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人生資本之財富口才篇(8)(3 / 3)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求職者都有這樣的體驗:沒有高學曆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等條件,可能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據調查發現,溝通障礙(不善交際與言談),更有可能將求職者擋在成功的大門之外。

統計數據顯示,當被問及“根據你自己的求職經曆,你認為求職的成敗與交際與口才能力有沒有關係?”時,認為“很有關係”的人占60.7%,回答“有一點關係”的占37.1%,而認為“關係不大”和“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僅占2.2%。也就是說,如果按“有關係”和“沒關係”進行類聚,認為求職成敗與交際和口才能力“有關係”的占到了97.8%。

這表明,交際和口才因素在求職過程中也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求職者如果不能成功地與招聘者溝通,要得到別人的賞識,不是一件容易事。大多數求職者認為自己存在溝通障礙,統計分析發現,認為自己“交際能力一般化”的為49.4%;認為自己“口才一般化”的為53.4%,分別占到被調查者的一半左右。當問及“平時與人交往有沒有障礙”時,53.4%的被調查者說“有”。而在這些人當中,29.8%的回答者認為自己最大的交際障礙是心理上的,31.9%的回答者認為是“缺乏實際的交際技巧”,38.3%的人覺得自己“心理和技巧兩方麵都存在障礙”。可見,求職者中的大部分人對自己的交際與口才能力是不滿意的,甚至缺乏信心。

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質與人際交往技巧不是與生俱來的,隻有在社會化過程中不斷地接受訓練,才能習得。但調查發現,隻有12.5%的人“經常看”交際與口才方麵書籍,80.7%的人隻是“偶爾翻翻”,6.8%的人是“從來不看”。至於接受過這方麵係統、專門訓練的人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求職者既有高學曆,又有工作經驗,可就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求職過程,本質上是求職者與招聘者相互溝通的過程。雙方能否有效的溝通,決定著求職的成敗。尤其是在麵試過程中,更應小心應對。

麵試中如何回答好考官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求職成敗的關鍵。這裏,一些“鐵麵考官”列出了他們最常問的一些問題,並就問答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議。

(1)你對我們的工作了解有多少?請描述你理想中的職業。

許多人因為怕出錯,通常給出一個泛泛的、安全的回答。這類平淡無奇的答案給人留不下任何印象。考官們建議:最好在應試前就你理想中的職業寫出一個求職廣告。要有一段引人人勝的“導語”,並能用準確的詞語恰當地形容出公司、工作和你自己的大致情況。這樣在麵試中你就能顯得從容不迫,給人以充分考察過的印象。

(2)你為什麼放棄了你的前一份工作?

實際上,考官知道人們放棄工作多半是因為他們討厭自己的上司。他們自己可能也有過這樣的經曆。但是就這一問題的回答,他們不想聽到這些。

一家公司的總裁說:“想讓我雇用他的人不應說出他與前任上司有矛盾。這樣無異於點亮紅燈。”

考官們建議應試者提出工作上的理由。比如:“我想在職業上謀求更大的發展。貴公司實力雄厚,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這一類的話。

(3)你為什麼要轉換職業?

千萬不要回答:“因為我想嚐試一些新的東西。”考官建議,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最好能把長遠目標和短期計劃結合起來,比如:“我喜歡我的職業。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主管經理。但現在我還有許多東西要學,第一步應該學習決策。要做到這些,我五年內應該……

(5)談談你的一次成功經驗。

很少有人能在這個問題上回答得好。一般人總這樣絮絮叨叨:“我翻查過去的記錄,抄寫文件,分析數據,校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