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做人要低調(2)(3 / 3)

該糊塗時就糊塗

假裝糊塗是要你不糊塗裝糊塗。在平常處世交往中有些事情收縮性大,變通性強,問題的真相也不甚明了,這時你就應該用裝糊塗的辦法緩解矛盾,擺脫被動局麵。

假裝糊塗的情況大體有兩個方麵:一個是閃爍其詞,也叫閃避法;一個就是答非所問。現實生活中,人們在進行言辭交往時,經常會碰到一些自己不能回答或不便回答的問題。對此,又不好不予理睬,拒而不答。這時,隻有想方設法地閃避一下,才是上策。一般說來,當你對別人的問題采取閃避回旋的策略後,別人就不會不知趣地窮追不舍了(真要有那種人,那就得采用另外的策略了)。

閃避是言語交際中從禮貌的角度出發的,它的要求是:對別人所問,應當回答,但要答得巧妙,迂回地達到躲閃、回避別人問話的目的。既要讓別人不致難堪下不了台,又要維護自己不能答、不便答的原則。

阿根廷著名的足球運動員迪戈·馬拉多納在與英格蘭球隊相遇時,踢進的第一球是“頗有爭議”的“問題球”。據說墨西哥一位記者曾拍下“用手拍球”的鏡頭。

當記者問馬拉多納,那個球是手球還是頭球時,馬拉多納機敏地回答說:“手球一半是迪戈的,頭球有一半是馬拉多納的。”馬拉多納的回答頗具心計,倘若他直言不諱地承認“確係如此”,那麼對裁判的有效裁決無疑是“恩將仇報”。但如果不承認,又有失“世界最佳球員”的風度。而這妙不可言的“一半”與“一半”,等於既承認了球是手臂撞入的,頗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將氣概,又在規則上肯定了裁判的權威,亦具有了善待權威的君子風度。

假裝糊塗的妙處在於真則假之,假則真之,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先是迷惑對方,然後才能體麵地從困窘中“拔”出來。

莎士比亞在其著作《第十二夜》中,讓主人公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因為他很聰明,才能裝出糊塗人來。徹底成為糊塗人,要有足夠的智慧。”特殊場景中的假裝糊塗其實是一種機智的應變,也是處世的一種技巧。

另外,與人交往中,往往由於對方提出的問題比較敏感,或者涉及某種“隱私”不好回答,而麵對客人又不能不答,這時也需用假裝糊塗來給以回答。不過這種假裝糊塗與前麵的假裝糊塗有所不同,前麵的假裝糊塗是故意讓對方知道自己在為對方掩蓋錯誤,以便討得對方的信任或增加友誼的一種主動行為。而這種假裝糊塗是在對方首先提出問題、自己本不想答但又不得不答的情況下,或“移花接木”或“引入歧途”,從而使對方既不尷尬,自己又能反客為主的應變技巧。兩者雖歸於一類,但卻有質的不同。下麵這個例子頗能說明這種技巧:

一次,乾隆皇帝突然問劉墉一個怪問題:“京城共有多少人?”劉墉雖猝不及防卻非常冷靜,立刻回了一句:“隻有兩人。”乾隆問:“此話何意?”劉墉答曰:“人再多,其實隻有男女兩種,豈不是隻有兩人?”乾隆又問:“今年京城裏有幾人出生?有幾人去世?”劉墉回答:“隻有一人出生,卻有十二人去世。”乾隆問:“此話怎講?”劉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個屬相,豈不是隻出生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則十二種屬相皆有,豈不是死去十二人?”乾隆聽了大笑,深以為然。

確實,劉墉的回答極妙。因為皇上發問,不回答不行;答吧,心中無數又不能亂侃,這才急中生智,趣對皇上。這就是所問非所答。

確實,在千變萬化的生活中,什麼樣的怪問題都可能碰到,而對付這些怪問的最佳方案,就是利用語言的多義性做出迅速靈巧的變通,切不可被提問困死陷於被動。自然,這種靈活的變通也將會使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但也有一些問題屬於故意刁難。因此,麵對故意刁難者,就要靠現場即興發揮了。但即興發揮不是胡說八道,而要靠日積月累的廣博知識。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當然也不少運用,隻不過在品位和技巧方麵,有高低優劣之分罷了。如玩笑中有人說:“我是你老子。”意思是我是你爸爸。而回答者則說:“你是我老‘子’呀。”他把“子”字的語音加重了。意思是你是我的小兒子。因為在北方,小兒子、小姑娘有被稱為“老姑娘、老兒子”的習慣,就像第一個兒子稱為大兒子一樣。所以不同語音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截然相反的概念。另外,還有一種用打岔的形式來靈活變通,如一個人說:“你好像個豬。”另一個回答:“什麼,我像你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