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極北生物(1 / 2)

官方報刊的主編是有行政級別的,吳雲自不例外,《數學學報》的訂閱量從3000漲到80000有餘,馬誌光樂得嘴都何不攏了,現在他出去開會,別人一聽是中國來的,那態度之熱情,馬誌光現在想起來還得意洋洋,自然而然的,吳雲也得到了提升。

不過,吳雲卻不願意離開《數學學報》,從政是一定要有基礎的,吳雲非常明白,而《學報》就是他的基礎,他的水。區區半年時間,《學報》已經有了中國第一學術講壇的地位,沒錯,是第一學術講壇,而不是數學第一,這正是因為吳雲的獨特地位和努力所致,因為中國還沒有哪個期刊可以達到世界級,甚至在亞洲也總是被東京、漢城所壓迫,在這種格局中,吳雲的異軍突起帶來的不僅是數學界的目光,還有學術界的期待。

很多人認為這些好像大學教授一樣的家夥沒有什麼能量,但其實你看看國家領導人的履曆就知道,新一帶的領導者們在學曆上都是極其光鮮的,而例如遼寧省省長,或者科技部部長,他們本人之前都是學者,純粹的學者,這意味著,從現在起直到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的高層將大部分被高級知識分子所占據,而吳雲若能整合這部分力量,他將擁有最堅實的基礎,這比弄個部長之類的實在多了。

當然,吳雲沒有異想天開的說這裏就是我的地盤,但他的確在逐漸侵蝕著這塊肥沃之地,在打造旗艦成功之後,吳雲毫不間斷開辟了第二戰場,一家報社及其普及型的科學導報——《中國科學導刊》,並將其整合在極北日漸強大的實驗室體係中,以期在普及擴大知名度的同時,培養一批在思想認知乃至********上與自己相近的隊伍,也許用不了多少年,這些人就能帶給吳雲和地球一股清新的氣息。

吳雲這樣想自不是毫無緣由的狂妄,而是經過仔細推敲後的成熟想法,極北的實驗室體係已經十分發達,網絡了大批的科學家,而這種吸收還在還在更快速的進行,這意味著,包括大量的科學家極其弟子在內的一大批人都將受到吳雲的直接影響,而這批代表著地球最高科學力量的人才也必將給予世界無限的影響。

瓦特也許並沒有終結封建主義的意願,古登堡發明印刷機的初衷也不是推行文化,但最終他們都帶給了時代巨大進步,吳雲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他並不想發動一場革命,那可能造成數百年甚至更久也無法彌補的內傷,所以,地球的進步就需要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從教育的源頭下手,用久一些的時間,也許會讓這種劇變中的損傷減小一些。

有了這樣的想法,吳雲和羅蘭對實驗室的投入就更多了,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則是生物實驗室,其他的都是由吳雲投錢,交給其他研究所研究,獨獨生物,寄托著吳雲極大的希望,燃燒在一堆堆鈔票的篝火上。

都說生物是21世紀最燒錢的科學,這也是科學界的共識,但吳雲卻實打實的建立了一間完整的生物實驗室,事實上,更應該稱其為王國,占地十萬餘畝的生物實驗室被建在風水秀麗的杭州遠郊,有十六個建築群,五組地下設施,5000餘名工作人員,巍巍壯觀。吳雲結結實實的買下了這片地皮,將所有的人員設施搬了過去,雖說是政府的地,但就是不算地麵建築,吳雲也用掉了4億美金——相當於極北在哈薩克斯坦的港口投資,每年收益8000萬以上的投資。

這個生物王國不僅有這麼一個大本營,還在全球廣泛的購買土地和設備,這才是各國知名學者願意前來的最重要的原因。當時吳雲對劉萍說花掉了上百億,那是人民幣,但到了半年後的今天,卻變成了綠油油的美鈔,連各國的南極考察站,也少不了極北生物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此時的這片吳雲夢想起航之地,已經被譽為世界上最佳的生物實驗室。

極北生物同樣被國家寄與厚望,吳雲的鯨魚已經分給很多人嚐過了,隻說尚未能進入商品化,這種直觀的觸及讓很多原不注意生物的領導們也分散了精力,希望吳雲能帶來更大的驚喜。

吳雲的確想製造這種驚喜,但他卻不得不一再遲緩這個步伐,生命藥劑的地球化已經完成了幾個月,但吳雲始終定不下心來推行,早一日就代表著挽救無數人的生命,但也代表著帶來更大的不公,在吳雲無力將其變為福利之前,就必然會到來不公,而生命的不公,也許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公。

甩甩頭將這個誘人的念頭拋了出去,吳雲繼續將目光注意到眼前,他正在檢視著自己的最大期望——“極北生物”,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有那麼一天自己能夠製造出生命藥劑,哪怕是仿造的也行,但隨著他對生物知識的一些基本了解,他也漸漸的絕了這個念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