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3年,比爾·蓋茨就以7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榮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首位。到1995年時,微軟公司更是以操作係統和軟件在個人電腦市場稱霸。但當時比爾·蓋茨幾乎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他沒有及時地意識到互聯網的引入將使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和全球經濟發生根本性的革命。然而由於他隨時保持對周圍世界的敏感性,並及時地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和建議,使他改變了看法,全麵調整了微軟的戰略。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當互聯網絡奇跡般地由個人網絡搖身一變而成為全球性的通信與計算機媒介之時,蓋茨的微軟公司增長正旺。銷售額增長了兩倍,達38億美元。員工也由1990年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萬人。這主要是出於視窗軟件的成功。
1993年,技術方麵的消息靈通人士發現了“萬維網”,萬維網可以讓你在網絡上輕鬆的顯示圖表和照片。而且你隻需用鼠標在某個地方輕輕一點,萬維網就可以讓你在網絡計算機間跳來跳去。然而,在當時的微軟公司和比爾·蓋茨看來,萬維網隻不過是個普通的新鮮玩意兒罷了。
比爾·蓋茨說:“我是不會說‘現在已清晰可見萬維網將在今後幾年裏迅速發展’之類的話的。如果當時你們問我大多數電視廣告是否會在廣告內容中加入萬維網地址,我會放聲大笑。”而且蓋茨和他的經理們都認為他們還有更緊迫的事需要考慮。政府的決策者們對微軟公司反競爭行為的調查正在進行。微軟還有一個秘密小組正在創建一個服務項目以同“美國在線”一較高低。更為重要的是,眾多的程序員們正忙於研究後來的Win95。
微軟公司對萬維網所作出的公開反應一直沉默不語。直至1995年秋,萬維網的猛烈發展勢頭給微軟公司敲響了警鍾:它已對微軟公司造成了威脅,已有約2000萬人不用微軟公司的軟件而沉迷於網絡之中。更糟的是,在太陽微係統公司所開發的一種新的計算機語言的推動下。萬維網作為一種新式“平台”正在崛起。這對視窗在個人電腦上的霸權地位,以及整個個人電腦時代都構成了挑戰。
在這種狀況下,蓋茨終於坐不住了。1995年12月他舉行了一次大型活動,表明微軟公司打算全麵參與並贏得這場網絡時代的軟件大戰。微軟公司將生產網絡瀏覽器、網絡服務器,並對微軟公司現有的程序進行網絡化。從那時候起,微軟公司總部的每個人都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有著35座建築物的大院裏,每個角落都在進行著網絡項目的開發工作。1996年2月份成立的專門從事網絡產品開發部門的員工人數增加到了2500人,這一數字比網景公司以及緊隨其後的5大網絡新貴的員工人數之和還要多。蓋茨說:“當前,互聯網絡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它將帶動一切。我們的軟件個個都是核心產品。”
為什麼蓋茨會如此快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的調整戰略呢?因為蓋茨對曆史非常熟悉,有些市場的領導型企業,比如通用汽車、IBM之類的公司由於其高層經理人員未能洞察到整個行業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而栽了跟頭。而且蓋茨對市場情況看得非常清楚:到1996年中,互聯網的動力就變得極其強大,而網景成了萬維網的新領地內統治者——網景至少占有瀏覽器市場的2/3。
如果當時蓋茨固執己見,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這樣的局麵出現:微軟公司被國際互聯網置於死地。但是蓋茨沒有給其他人這樣的機會,他根據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調整了自己的思維。在數字化時代,沒有什麼比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戰略更重要。而這需要有一個開放的頭腦,任何墨守成規的人,或固執己見的人都無法成為一個永續的成功者。
我國古代就不乏擁有開放頭腦的人。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少年的時候就非常的聰慧,而且富有正義感,好打抱不平。一天,他聽見鄰居劉老爹在瓜田嚎哭,原來他的好多西瓜被人偷掉了。
王維聽見哭聲下田一看,瓜幾乎被洗劫一空,隻見瓜藤不見瓜,他氣憤地說:“偷這麼多瓜,準是偷著去販賣了,我陪老爹到市集裏走一趟,好嗎?”
兩人一同來到市集,看見有個高個子男人在賣西瓜,劉老爹一眼就認出這是自己種的瓜,就大聲喊道:“捉賊!”
賣瓜的高個子男人氣勢洶洶地說:“憑什麼說這瓜是你家的?”
劉老爹說:“我自己種的瓜,難道我還認不出嗎?”
王維喝令高個子男人去見官,高個子男人說:“你說我偷瓜。有什麼證據?”
王維一聽,忽然靈機一功,叫老爹看住瓜,請圍觀的群眾協助老爹看住偷瓜的賊,自己氣喘籲籲地跑回老爹的瓜田,取來一大把瓜蒂,便往回走。大家相幫著用瓜蒂去對西瓜的底部,果真一一對上,證明西瓜確實是劉老爹的。
結果,縣官判決偷瓜賊賠償劉老爹的西瓜,還狠狠責打偷瓜賊40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