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作為對生命的一種束縛,是一種寄生狀態,而這一性格似乎成了女人的一大致命傷,最終使她們被現實無情的吞噬掉。其實人生的風風雨雨隻有靠自己去體會去感受,任何人都不能為你提供永遠的蔭庇。
具有依賴型人格的女人一般十分溫順、聽話,她們的巴結和逢迎最初受人歡迎,可能會引起人們的好感。但不久,這種黏著性依賴就令人厭煩,因此她們很難處理好人際關係。依賴型人格常缺乏自信,顯得悲觀、被動、消極,在人際關係中總處在被動位置。
從心理學角度看,依賴心理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選擇。當你選擇依賴時,就會使你失去獨立的人格,變得脆弱、無主見,成為被別人主宰的可憐蟲。
然而,依賴心理也並非是一種頑症,而是可以逐步克服的。樹立獨立的人格,培養獨立的生存能力,是克服依賴心理的首選目標。
女人為什麼經常會有依賴心理
常聽女人說:“我喜歡一個人出門,或者“我喜歡什麼地方走走”這一類的話,仿佛女人對陌生的地方抱著很向往的心理。但實際上,女性對於一個人獨自去陌生的地方,往往認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旅行社接待的旅遊團體中得到證明。旅遊團的成員大多數是女性,而單獨出遊的人幾乎都是男性。女性喜歡許多人結伴旅行,最好再有幾個男人陪同,讓他們扮演騎士的角色,這樣她們就可以在旅途中高枕無憂而不必操什麼心了。
人們經常發現,很多女人如果不按照別人所擬好的預定活動表,就不能一個人單獨去活動。這可能有幾個理由,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女人一般不擅長用腦筋思考問題,讓她們事先把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情況加以詳細分析,好像是不可能的。
一般來說,女人的依賴心理都很強,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靠別人,不論到哪裏或做任何事情,若沒有他人在場,就不知該如何才好。即使一個人單獨行動,但心中所想的還是不外乎依賴別人,她們認為自己不懂的事隻要問別人就行了。在遭遇困難的時候,所想到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隻是想會不會有人來幫自己的忙。
依賴性雖然表現在女人身上但主要責任都應該由男人來承擔。因為作為男人的他們被女人依靠的時候,總覺得是做了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因而總願意對女性表現出殷勤的態度。如有女性問路時,他們會很親切、很具體、很耐心地告訴對方。看到女人單身外出旅遊時,男人總會替她們做詳盡的計劃。殊不知男人的這種做法是在姑息,隻能增加女性的依賴心,對女性的個性發展和獨立性並沒有什麼益處。
對女人而言,男人可以說是人生的旅行指南。由於傳統觀念支配女性的這種依賴性,女性越發認為依賴別人是天經地義的事。
對女人表示親切,幫助女性並沒什麼不對,但若做得太過份,就會造成女性獨立性的降低,這無疑也給男人自己增加負擔。他們在心理上和行動上都要替女人承擔責任和義務,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應於的事業上。如果僅僅是旅行還無所謂,但人生的旅途,卻必須依靠自己走的。
女性常有這樣的思想,長大後找個男人就有了依靠。一旦失去了這個男人,她頓感失去了支撐。古今中外,有許多女性悲劇的事例表明,她們悲劇的產生就緣於這種依賴心理。女性的依賴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調整與適應,將會產生不良結果。因此,女性在青年時期就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依賴心理的危害性,加強自我獨立性,減輕心理負擔,以便順利度過人生全部階段的生活。那麼,依賴心理主要有哪些表現及危害呢?
首先是造成自我生活能力的缺乏
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需要,年輕女性在家時,這一切均有父母包攬,但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後則需要自己照顧自己了,因而有的人衣服髒了不會洗,錢物不會管,被子不會疊,生活無規律。甚至有的煮雞蛋不會吃。由於生活難以自立,勢必影響學習和工作以及整個身心健康。造成自我導向能力的缺乏一些女性長大後不會自學和自由安排時間,不知道該學什麼或參加哪些活動。而一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女性,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無從下手或手忙腳亂,理不出頭緒。她們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調整”、“自我完善”的能力,因而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是盲目清高,就是自卑哀歎。心理壓力很大。造成分辨是非能刀的缺乏依賴心強的女人對大幹世界中的是非、善您、美醜的分辨能力極差,在社合上極易上當受騙。並且很容易造成人際交往能力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