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采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在歐洲,英國是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國家,時間是公元1688年,比中國晚了1800餘年。

天然氣是一種燃燒熱值較高的燃料,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甲烷,另外還有少量低級烷烴、烯烴。在古代,人們把生產天然氣的氣井稱為“火井”。據《漢書·地理誌》記載:“西河郡,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置。鴻門有天封苑。火井祠,火從地出也。”西河郡鴻門縣在今陝西神木縣一帶,上述記載說明當時那裏已經有了火井,距今約2100年。西漢揚雄(前53~18)所著的《蜀都賦》中也有天然氣的記載,說四川地區有“火井”。這是中國生產天然氣和擁有天然氣井的最早記錄。

祖先們最早開發生產的天然氣,主要是用來煮鹽,時間最遲不晚於東漢。在四川成都和川西臨邛(今邛崍縣)等地出土的東漢畫像磚上都刻有煮鹽圖,即利用天然氣煮井鹽水以製鹽。西晉的張華在所著的《博物誌》一書中記載道:“臨邛有火井,深六十餘丈,火光上出,人以簡盛火,行百餘裏,猶可燃也。”“臨邛有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井上煮鹽。”東晉時期的常璩所著《華陽國誌·蜀誌》也記述了臨邛取井水煮鹽的情況。此外,《初學記》,劉敬叔的《異苑》,《續漢誌》,西晉左思的《蜀都賦》,以及《禦覽》、《元和誌》、《太平廣記》等古籍中也都有“火井”的記載。這表明中國在2000餘年以前就開始使用天然氣。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除對氣井煮鹽有更詳盡的文字敘述外,還繪有插圖,清楚的表現了古代天然氣井的井架、水塔、筧管、石圈井口等結構。

中國的天然氣開采技術在當時也比較先進,像小口深井鑽鑿法,套管固管法,筧管引氣法,試氣量法和裂縫性氣田的鑽鑿等技術,均為世界首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