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沒想到,杜秀夫聽了之後,卻神情凝重,他看著楚易,目光驚疑不定,這是他來到宰相府後,第一次看到杜秀夫如此驚人的變化。
眼睛的驚疑,意味著杜秀夫此刻的心境,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再回頭看著楚易,隻見楚易依然是那副自信的表情,好似他手底下,真的有百萬雄兵,可以滅掉夏侯家和高陽王家。
“故布疑陣?”李純很奇怪,這裏隻有他知道,楚易實際上能夠動用的兵馬,隻有長城軍裏被囚禁的那七萬巨熊部落騎兵。
這些騎兵確實是百戰之師,李純相信,即便大唐神策軍五十萬人馬,都不一定能夠戰勝這七萬騎兵。
但有一點他心知肚明,這七萬騎兵,是見不得光的,一旦他們離開長城,立馬就會被整個大唐的眼線察覺,區區七萬騎兵,哪怕是百戰之師,也不可能在偌大的大唐裏,掀起什麼風浪來。
杜秀夫會如此不鎮定,其實是對楚家的忌憚,他內心深處認為,楚易一定是有楚家的後手相助,不然不可能成長到如此境地。
楚易能夠走到今天,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但他從來就不相信什麼奇跡,曆史上的很多奇跡緣於巧合,但在巧合之下,必然有極為龐大的隱藏力量推動。
亞聖孫仲,號稱兵聖,如果他手底下沒有兵,麵對百萬大軍,他又能如何呢?
總不能空憑一張嘴,去殺死百萬大軍吧。
當初楚易在杜秀夫心底種下了一顆“我楚家還有人的種子”,在此刻開始在杜秀夫身上發芽,而且越長越高。
以至於杜秀夫此刻幾乎有八成的把握,相信楚家有後手在支持楚易,以楚家的能力,隨便動動手指頭,都有可能滅亡王家和夏侯家,所以他才會這般心亂如麻。
也隻有李純猜對了,楚易確實是在故布疑陣,而且布的還不小,連楚易自己都沒想到,當初不經意間為自己解難的一句話,到現在竟然會有這麼大的效果。
“不愧是冠軍候啊!”杜秀夫平靜了下來,說道,“我很想知道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是為了什麼?”
這句話確實把楚易給問住了,如果楚家真的還有人存在於世,他也想問一問這是為什麼?他甚至都想跑到去問問他爺爺,當初為什麼要束手待斃,以楚家的力量,隻要稍稍反抗一番,皇帝絕不敢拿楚家開刀,當時的楚家,可是三大古世家之首。
皇帝真的敢冒著魚死網破的風險,跟楚家死磕嗎?答案是否定的,皇帝絕對不敢,要不然現在的皇帝,就不會對他如此屈就。
他知道,這個時候不是想過去事情的時候,他必須給杜秀夫一顆定心丸,告訴他楚家當初付出這麼慘重代價,最後推他出來,是有必要的,如果這個謊話圓不好,杜秀夫是肯定不會支持燕王,更不會支持他,甚至有可能會成為他的敵人,徹底倒向二皇子和三皇子。
杜秀夫勢力在宣州一帶,他這個藩鎮,其實在大唐算不上什麼,可如今他在皇帝心中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楚易想要把他溫水煮蛤蟆的策略進行到底,非杜秀夫支持不可。
最重要的是,如今外朝,幾乎都掌握在杜秀夫手裏,一旦他暗中支持李純,用不了多久,李純就能夠建立起威望,威望有了,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楚易手中還有一個九龍聖皇璽沒拿出來,他並不是不想給李純,讓他在短暫的時間裏,贏得皇帝的信任,但後來他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九龍聖皇璽拿出來,雖然會讓李純贏得皇帝的巨大信任,卻也會讓李純在一瞬間,成為眾矢之的,到時候他很有可能計劃沒完成,李純就已經被被二皇子和三皇子背後的勢力給刺殺了。
至於皇帝?、
他從來不相信李元宗是一個可靠的父親,當初他連太子都能殺,楚家都敢滅,他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所以,九龍聖皇璽,是楚易最後的籌碼,必須是李純登基之後才能拿出來。
沉默了許久,楚易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世上很多事情,並不需要答案,杜相坐在如今的位置上,可看清了世界的全部?恐怕並沒有,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必然會是代價百倍的酬勞,不然,誰會舍得這麼去幹,滅絕人性?”
說完,楚易便等待著杜秀夫的回答,他已經無計可施,隻能再布疑陣,裝裝深沉,所以他也沒有把握,讓杜秀夫相信自己的回答,如果杜秀夫不答應跟他合作,他接下來的計劃,便會極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