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秉持以嚴治家的基本原則(1 / 1)

《家人》卦“九三”爻辭是:“家人嘀嘀,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意思是:由於治家過分嚴厲,使得家裏人承受不了而怨言叢生,這佯仿雖然有過失,但最終會得到吉祥的。如果不能從嚴治家,聽憑婦人和孩子們嘻嘻哈哈,最終的結果下會好,“婦子嘻嘻”,則違背了治家的原則和規矩,嚴厲之家,才能保持家庭的和睦和持久。中國人曆來正是秉持以嚴治家的基本原則的。

對於明末清初學者朱柏廬先生的《治家格言》,許多人並不陌生,有人還能背誦其中的重要文旬:“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睡,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曷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莫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見富貴而生謅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生驕態者,賤莫甚……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治家格言》出自封建時代的封建文人筆下。肯定有糟粕存在,但也不乏可借鑒之處。特別是這種“家有家規”的意識,在今天仍是非常需要的:

現在,有些家長,尤其是一些年紀較輕的家長,受各種社會因素影響,缺少家規意識,在家庭宅活中,明顯的缺少規矩的約束,這不但對於家庭建設不利,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

家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全家人的,是家庭“公約”,人人都應該遵守,朱拍廬的《治家格言》就屬於這一類。另一類是針對孩子的,是家長用守則的形式來約束兒女的行為,帶有一定的強製性。針對孩子的家規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成人化:對於任何家庭來說,這種家規部是需要的:

訂家規沒有汁麼固定的模式,主要原則是從實際出發,簡明扼要,持之以恒。針對孩子的家規,不能多少年一貫製,要隨孩子的成長增減內容。一旦有了家規,家長要帶頭遵守,共同遵守家規會形成好的家風,持久不衰,對全家人的發展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