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的遭遇讓我們了解了自閉的可怕。自閉不僅讓自己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而且做任何事情都心灰意冷,精神恍惚,最終自己不能容納自己,走向極端。
自閉是心靈開放的一劑毒藥,是對自己融入群體的所有機會的封殺,自閉不僅毀掉自己的一生,也會讓周圍的朋友、親人一起憂傷,總之,自閉會葬送一生的幸福。所以,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走出自閉的牢籠,走入群體的海洋。
暫時的自閉孤獨有時也是一種休息、放鬆及宣泄。但是這種自閉隻能是暫時的,如果長時間陷入其中,必然會導致心靈的失衡,最終走向極端。而且,長期的封閉會阻隔個人與社會的正常交往。處在封閉環境之中的人,感覺不到封閉,就必然導致精神的萎靡,思維的僵滯,它使人認知狹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終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
在一家生物公司工作的小張便是這樣。她和一名同事一起參加優秀員工的角逐,但結果是她落選了,她的同事被選上了。小張很不服氣地說:“論能力、論口才,我哪一點比他差?可她選上了,而我卻落榜了,不就是因為那個副經理是她老鄉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以後的其她的活動她也”不屑“參加。應該承認,工作中好多事情也是少不了人情的,有些事情也是依靠人情才能解決的。既然現實已經如此就不得不接納,去坦然麵對。像小張這樣的人一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很容易走向自閉。
在社會裏,經曆小張這般遭遇的人為數不少。起初,她們都是抱著一腔熱忱,想在工作中大展身手,但現實卻令他們失望,受了點挫折便自暴自棄了,甚至“心如死灰”,似乎“看破了紅塵“。這些人大多數在上學期間活潑開朗,隻是到了工作時才“連連受挫”,因此也無意於“爭名奪利”了,也不再“出頭露麵”了,逐漸變得內向、自閉起來。
自我封閉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各個曆史時期、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都可能出現,其症狀特點有:不願意與人溝通,害怕和人交流,討厭與人交談,逃避社會,遠離生活,精神壓抑,對周圍環境敏感。由於他們的自我封閉,所以常常忍受著難以名狀的孤獨寂寞。人類的內心世界是由感情凝結而成的,所以才能在鄰居或朋友之間建立起誠摯的友誼;才能在夫妻間建立起美滿的婚姻和家庭;社會也才能通過感情的紐帶協調轉動。真摯的感情無影無形,但它卻比任何實際的東西都更有價值。
如果一個女人總是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狹窄的圈子內,對自己、對社會都沒有好處,所以自閉的女人都應走出自我封閉的圈子,注意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並大膽表現它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