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學會放鬆,遠離疲勞(2 / 2)

③每天自我省察四五次。並且自問:“我做事有沒有講求效率?有沒有讓肌肉做沒必要的操勞?”這樣會讓自己培養一種自我放鬆的習慣。

④每天晚上再做一次總的回顧。問問自己:“我感覺有多累?如果我覺得累,那不是因為操心的緣故,而是我工作的方法不對。”丹尼爾·喬斯林說過:“我不以自己疲倦的程度去衡量工作績效,而是看我有多不疲倦。”他說:“當一天過完而我感到特別疲倦時,或者是感覺我的精神特別疲乏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一天在工作的質與量上都做得不夠。”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那麼,因過度緊張所導致的高血壓或憂鬱症的死亡率就會迅速下降,精神病院和療養院也就不再人滿為患了。

消除或者說是避免疲勞的另一個好方法就是喜歡上你現在所做的工作。下麵讓我們看看艾麗絲的例子。

艾麗絲是位公司職員,一天,她回家時顯得疲憊不堪有氣無力,不想吃飯,隻想上床睡覺。突然,電話鈴響了,是男朋友打電話來邀她去跳舞!艾麗絲的眼睛一亮,整個人變得興奮起來。她衝上樓,換好衣服興衝衝地跑了出去,一直到淩晨三點才回家。

她看起來沒有一絲倦意,竟然因興奮過度而難以入夢。

艾麗絲前後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足以說明:心理的勞累比生理上的操勞更易使人產生疲倦。幾年前,喬瑟夫·博馬克博士在《心理學檔案》上發表了一篇實驗報告,闡述了對當前事務的乏味是如何導致疲勞的。他讓幾個學生做一係列單調乏味的試驗,結果學生們都感到不耐煩,並且有人抱怨頭痛、眼睛疲勞、坐立不安,有些人甚至覺得胃裏難受。難道這些都是“想像”出來的?當然不是。這些學生還做了新陳代謝的檢測,檢測結果表明:當人們感到疲倦的時候,身體中氧的消耗量明顯降低。而當工作較為有趣和富有吸引力時,身體新陳代謝就會加快。

據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的疲勞往往是由憂慮、挫折、不滿等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由於工作。假如你從事的是腦力工作,使你疲勞的原因可能是你沒有做完的工作量,並不是因為已經完成的工作量,往往正是因為沒有完成的工作的壓力帶給我們焦慮、挫折感,最終導致我們疲憊不堪。

《演戲船》裏有一句頗有哲理味道的插曲:“能夠做自己樂意做的事,這種人是幸運的。”是的,這種人總是有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快樂,而又沒有憂慮的疲勞。有興趣就有活力,要知道,和愛嘮叨的人同行一小段路要比和知心好友同行十英裏還要累人呢!

下麵是速記員茉莉小姐就這一問題講述她的感受。她說道:

“我的辦公室裏有四位速記員,一天,某部門的助理非得要我把一封長信重新打一遍,我不願意。我對他說,不用重打,隻要把錯別字改正過來就行了,他卻說,如果我不做,他就找別人去做!我真氣急了,不得不重新打一遍,因為我擔心別人會趁機取代這個職位,而我自己又需要這職位,為了讓自己好過些,我隻好假裝自己喜歡工作——這樣一想,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真的開始有點喜歡它了。我也發現,一旦我喜歡自己的工作,效率就會提高。所以現在我很少需要加班。這種新的積極的工作態度,使大家認為我是個優秀職員。後來,某部門主管需要一名私人秘書,就選上了我——因為他說,我總是充滿熱情地去做額外的工作!這種心態的改變所產生的奇妙的力量,實在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大發現,也確確實實奇妙無比!”

著名的廣播新聞分析家卡騰本年輕時曾有一段成功的推銷經曆。他雖不懂法語,卻能將一種立體幻燈機成功地在法國推廣。卡騰本曾對渴望成功的青年人說道:“我們常常覺得運動對身體很重要,以致還沒睡醒就起床到處活動。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精神、心智上的運動,以便促使我們將成功的計劃付諸行動。所以,每天不妨給自己說些鼓舞信心的話。”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好笑、膚淺,或是幼稚?一點也不!其實,這在心理學上是絕對正確的。

每天常常跟自己交談,可以引導我們思考什麼是勇氣和幸福,什麼是平安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談些充滿感激的事,這樣,你心靈的天空就會無比廣闊,溢滿歡樂。

你現在學會放鬆了嗎?感覺到放鬆了嗎?不要想的太多,隻需慢慢地按照上麵提到的方法去做,慢慢地體會,不要急於求成,當你發現這些使你受益無窮時,也就是你遠離疲勞,快樂健康的時候,也是你散發著迷人魅力的時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