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人生資本之品德知識篇(8)(2 / 2)

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一定有道理,一定有方法,也一定有原因。我們可以在一邊研究成功者為什麼成功,如何成功,他有什麼想法跟別人不一樣,他有什麼偉大的目標,他到底如何做計劃,他成功的策略又是什麼,等等。成功學的核心原理就是複製成功。成功學專家陳安之經研究得出:成功是一種客觀現象,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找到已經獲得成功的實例,分析成功的過程、機製,總結出這一實例的方法,那麼這個方法就有普遍意義,隻要重複這個方法,就必然有特定的成功結果出現。這就是複製成功。成功一定有方法。的確,成功是可以複製的,他人的成功是可以複製到自己的身上的。既如此,放著現成的經驗為何不去學習借鑒呢?為什麼不去複製呢?

當然,學習借鑒、複製成功並不是全部沿襲、照搬。我們一定要在運用成功經驗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許多事情,隻要差了一點點,就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裏,畫虎不成反類犬是也。何況世事不一定十分顯明,有成功也有假象,有些人今日是成功了,但他成功的背後說不定還隱伏著失敗的線索,如果我們對此沒有很好的洞察,而是不加鑒別地去學習,去複製,就有可能給自己也帶來隱患,使自己陷身於莫測之地。傳說在浩瀚無際的沙漠深處,有一座埋藏著許多寶藏的古城。要想獲取寶藏,除了必須穿越整個沙漠,還必須戰勝沿途那些數不清的機關和陷阱。

許多人都對沙漠古城裏埋藏著的這一大批價值連城的財寶而心想神往,但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去征服整個沙漠以及那些殺機四伏的陷阱機關。這批珍貴的財寶,就這樣在沙漠古城裏埋藏了一年又一年。

終於有一年,一個勇敢的人從爺爺處聽到了這個神奇的傳說以後,便決計要去探尋這批財寶。他準備了充足的幹糧和飲水,便獨自踏上了艱辛而漫長的尋寶之路。為了能夠在回程的時候不致迷失方向,這個勇敢的尋寶者每走出一段路,便要做上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記。他試探著在沙漠中走呀走呀,雖然每前進一步都充滿了艱險,但最終還是找出了一段路來。就在古城已經遙遙相望的時候,這個勇敢的人卻因為過於興奮而不小心一腳踏進了布滿毒蛇的陷阱,眨眼間便被饑餓凶殘的毒蛇噬咬成了一具白骨。過了許多年後,又有一個勇敢的尋寶人走進了這片荒無人煙的沙漠,當他看到前人留下的那些醒目的標記時,心裏便想:這一定是有人走過的,沿著別人指引的道路行進,一定不會有錯。他欣喜地沿著前人留下的標記走了一大段路後,發現果然沒有任何危險。可就在他放心大膽地往前走的時候,一不留神,也同樣落進了陷阱,成了毒蛇口中一頓豐盛的美餐。

又是許多年過去,又一個勇敢的尋寶人走進了沙漠,他所選擇的,同樣是前麵兩人所走的道路。結果,他的命運也是可想而知。

最後走進沙漠的尋寶人是一位智者,當他看到前人留下的那一個個醒目的標記後,心想這些標記不一定就那麼可靠。前人所指引的路,不一定就是惟一通往寶藏的、一條正確並且非常安全的道路。要不然,這些尋寶者為什麼都一去不返了呢?智者於是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在浩瀚無際、險象環生的沙漠中,重新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他每邁出一步都小心翼翼,紮實平穩。最終,這位智者克服和戰勝了重重意想不到的艱難險阻,抵達了埋藏寶藏的古城,取回了價值連城的寶藏。

智者在臨終的時候,無限感慨地對自己的兒孫說:前人走過的路,並不一定就是一條正確的、通往成功的路;前人的路標所指引的方向,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前進方向。要想挖掘到人生的寶藏,就得勇敢地去探索,去開辟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萬不可過於迷信前人,迷信既得的經驗。要相信,已經被眾人走過踏平的寬敞大路盡頭,絕對沒有價值連城的寶藏供你們采掘。即使果真有寶藏,那也早就已經被那些比你們更早地踏上這條道路的尋寶人采掘得一幹二淨了。

這位智勇兼備的尋寶者在為自己尋找到一筆豐厚的寶藏的之後,同樣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價值連城的人生“寶藏”,那就是他臨終的遺訓。雖然隻是幾句簡單而樸素的遺言,卻足以讓我們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