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崇高理想帶來好思路(2)(2 / 3)

長遠的目標能喚起一個人的熱情與潛能,而遠大目標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具有長遠的目光。具有長遠眼光的人,麵對困難時不退縮、不動搖。具有遠大目標的人,會把自己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景象作為檢驗行為的標準。

目標遠大會給人以創造性火花,使人有可能取得成就。正如約翰·賈伊·查普曼所說:“世人曆來最敬仰的是目標遠大的人,其他人無法與他們相比……貝多芬的交響樂、亞當·斯密的《原富》,以及人們讚同的任何人類精神產物……你熱愛他們,因為你知道,這些東西不是做出來的,而是他們的真知灼見發現的。”

成功人士都是這樣取得成功的。奧運金牌得主不光靠他們的運動技術,而且還靠遠大目標的推動力,商界領袖也一樣。遠大的目標就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夢想。隨著這夢想的實現,你會明白成功的要素是什麼。沒有遠大的目標,人生就沒有瞄準和射擊的目標,就沒有崇高的使命能給你希望。正如道格拉斯·勒頓所說:“你決定人生追求什麼之後,你就作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選擇。要能如願,首先要弄清你的願望是什麼。”有了理想,你就看清了自己想取得什麼成就。有了目標,你就有一股無論順境逆境都勇往直前的衝勁,目標使你能取得超越你自己能力的東西。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空有一腔抱負的夢想者,他們把誌向植根於客觀的現實之中,憑借有目標的夢想使他們產生不滿,因不滿而刺激他們不斷奮鬥以追求成功。所以,將眼光放遠是一個人為事業奮鬥的力量的源泉,也是取得人生成功的根基。

有兩粒種子被農夫埋在了地裏。沒有多久,它們變成了兩棵同樣大小的樹苗。第一棵樹開始就決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它拚命地從地下吸收養料,儲備起來,滋潤每一根枝條,盤算著怎樣向上生長,完善自身。由於這個原因,在最初的幾年,它並沒有結果實。這讓農夫很惱火。相反,另一棵樹也拚命地從地下吸取養料,打算早點開花結果,它做到了這一點。這使農夫很欣賞它,並經常澆灌它。

時光飛轉,那棵久不開花的大樹由於身強體壯,養分充足,終於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而那棵過早開花的樹,卻由於還未成熟時,便承擔起了開花結果的任務,所結出的果實苦澀難吃,並不討人喜歡,相反卻因此而累彎了腰。老農詫異地歎了口氣,終於用斧頭將它砍倒,用火燒了。

從上麵的寓言可以看到,急於求成的結果隻會導致最終的失敗,而眼光放遠,樹立長遠目標,注重自身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實現人生理想。

美國五大湖區上的運輸大王考爾比在最初進入社會做事時說:“我從樓梯的最低一級盡力朝上看,看看自己能夠看到多高。”最初之時,他一無所有,但是他的期望和理想卻非常高遠。

由於窮困,考爾比從紐約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蘭,在湖濱南密執安鐵路公司總經理之下謀了一個書記員的職位。但是他工作了一段時間,便覺得這份工作過於單調,已不能滿足其遠大誌願了。他覺得這個工作除了忠實地、機械地幹之外,沒有什麼發展,沒有什麼前途。他覺得坐在一個矮梯子的頂上,更容易跌倒,不如爬一個看得見頂的梯子,一心隻想朝上爬。

於是,他辭去了這個工作,通過努力在赫約翰大使的手下謀得一份工作。考爾比說:“我最初走到克利夫蘭來,原是想做一個普通水手的——這是一種兒童追求冒險和浪漫的思想。但結果我沒有當水手,而每日每時與美國最完全的一個理想人物相接觸(就是赫約翰,他後來成為國務卿兼美國駐英國大使),這也是我的好運氣,他成為我各方麵的理想人物了。”

其實,正是因為有了長遠的眼光,考爾比已經看到,假如他同一個小人物相處,絕不能有很大的發展。於是,他選定了一個大人物,然後以這個人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他選定了赫約翰,便為自己樹立了一個理想。

一個人要有眼光才有進步,但是眼光也必須時時改進。從心理學上講,一個人如果安於現狀,對現狀並不覺得不滿意,便不會去想如何改進現狀,也就不會有一種光明前途的理想。但是,如果你有了理想便滿足了,把理想作為實際生活中的一種安慰而沒有行動,那隻能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樹立理想的好處就是,從中找到自己發展的長遠目標,根據現在的事實,相信未來可以達成自己的期望。長遠的目標是一種刺激,可以把你現在和將來的大區別擺在眼前。目標之於人,應當是一種挑戰,催促他改進現有的狀況。如果他隻是空想著成為一個大人物,或是以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大人物,那麼,他便永無任何改進。

沒有長期的目標,你可能會被短期的種種挫折擊倒。理由很簡單,沒人能像你一樣關心你自己的成功。你可能偶爾覺得有人阻礙你的道路,故意阻止你進步,但實際上阻礙你進步的人就是你自己。其他人可以使你暫時停止,而你是唯一能永遠做下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