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分為許多種,其中有一種叫做“炒鋼”。為什麼要取這麼個怪名字呢?因為這種鋼在冶煉過程中,要不斷地攪拌,像炒菜一樣,所以叫炒鋼。

這種炒鋼的原料是生鐵,製造的要點是要先把生鐵加熱到液態或是半液態,然後利用鼓風或撒入精礦粉的辦法,使矽、錳、碳這些元素氧化,最後把含碳量降低到鋼和熟鐵的成分範圍,就製造出炒鋼來了。炒鋼的產品多是低碳鋼和熟鐵,但是如果控製得當,就會得到中碳鋼和高碳鋼。

據考古學家考證,中國早在西漢的時候,就已經掌握炒鋼技術,是世界上最早會製造炒鋼的國家。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河南鞏義市發現了大量的中國漢朝時期的炒鋼爐。此外,還發現了一些當年的炒鋼產品。科學家用精密的儀器分析,那些炒鋼中的含碳量為1.28%,有的隻有0.048%。

世界上最早有關炒鋼的記載,見於中國古代東漢時期的《太平經》第七十二卷,書中寫道:“使工師擊冶石,求其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這裏的“水”就是指生鐵水。

炒鋼的優點是它的成分可以適當控製,所以生產率比較高,質量也比較好。18世紀中葉,英國也發明出了炒鋼法,在當時的產業革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馬克思,曾懷著極大的熱情對當時英國炒鋼的發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不管怎樣讚許這種炒鋼法的優越性,也不會誇大了對這一革新的重要意義。

在現代社會,人們常把由礦石直接製造成鋼的工藝叫“一步冶煉”或“直接冶煉”;如果是把礦石先煉成生鐵,然後再由生鐵煉成鋼,則叫“兩步冶煉”或者是“間接冶煉”。炒鋼的生產過程也和“間接冶煉”一樣分兩步:先煉生鐵,後煉鋼。因此,中國古代對炒鋼的發明也可以說是世界上“兩步冶煉”的開始。這是中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重大發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