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得理也要讓讓人(2 / 2)

但是,如果要求一個人真正做到不較真、能容人,也不是簡單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養、善解人意的心靈,並且需要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和處理問題,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和諧,多一些友誼。比如,有些人一旦升職,便容不得下屬出半點毛病,動則捶胸頓足,橫眉立目,局下畏之如虎,時間久了,必積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並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攬的,何必因一點點毛病便與人生氣呢?

有位女性總抱怨她家附近副食店賣醬油的女售貨員態度不好,像誰欠了她二百塊錢似的,後來她打聽到了女售貨員的身世:丈夫有外遇離了婚,老母癱瘓在床,上小學的女兒患哮喘病,每月隻能開幾百元工資,住一間 12 平米的平房。難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這位女性從此再不計較她的態度了,甚至還想幫她一把,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共場所遇到不順心的事,實在不值得生氣。素不相識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別有原因的,不知什麼煩心事使她這一天情緒惡劣,行為失控,正巧讓你趕上了,隻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們就應寬大為懷,不以為意,或以柔克剛,曉之以理。總之,不能與和你原本無仇無怨的人瞪著眼睛較勁。假如較起真來,大動肝火,刀對刀、槍對槍地幹起來,釀出個什麼後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較真,實在不是聰明人做的事。假如對方沒有文化。一較真就等於把自己降低到對方的水平,很沒麵子。另外,對方的觸犯從某種程度上是發泄和轉嫁痛苦,雖說我們沒有分擔他痛苦的義務,但客觀上確實幫助了他,無形之中做了件善事。

清官難斷家務事。在家裏更不要較真,否則你就愚不可及。丈夫孩子之間哪有什麼原則、立場的大是大非問題,都是一家人,非要分出個對和錯來,又有什麼用呢?人們在單位、在社會上充當著各種各樣的規範化角色,倍盡職守的國家公務員、精明體麵的商人……但一回到家裏,脫去西裝革履,也就是脫掉了你所扮演的這一角色的“行頭”,即社會對這一角色的規矩和種種要求、束縛,還原了你的本來麵目,使你盡可能地享受天倫之樂。假若你在家裏還跟在社會上一樣認真、一樣循規蹈矩,每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還要考慮對錯、與否,顧忌影響、後果,掂量再三,那不僅可笑,也太累了。頭腦一定要清楚,在家裏你就是妻子、女兒、孩子的媽媽。所以,處理家庭瑣事要采取“綏靖”政策,安撫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當個笑口常開的和事佬。具體說來,做丈夫的為人寬厚,在錢物方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這當妻子的給娘家偏點心眼,是人之常情,丈夫根本就沒往心裏去計較,那才顯出男子漢寬宏大量的風度。同樣,妻子對丈夫的懶惰等種種難以容忍的毛病,也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切忌嘮叨起來沒完,嫌他這、嫌他那,也不要丈夫偶爾回來晚了,或有女土來電話,就給臉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審個沒完。看得越緊,逆反心理越強。索性放鬆心態,讓瀟灑去,看外麵的情感世界也自會給他教訓,隻要你是個自信心強、有性格有魅力的女人,丈夫再花心也不會與你隔斷心腸。就怕你對丈夫太“認真”了,讓他感到是戴著枷鎖過日子,進而對你產生厭倦,那才真正會發生危機。家裏是避風的港灣,應該是溫馨和諧的,千萬別把它演變成充滿火藥昧的戰場,狼煙四起,雞飛狗跳。

有位智者說,大街上有人罵他,他連頭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罵他的人是誰。因為人生如此短暫和寶貴,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為這種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費時間呢?這位智者的確修煉得頗有城府了,知道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知道什麼事情應該認真,什麼事情可以不屑一顧。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磨練。如果我們明確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認真,可以敷衍了事,我們就能騰出時間和精力,全力以赴認真地去做該做的事,我們成功的機會和希望就會大大增加。與此同時,由於我們變得寬宏大量,人們就會樂於同我們交往,我們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事業的成功伴隨著社交的成功,應該是人生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