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演達疑惑不解,囑令兩艦原地待命。
正在此時,李之龍又接到通知,說是聯共(布)中央使團要求參觀中山艦。
這個中央使團團長,是資深的聯共(布)中央委員布勃諾夫。此人乃十月革命時攻占冬官的五人領導核心小組成員。後來,他擔任蘇聯紅軍政治部主任。他率由全蘇工會主席列普謝、遠東區委書記庫比亞克等十餘人組成的聯共(布)中央使團於1926年2月初來華,先抵北京,再去上海,3月13日來到廣州。他們得知中山艦是國民黨海軍主力艦,又有著保護孫中山的光榮曆史,便希望上艦參觀。——這需要把中山艦從黃埔調回廣州市區。
李之龍打電話請示蔣介石,蔣介石才知兩艦昨夜去了黃埔。蔣介石一麵同意調回中山艦,一麵深為驚疑。
中山艦於19日下午6時30分返回廣州。
19日這一天,蔣介石在惶惶不安、疑惑重重中度過。他本來就對李之龍代理海軍局局長存有戒心,因為他知道李之龍是中共黨員,與周恩來過從甚密。
他接李之龍電話之後的第一個反應便是:中共私調兩艦前往黃埔,會不會欲謀害他於黃埔?
據蔣介石自述,他在接李之龍電話之前,曾三次接到汪精衛的電話,均問及他今日去不去黃埔?
蔣介石又把蘇聯首席軍事顧問季山嘉跟他的種種矛盾聯係在一起,懷疑中共、蘇聯顧問團聯合汪精衛共同陷害他。
他在3月19日的日記中寫道:“上午準備回汕頭休養,而乃對方設法陷害,必欲使我無地容身,思之怒發衝冠。下午5時,行至半途,自忖為何必欲微行,予人以口實,氣骨安在?故決回東山,犧牲個人一切以救黨國也。否則國魂銷盡矣。終夜議事。4時詣經理處,下令鎮壓中山艦陰謀,以其欲擺布陷我也。”
這裏提及的“回汕頭休養”,是指到汕頭東征軍總指揮部躲避。
也就是說,接到李之龍電話之後,他“怒發衝冠”,先是準備到汕頭避一下風頭,“行至半途”,下定決心,重返廣州東山,終於在淩晨4時“下令鎮壓中山艦陰謀”。
也就在3月19日,周恩來又一次通過張太雷,向聯共(布)中央使團團長布勃諾夫報告:“看來,右派現在準備采取行動了……現在的形勢與謀殺廖仲愷前夕的形勢相仿,到處是謠言和傳單。”
新來乍到的布勃諾夫,同樣未曾重視周恩來發出的訊號……
3月19日上午,毛澤東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出席第十三次中央常委會。
毛澤東也“預感到要出事了”。
當中山艦、寶璧艦駛向黃埔時,毛澤東曾問過李之龍,李之龍答複他:“這是校長的命令。”
19日夜,第一軍各部奉命“枕戈待旦”,毛澤東又要陳延年注意這一異常動向。陳延年乃中共總書記陳獨秀之子,當時任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則從上海回到廣州。他答複毛澤東道:“事出有因,查無實據,隻能提高警惕,靜觀其變。”
廣州,風聲甚緊。毛澤東對秘書沈雁冰說道:“莫非再來個廖仲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