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尋找,畢竟時隔5個多月,彭加木留的腳印早已模糊不清,原來的現場早已被風沙和前三次尋找時人們留下的腳印破壞得麵目全非。進行搜索的1000多平方公裏範圍內,到處是蘆葦包和鹽堿包,大小沙丘星羅棋布,還有幾百個雅丹包;複雜的地形影響了人們尋找的視線。供應基地設在300公裏以外的敦煌,汽車運油、水、糧、煤,往返一次要6天;不得不抽很多人搞後勤供應,直接參加尋找的人,每天平均隻有35人。這一帶,夏季酷熱,冬季卻是嚴寒。11月住帳篷,人們天不亮就給凍醒。12月中旬,水罐車裏的水全部結冰,要做飯燒水就得鑽進水罐車裏敲冰化水。尋找的人白天回不來,隻好在外邊啃冷饃、喝涼水。尋找後期,有10多位同誌病倒。12月20日,隊伍撤出,一共找了41天。結果依舊:下落不明。
僅僅為了尋找一具彭加木的屍體,以求“平息社會上的謠言風波”(其實隻是香港《中報》的惡意造謠報道),就如此興師動眾,大動幹戈,勞民傷財,根本不值得。這倒是謠言製造者所樂於看到的“轟動效果”。這第四次搜索,隻能說明組織者的政治上的幼稚,說明組織者的大手大腳,置國家的財力、人力於不顧。
在1980年那樣的歲月,以“平息社會上的謠言風波”的名義出師,采取如此近乎“群眾運動”的大規模搜索,在當時很難抵製。然而,在2006年4月,居然仍有不少媒體以“黨和人民關懷科學家彭加木”的名義重提第四次搜索,而且給予肯定與讚揚,在我看來是完全不應該的。
至於此後在彭加木失蹤24年之後的2004年4月以及失蹤26年之後的2006年4月,記者們兩度組成“尋找彭加木”探險團,還有民間人士自發前往羅布泊尋找彭加木遺骸,那是為了紀念彭加木,另當別論。
彭加木在哪裏?
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彭加木究竟去哪裏去了呢?
會被野獸傷害了嗎?
那一帶隻有駱駝、黃羊、野兔,都不會傷人。在敦煌一帶,搜索隊曾發現地上有白色的狼糞,可是那離庫木庫都克遠著呢!
會陷入沼澤地嗎?在庫木庫都克一帶,幹旱缺水,就連偌大的羅布泊也幹涸了,結成堅硬的鹽殼,那裏會有沼澤嗎?搜索隊在現場,從未遇到過沼澤地。況且彭加木是一個富有野外經驗的人,他曾對新隊員說過:“如果你陷入沼澤,切莫亂掙,越掙紮陷得越深。你應當馬上臥倒,然後用遊泳的姿勢遊出來!”
會被風沙埋掉嗎?如果在沙漠裏,是可能被沙漠埋起來的,因為那裏常刮大風,飛沙走石。據1960年到1970年這十年間平均統計,羅布泊地區每年風速大於每秒10米(即三至六級)的刮風時間為150天,風速大於每秒14米(七至八級)的刮風時間為80天,而最大的風則可達每秒30米(十級)以上。以那隻被彭加木活捉的小駱駝為例,捉住之後,由於沒有喂奶,加上大家正忙於尋找彭加木,無心照料它,便於6月23日死去。半個月後,人們發現小駱駝已有五分之四被埋在沙中。不過,小駱駝是死於沙漠之中,而且正好處於一個沙丘的背風麵,那裏容易積沙。彭加木是找水井去的,他不大可能到沙漠中找水,主要是在流勒河故道中找。在疏勒河故道,是不大有風沙,不會埋人的。正因為這樣,在彭加木失蹤後的兩天內,盡管刮過大風,但是那張塞在蘆葦根部的糖紙依舊在那裏。
會被壞人暗害嗎?當然並不排斥這種可能。不過,那裏荒無人煙,飛機在上空搜索,除能看到搜索隊員之外,並未看見過還有別的人。那裏幹旱無水,人要去那裏生活,一定要帶充足的水,必須從幾百裏以外運水。那麼,彭加木外出之後,命運究竟如何呢?
據搜索隊員們估計,他犧牲了。他經過長作跋涉,已很勞累,在失蹤前又接連五天沒睡過安穩覺,每天隻睡三至四個小時。外出時,可能半途中暑或昏倒。
如果他犧牲了,為什麼搜索隊沒有找到他的屍體呢?
據馬蘭駐軍現場指揮周夫有對筆者說,有以下四大原因:
1.範圍大,搜索麵積達400平方公裏左右,隻能找點,不能找麵;
2.地形複雜,疏勒河故道內沙丘起伏,一個個一至二米高的沙丘星羅棋布。在搜索時,每遇到一個沙丘,搜索隊員要沿沙丘轉一圈才行。不然的話,站在這邊,看不到那邊,很容易疏忽;
3.條件艱難,氣溫高,缺水。現場的人少了不行,多了又無力供應水與糧食;
4.飛機離地近,可以看清地麵,但是搜索麵積小。飛得高,搜索麵積大了,但不易看清地麵。動的東西易被發現,不動的東西,特別是倒在紅柳之外,不易發現。
在那一帶,發生過多起失蹤案件,有的被救,有的死去,有的下落不明。例如:
1979年,雲南第九地質隊28人因汽車故障,在半途遇險,水很快喝光了。幸虧隊長鎮定,要全隊團結,絕不可各自走散。附近駐軍在三天後聞訊,立即出動飛機,終於找到。當時隊員們瀕於死亡,靠喝小便維持生命。空軍用直升機把28人全部救回,地質隊員含著熱淚高呼:“解放軍萬歲!”
1976年7月3日,新疆地礦局第一區調大隊的一輛汽車在羅布泊以北給野外運送物資時失蹤。後來查明,當時發現汽車水箱漏水。這三人不知,以為水箱的水不夠,便把水壺中的水都倒入水箱。水全部漏光,三人渴死。空軍在七天後聞訊趕到現場,找到三人屍體(因為汽車,目標較大),從遺書中獲知出事經過。
有一年,一名副班長帶著一名戰士出外打柴。打滿了一挑,他叫戰士挑著先回營地,而他還要再打一挑。入夜,副班長沒回來,風沙卻越刮越緊。副班長失蹤的消息報告到團部,團裏出動一個營去尋找,一直沒有下落。出動直升機來回“耕地”三、四架次,也未找到。幾年後,發現了這位副班長背的衝鋒槍。
部隊除了周夫有處長向我介紹的情況之外,據2006年報道,在羅布泊曾經發生過多次死亡事故: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舊稱)的一架飛機,在新疆鄯善縣上空失蹤。九年以後,人們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一架墜毀的飛機,據推測很可能是那架在鄯善失蹤的飛機,機上人員全部死亡。
1950年,解放軍剿匪部隊一警衛員騎馬走失。32年後的1982年,地質隊員在羅布泊南岸發現他的屍體,死因不明。
1990年,新疆哈密市七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失蹤,兩年後地質隊員在一雅丹下發現三具幹屍。距死者30公裏有一輛汽車,另外四人下落不明。
好幾年以前,當地駐軍丟失了一名副班長。他出去割蘆葦,到夜晚還沒有回來。四處尋找,一直沒有下落。3年以後,部隊執行任務時路過一片沼澤地,沼澤裏站著一副人的屍骨,大部陷下去了,屍骨旁平放著一根扁擔和一把小鐮刀。顯然,這就是那位失蹤的副班長。
又有一次,部隊丟失過一名戰士,他受命外出打獵,再也沒有回來。隔了很久,戰士們出去打柴時發現了他,他已經成了一具木乃伊。
1980年6月,就在彭加木失蹤的時候,在新疆吐魯番盆地也發生一件事故:一天早晨新疆石油管理局在鄯善縣的一個野外隊,包括駕駛員和考察人員共三人,開了一輛吉普車去沙漠中調查,車行一百多公裏,汽車零件損壞無法前進,他們三個人沿著來的路,步行回營地報信。但由於當時天氣太熱,體力不支,一位年輕的同誌先倒下,再往前走十多公裏,中年人倒下,最後年老的同誌也倒下了。出事後,這位直升機駕駛員奉命參加尋找,很快在一條線上找到了三位同誌的遺體……
1995年夏,新疆米蘭農場一職工帶領兩人去羅布泊探寶失蹤。出事地點在距樓蘭17公裏處,兩具屍體完好,另一人下落不明。奇怪的是出事的北京吉普車完好,汽車油箱裏有汽油,車上也有水,出事的原因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彭加木究竟在哪裏?
彭加木失蹤之謎,多年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如今,有人開列彭加木失蹤的九種可能:
第一種:彭加木被外星人接走;
第二種:彭加木逃往美國;
第三種:彭加木被直升機接到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