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從容應對孩子的無理要求(3)(1 / 3)

愛發脾氣是孩子的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的反映,與他們身心發展的水平較低有關,另一方麵也與父母的態度和教育方法有關。孩子愛發脾氣,對健康性格的形成很不利。父母要想改掉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就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發脾氣,才好對症下藥。

教育專家經過分析認為:孩子在2歲左右愛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易衝動,自製力差,對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麵玩,家長不允許,為什麼不允許,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過發脾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而4歲以上的孩子,對挫折有了一定的控製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還經常發脾氣,其原因大多在家長身上。說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問題,使孩子養成了好發脾氣的習慣。

一般來說,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它會以新的形式在另一個年齡段出現。科學家對482名6—12歲的兒童做了研究,他們發現80%的孩子每月會發一次或數次脾氣;48%的孩子每周發兩次或更多次的脾氣;而另有11%的孩子每天都要發一次或更多次的脾氣。即使同一家庭的孩子,基本的性格和脾氣也大不相同。有的孩子性情溫和;有的孩子很小時就愛發脾氣,並且一直改不掉;還有些孩子上學後才開始發脾氣。孩子愛發脾氣有後天教育和先天遺傳兩方麵的因素。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愛發脾氣,你不要輕易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或者如果孩子不發脾氣,你也不要過早的得意。

每個孩子養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都不同,一歲左右的小家夥還不可能精心策劃如何發脾氣,但事情過後他會意識到發脾氣的作用。他可能會意識到他可以靠發脾氣迫使父母改變主意,得到他想要的玩具,或是推遲上床睡覺的時間或引起父母對他的注意。

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比如,生病、疲勞時易引起發脾氣暴躁,這和大人是一樣的,隻不過大人會表達自己的意誌,幼兒大都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身體不適的感覺。有經驗的母親善於結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緒狀態判斷孩子的身體狀況,盡可能地避免孩子發脾氣。

有時候孩子受到冷遇,感到失望時也會發脾氣。孩子自己玩了一天,很想和媽媽玩會兒,或者很渴望家長的表楊,可媽媽卻毫不理會,照舊幹自己的,孩子就會發脾氣以示心中的不滿。聰明的父母若能主動給孩子放鬆環境,溝通感情,了解孩子的願望,就能避免孩子因情緒不佳而發脾氣。

不管孩子為什麼發脾氣,也不管你多麼同情他,這是一個不能接受的行為。必須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毫無意義——它不能幫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責任和讓父母改變主意。發脾氣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有效,如果它不再起作用,孩子很可能也就不發脾氣了。

脾氣發作不僅嚴重損傷孩子的情緒和生理狀態,而且也使家長狼狽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家長要想方設法製止孩子發脾氣。怎樣製止呢?一定要根據發脾氣的原因“對症下藥”,方能奏效。

1.應對好孩子的第一次發脾氣

孩子愛發脾氣,也是有個過程的,當孩子第一次發脾氣時,父母的處理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有的父母一看孩子亂喊亂鬧,就趕緊想盡一切辦法,哄勸,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一應百應,過分遷就。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嘛,哄一哄就了。可孩子就會認為隻有這樣鬧,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把發脾氣、胡鬧作為要挾大人的手段,長此下去就會養成壞習慣。有的父母把問題看得很簡單,解決方法也簡單,一個字“打”。其實,打的結果更壞,孩子或是表麵屈服於棍棒,或是越鬧越凶,對父母產生敵視心理。那麼,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第一次發脾氣呢?父母應該持不予理睬的態度,專心於其它事情,或是告訴他:“什麼時候安靜下來,我才跟你講話。”漸漸地孩子會由大哭變小哭,由閉眼哭叫到睜眼看父母的反應如何,他的注意力也就會轉移到父母身上來,靜靜觀察父母做事情,漸漸忘記了撒潑。當他的情緒穩定以後,父母一定要告訴他那樣做不好,並說明為什麼不好。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第一次發脾氣就能被製止。在處理孩子第一次發脾氣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這可以說是一場“意誌與毅力”的較量。如果作父母的心軟,以後就很難再奏效。

2.冷落他一會兒

孩子會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由於家長的溺愛,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家長決不要讓步和造就,不然會助長孩子的脾氣。最簡單的辦法是把他單獨放在房間裏,作短暫的隔離,冷落他一會兒,讓他有時間冷靜下來重新考慮下一步怎麼辦。即使在外麵也一樣。如此反複幾次,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發脾氣、哭鬧都毫無意義,得不到家長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慢慢地就不再亂發脾氣了。每次發作平息後,家長要記住為孩子講道理,及時進行教育。要告訴孩子剛才的行為是不好的,采取發脾氣的辦法要挾父母滿足自己的需求,是達不到目的的。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愛自己的,隻是不愛自己的撒潑行為。這樣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後不再亂鬧,也可以避免孩子疏遠父母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