日,終究對前方戰事放心不下,也等不及傷口痊愈,依依拜別方丈和寺內僧人,打馬踏上歸程。

兩個人別過少林僧眾,回營心切,打馬如飛,急馳不已。軍中不可一日無帥,自己又多日不歸,真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想到這裏,李世民心急如焚。忽然,尉遲敬德手指前方向他叫道:“元帥,你看那是什麼?”

李世民順著尉遲敬德手指方向望去,隻見遠處有一隊人馬也正急急忙忙地向前趕路,但因為押送著東西,所以速度十分緩慢。

“元帥,他們押送的不知是什麼東西?”

“我們這是往洛陽城大營而去,而他們與我們同向而行,目的地應該也是洛陽,而且是敵非友,那麼他們押運的是什麼東西呢?噢,糧草,如今洛陽城被我們圍困數月,城中居民甚至爭食浮土,王世充也必定缺乏糧草,那這些人押運的一定是糧草!”

“對!”

兩個人在馬上興奮地說著,旋即相視而笑,好像打了一個大勝仗似的。糧草,太好了,如果將這批糧草劫獲,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擊王世充的鬥誌,而且還能補充己方的給養,這可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兩個人同時打馬,以最快的速度向洛陽城北的大營奔去。他們要去搬兵,回來把這塊肥肉吞入肚中。

當他們趕到大營外的時候,城頭之上的軍卒大聲歡呼,響聲雷動,連及整個營房。營內的宇文士及、劉弘基、長孫順德和房玄齡等人早已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焦頭爛額。他們始終不相信李世民會被殺或是被俘,但是,這麼多天以來的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折磨實在讓這些人如坐針氈,食不甘味,而且李元吉還總是要對他們發號施令,好像李世民一不在位,這帥印自然就是他的了。一聽守營的兵士說李世民活著回來了,眾人都急惶惶地跑出來迎接,隻有慢吞吞地走在後麵的李元吉和雷永吉臉上露出頗為失望的神色。

打開營門,眾人興高采烈地要迎李世民和尉遲敬德進營,李世民連連擺手,對竇琮道:“你趕快回營,點齊精兵四千,隨我一同去截擊王世充的運糧隊。”

“四千人夠嗎?”

“夠了,他們隻有不到兩千人。”

竇琮轉身回去,不多時便點齊四千精兵帶出營來。李世民吩咐其餘眾人嚴守營盤,對城內的王世充嚴密監視,防備他出來接應押運糧草的隊伍,而後率領四千精兵直向正東急馳。馬上的尉遲敬德目視前方,忽然有所感觸,側身對李世民說道:“元帥,那天我們率五百軍兵巡行戰地,知道的人很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王世充的部下在宣武陵旁埋伏呢?好像他們早就知道了我們要去那裏似的。”“是,我也一直對這個問題心存疑惑。”“是不是咱們營中有奸細,泄露了咱們的行跡?”“不太可能吧,不過以後我們要多加點小心,對城內的王世充嚴加戒備,防止他們再出來作亂。”

兩個人正說著話,竇琮在旁邊插進話來:“元帥,依我看保不準營裏就有奸細。你這幾天不在,齊王和雷永吉那惡賊可高興呢,好像巴不得元帥你出事,我看說不定他倆就有問題!”

“這種話切莫隨便亂說。”李世民接口說道,“我們兄弟雖然不睦,但現在卻是共同對敵,應該同仇敵愾,我想他們也不會出此下策的。”

“知人知麵不知心,我希望這不會是真的。”竇琮頗不服氣地說道。

正在這時,前麵出現了對方運糧隊伍的形跡,李世民拔出佩劍,意氣風發地說道:“敵軍隻有不足兩千人,我們卻有精兵四千人,爾等隨我一鼓作氣,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大家隨我衝啊!”

說著,他將手中劍一揮,率先催馬衝了出去,其餘眾人一見,大受鼓舞,一個個如下山猛虎一般向敵軍衝了過去。

還果真讓李世民他們猜中了,這群人就是給王世充押送糧草的,為首的正是王世充的小兒子王標。他們正忙著推著糧草車趕路,猛一抬頭,隻見一大隊人馬叫喊著衝過來,一個個嚇得六神無主,渾身戰栗,連王標都差點兒撥轉馬頭逃走。但是,他知道這批糧草對他父親意味著什麼,當下強忍心中驚懼,嗬斥手下軍兵抽出兵刃,將糧草圍在中央,擺出一副與李世民決一死戰的架勢。李世民絲毫不為其誌所阻,命令手下兵士猛撲上去。唐軍本來在人數上就占著優勢,而且又誌在必得,因此個個奮勇爭先,王標的手下不一會兒便死傷過半。有的見勢不妙,一扔兵刃,轉眼之間便跑得無影無蹤,唐軍目標在糧食,對逃去的兵士也不追趕。王標一見,揮舞著手中長槍叫著衝上來要與李世民拚命,卻被尉遲敬德攔住,二人打了不過十個回合,槍槊相碰,震得王標兩臂酸麻不已,虎口幾乎斷裂,長槍再也拿捏不住,直飛了出去。他一見這種情景,知道再戰下去也是白白送死,索性往馬上一伏,打馬而去。剩下為數不多的還在負隅頑抗的鄭軍一見他跑了,也都虛晃一招,追著他直奔洛陽城而去。

竇琮還欲率領唐軍去追,卻被李世民伸手攔住。

“元帥,大家正都殺得興起,為什麼要讓他們跑掉啊?你不是也說過作戰要‘一鼓作氣追窮寇’嗎?”

“我確實這樣說過,不過形勢不同,計策也當靈活運用。我們此戰目的就在於奪取糧草,現在目的已順利達到,還追什麼?更何況王世充丟了這麼多的糧草,可能還不知道,這群人跑到洛陽添油加醋地一說,省得我們通知他了,這不是更好嗎?”

“妙,元帥的想法果然奇妙,洛陽城裏的守軍本來就因為糧草缺乏而軍心不穩,現在再讓這群草包回去一宣傳,城內更會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了!”

“嗯,你總算開竅了。行啦,別光顧著說話,你不是剛才還說沒打夠嗎,現在正好,你就率一部分兵士打掃戰場,妥善處置傷亡兵士,而後先暫且充當車夫,把這些糧草車押送回營,交給劉總管處置。”

“啊,元帥,你怎麼淨把這些苦力活交給我去做啊?”

竇琮一臉苦相,惹得李世民、尉遲敬德和旁邊的兵士都開懷大笑,剛才激戰的血腥和緊張氣氛頓時消逝無蹤。眾人有說有笑地將繳獲而來的大批糧草押送回營,交給行軍總管劉弘基全權處理。而李世民則召集眾將軍在中軍大帳中開會,部署其後的作戰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