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到京城(1)(1 / 3)

第一案·紅棗薑湯

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

——宋慈《洗冤集錄·序》

第一章 初到京城

京城。 六扇門。

楚楚從出了家門上了楚水鎮四叔那條破渡船,到搭上農戶駱大哥的驢車,再到出了紫竹縣後遇上形形**或給她指路或幹脆捎她一程的陌生人,人家問她去哪裏,她都是抬頭挺胸一臉自豪地告訴人家這五個字:京城,六扇門。

她憑著這五個字到了京城,人是在京城裏了,卻死活找不著六扇門。

她在街上打聽,那些人一聽“六扇門”三個字不是笑就是擺手,隻遇見兩個人給楚楚指路。一個把她指到了刑部大門口,另一個把她指到了鬆鶴堂,她往裏探了個頭才知道鬆鶴堂是個醫館,敢情人家是當她腦子有毛病!

楚楚氣得直跳腳,不都說京城裏的人見多識廣學問大嗎?怎麼連六扇門這麼出名的地方都不知道!

就算以前沒聽說過,她不是已經形容得很清楚了嗎:坐北朝南,門開三間,共六扇黑漆大門,門前鎮石獅兩座,門下站差官二人,門上一方烏木大匾,上書鎏金大字“六扇門”。

她不但知道六扇門長什麼樣,還能把六扇門九大神捕的傳奇故事一字不差地背出來呢。

但是董先生隻說過六扇門在京城,卻沒說清楚是在京城的哪裏。

楚楚本來以為這麼赫赫有名的地方到了京城一問就能找著,離家時就沒帶多少盤纏,一路上又遇到了幾個大風大雨天,耽擱了些時候,現在身上這點兒錢在京城這種地方也就勉強能買兩碗麵,天黑前要是找不到六扇門,她都不知道今天晚上自己睡在哪裏。

早知道就不這麼急,先跟董先生問清楚就好啦!

楚楚正在心裏悔著,眼角餘光突然掃見前麵胡同口拐出來個穿深紅官服的人,手裏還握著把大刀,身形挺拔腳步有力,就跟董先生說的神捕模樣差不多,心裏一熱拔腿追了上去。

從後麵追上那神捕模樣的人,楚楚早把董先生講的那些怎麼抱拳怎麼行禮的事兒忘得幹幹淨淨,一把扯住那人胳膊就道:“神捕大人,我要去六扇門!”

把這話說出來,楚楚才看清楚自己抓著的是個二十來歲白白俊俊的年輕男人,像個書生,一點兒也不像神捕,一副嚇了一跳的模樣愣愣地看著她。

楚楚臉上一熱慌忙鬆開手,剛想說自己認錯人了,書生已經回過神來,像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嘴角一揚笑道:“我不是什麼神捕,卻也是在六扇門裏混飯的。你要去六扇門做什麼?”

楚楚一聽他認得六扇門,還是六扇門的人,立時來了精神,一仰頭很豪氣地道:“我也是去混口飯吃的。”

看著書生的笑意更加明顯,楚楚忙道:“我都知道,六扇門裏也有女人的!”

書生笑著點頭,頗認真地道:“當然有,前院灑掃的、中院伺候的、後院洗衣做飯的,女人多了去了。”

楚楚急得小臉通紅,道:“我不是要吃這種飯!我要去當仵作,六扇門的仵作!”

書生微怔了一下,把拿在右手的刀倒到了左手上,騰出右手來拍了拍她的肩膀,仍帶著笑意看著急得就快哭出來的楚楚道:“你別著急。我問你,你叫什麼?”

“楚楚,楚楚動人的楚楚。”

書生輕笑:“姓什麼?”

“就姓楚,姓楚名楚。這名字好記還好聽,我們鎮裏有五個女孩兒叫這個名。”

書生認真地點頭道:“確實挺好聽。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說完又想起點兒什麼,楚楚趕緊補道,“我三歲就看我爹驗屍,七歲就給我爹打下手,我爹和我哥會的我都會,我爹說我比我哥有天分,全縣的人都知道。”

書生輕輕蹙了下眉頭,麵上還帶著笑意問:“哪個縣?”

楚楚抿了抿嘴唇:“紫竹縣。”人家都說京裏人瞧不起小地方來的人,但他既然是六扇門的人,她就一定得說實話。

書生臉上的笑意一點兒都沒變,點了點頭道:“難怪有蘇州口音。”

楚楚眼睛一亮,跟見著親人似的:“你知道紫竹縣?”

“我知道你們縣令鄭大人。”

“鄭大人是個好官,斷案可清楚了。就是媳婦娶得太多,鄭夫人不高興。”

書生莞爾:“這我倒是不清楚。”

這是她出了蘇州遇上的第一個知道紫竹縣的人,居然還認識縣令鄭大人,楚楚頓時覺得這人親切得就跟老鄉似的,正準備跟他好好講講鄭大人和鄭夫人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沒開口就聽書生又用那種好脾氣的語調道:“你既然在家鄉吃得開,何苦大老遠跑到京城來?”

楚楚揪著手指尖噘起了小嘴:“我們那兒不讓女人當仵作,但董先生說六扇門九大神捕裏是有女捕頭的,那肯定也有女仵作。”

“董先生是誰?”

“我們鎮上添香茶樓的說書先生,他知道好多六扇門的事,六扇門九大神捕的事跡他都知道。”

書生輕咳了幾聲忍住笑:“你就這麼想當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