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東笑稱蔣介石是“紙老虎”(1 / 2)

中國,確實到了萬分緊張的時刻。

5月5日,蔣介石還都南京。國共談判桌,也隨著搬到南京。

蔣介石在南京席不暇暖,便飛往東北督戰去了。

內戰之火,在東北猛烈燃燒:

5月19日,國民黨部隊攻占四平;

5月21日,國民黨部隊攻占公主嶺;

5月23日,國民黨部隊攻占長春;

……

蔣介石在東北的勝利,使他益發堅定了“剿共”的決心和信心。這樣,他終於全麵發動了中國的內戰:

6月23日,蔣介石命令劉峙率三十萬大軍向中原解放區發動聲勢浩大的攻勢;

7月12日,蔣介石調五十萬大軍猛撲蘇北解放區;

8月2日,漆著青天白日標誌的轟炸機,出現在“紅都”延安上空,劇烈的爆炸聲把《雙十協定》、《停戰協定》全都炸了個粉碎;

8月27日,國民黨部隊攻占承德;

9月19日,國民黨部隊占領淮陰;

10月11日,國民黨部隊從中共手中奪得重要城市張家口;

麵對一連串的勝利,蔣介石有點陶醉了。10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秘密軍事會議上,對形勢作出樂觀的估計:“五個月之內打垮中共軍。”

毛澤東作為蔣介石的對手,卻在那裏冷眼觀“棋”。

就在蔣介石的飛機轟炸延安的日子裏,在延安楊家嶺一排十四孔的窯洞前,毛澤東坐在石凳上,隔著方形石桌,接受一位美國女記者的采訪。她叫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山坡上,羊群在安靜地吃草,放羊娃卻不住地朝這邊好奇張望,因為在延安難得見到外國人。

麵對著中國越來越嚴重的內戰局麵,斯特朗的采訪從有沒有政治解決、和平解決的希望切人。毛澤東侃侃而談。

在談了一陣子之後,斯特朗問起了毛澤東對原子彈的態度。

斯特朗為什麼會問起原子彈問題呢?這是因為就在一個多月前——1946年7月1日,美軍在南太平洋比基尼島,進行了戰後第一次核爆炸試驗。

斯特朗問毛澤東,美國會不會直接從它在英格蘭、衝繩和中國的軍事基地用原子彈轟炸蘇聯呢?

毛澤東笑道:“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當然,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屠殺的武器,但是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

“紙老虎”,這是毛澤東在這次談話中第一次提出的新名詞,擔任臨時翻譯的馬海德醫生一時不知怎樣譯成英文。他略加思考,譯成了“paperman”,即“紙人”。

毛澤東搖頭。他解釋說,“紙老虎”是“外強中幹”的意思,而“紙人”僅僅是“中幹”,沒有“外強”之意。

馬海德又譯成“scarecrow”。

毛澤東問,“scarecrow”是什麼意思?

斯特朗解釋說:“scarecrow是稻草人,農田裏用來嚇唬烏鴉的。”

毛澤東仍搖頭。毛澤東說,“紙老虎”不是呆在田裏趕鳥用的稻草人,它的樣子像一隻凶猛的野獸,但實際上是紙糊的,一見水就軟!

後來,馬海德照中文直譯成“papertiger”,毛澤東滿意了。從此,“papertiger”成為毛澤東“發明”的新名詞。

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除了提出原子彈是“紙老虎”之外,又進一步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

毛澤東談及了他的老對手蔣介石,他稱蔣介石也是“紙老虎”。他說:“蔣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國反動派也都是紙老虎……我們所依靠的不過是小米加步槍,但是曆史最後將證明,這小米加步槍比蔣介石的飛機加坦克還要強些。雖然在中國人民麵前還存在著許多困難,中國人民在美國帝國主義和中國反動派的聯合進攻之下,將要受到長時間的苦難,但是這些反動派總有一天要失敗,我們總有一天要勝利。這原因不是別的,就在於反動派代表反動,而我們代表進步。”

也就在這次談話前不久——7月20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黨內指示《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毛澤東指出:“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辦法。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當有充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