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人生資本之思維勇氣篇(6)(2 / 3)

鄰居的小孩子們做遊戲的時候總是跑過來跑過去,毫無疑問小瓊尼看到他們玩就會馬上加進去跑啊鬧啊的。他們從不告訴他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跑,他們從不說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因為他們不對他說,所以他不知道。

七年級的時候,瓊尼決定參加跑步橫穿全美的比賽。每天他和大夥一塊兒訓練。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先天不如別人,他訓練得比任何人都刻苦。雖然他跑得很努力,可是總落在隊伍後麵,但他們並沒有告訴他為什麼。他們沒有對他說不要期望成功。訓練隊的前7名選手可以參加最後比賽,為學校拿分。他們沒有告訴瓊尼也許會落空,所以他不知道。

他堅持每天跑七八千米。凱西永遠不會忘記有一次,他發著高燒,但仍堅持訓練。凱西一整天都為他擔心,她盼著學校會打來電話讓她去接兒子回家,但沒有人給她打電話。

放學後凱西來到訓練場,心想她來的話,瓊尼興許就不參加晚上的訓練了。但她發現他正一個人沿著長長的林蔭道跑步呢。凱西在他身旁停下車,之後慢慢地駕著車跟在他身後,她問他感覺怎麼樣,他回答說:“很好。”還剩下最後兩英裏。他滿臉是汗,眼睛因為發燒失去了光彩。然而他目不斜視,堅持著跑下來,他們從沒有告訴他不能發著高燒去跑4英裏的路,他們從沒有這樣對他說,所以他不知道。

兩個星期後,在決賽前的3天,長跑隊的名次被確定下來。瓊尼是第六名,他成功了。他才是個七年級生,而其餘的人都是八年級生。他們從沒有告訴他不要去期望入選,他們從沒有對他說不會成功。是的,從沒說起過……所以他不知道,但他卻做到了!

派蒂,向前跑!

屈服於不幸的人,隻能成為不幸的階下囚,被不幸吞噬掉;同不幸抗爭的人,會減輕不幸帶來的痛苦,把不幸降到最小限度。

派蒂·威爾森在年幼時就被診斷出患有癲癇。她的父親吉姆·威爾森習慣每天晨跑,有天,戴著牙套的派蒂興致勃勃地對父親說:“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但我擔心中途會病情發作。”

她父親回答說:“萬一你發作,我也知道如何處理。我們明天就開始跑吧。”

於是十幾歲的派蒂就這樣與跑步結下了不解之緣。和父親一起晨跑是她一天之中最快樂的時光,跑步期間,派蒂的病一次也沒發作。經過幾個禮拜之後,她向父親表達了自己的心願:“爸,我想打破女子長距離跑步的世界紀錄。”

她父親替她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發現女子長距離跑步的最高紀錄是128千米。當時讀高一的派蒂為自己訂立了一個長遠的目標:“今年我要從橘縣跑到舊金山(640千米);高二時,要到達俄勒岡州的波特蘭(2400多千米);高三的目標在聖路易斯(約3200千米);高四則要向白宮前進(約4800千米)。”

即使派蒂的身體狀況與他人不同,她仍滿懷熱情與理想。對她而言,癲癇隻是偶爾給她帶來不便的小毛病。她不會因此消極畏縮,相反,她更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

高一時,派蒂穿著上麵寫有“我愛癲癇”的襯衫,一路跑到了舊金山。她父親陪她跑完了全程,而她做護士的母親則開著旅行拖車尾隨在後,照料父女兩人。

但在前往波特蘭的路上,她扭傷了腳踝。醫生勸告她立刻中止跑步:“你的腳踝必須上石膏,否則會造成永久的傷害。”

“醫生,你不了解,跑步不是我一時的興趣,而是我一輩子的最愛。我跑步不單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要向所有人證明,身有殘缺的人照樣能跑馬拉鬆。有什麼方法能讓我跑完這段路程?”醫生表示可用黏合劑先將受損處接合,而不用上石膏,但他警告說,這樣會起水泡,到時會疼痛難耐。派蒂二話沒說便點頭答應。

派蒂終於來到了波特蘭,俄勒岡州州長還陪她跑完最後1000多米。一麵寫著紅字的橫幅早在終點站等著她:“超級長跑女將,派蒂·威爾森在17歲生日這天締造了輝煌的紀錄。”

“派蒂,跑啊!”(這後來也成為她自傳的書名)高中的最後一年,派蒂花了4個月的時間,由西岸長征到東岸,然後抵達華盛頓,並接受總統接見。她告訴總統:“我想讓其他人知道,癲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也能過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