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數學旗艦號(1 / 3)

中國數學會主辦的期刊共有九份,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數學學報》,1935年創刊,幾起幾複,但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數學期刊,但它也是受到詬病最多的數學類期刊,故而,為了表現出中國數學會和科學部立誌改革的信心,吳雲成為了新一任的主編。

Acta Mathematica Sinica(《數學學報》)的曆屆主編都是中國當時最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華羅庚,張素誠,吳文俊,王元,楊樂,陳景潤, 張恭慶,每一個都是數學界響當當地名字,而隨著上一代人的衰老,無論是學術地位還是公眾影響力方麵,能夠與吳雲競爭的的確沒有幾人了,因而,吳雲就任主編也算眾望所歸。

其實,主編很多時候工作並不多,大多數稿件都有專業編輯審查,他隻需挑選指定版麵就可以了,如果時間緊,他甚至可以將這一權利下放,所以劉萍才對能夠招攬到吳雲很有信心,畢竟這樣一個充滿榮譽性而工作輕鬆的職位是很多學者畢生的夢想,但是吳雲從一開始就不想做一個清閑無為的主編,這從他要一把手這個位置就可以知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吳雲把它燒得聲勢浩大,卻並不灼熱,首先就是將雙月刊的《學報》改為了月刊,這在馬誌光看來是件好事情,隻要吳雲能保證質量,增加刊數本身就是一種政績,而那些純粹的編輯們也很高興,這等於是變相的增加權利,對吳雲的就任就更歡迎了。

除此以外,編輯中還有很多人與吳雲的性質相同,他們來自中科院或其他高校等機構,年齡大多在五六十歲,聲名卓著,平時並不來報館,偶爾有高質量的文章需要專家審議,他們才會來上幾次,更多的時候,他們就是作為一種期刊的實力擺在那裏,畢竟,能夠邀請到他們的人還是很少的。

吳雲當然也沒有想改變這種情況的意思,學術期刊不是盈利機構,它也根本不可能盈利,以《數學學報》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數學期刊,它的訂戶包括國外也不過3000戶(海外600,國內2000),就是能夠盈利,也不過肉湯而已。

不過,這些老教授,研究員們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學術素養,雖然他們的精力已經不允許他們再做出何等的驚世之文,但在理解方麵,他們卻無疑是最優秀的,吳雲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提高自己的機會。

吳雲的年紀實在是不能讓他在高速的發展和堅實的基礎中做出平衡,好奇心讓他不由自主的在數學的王國中飛速奔騰,但要說用四年的時間學習了聯盟數學家幾百上千年學習的東西,那無疑是一種自大,非但如此,吳雲以往異常堅厚的基礎也被削的薄弱起來,在見識了聯盟數學家高深的一麵之後,吳雲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這是一次機會。

吳雲每天都在和能夠遇到的數學家交流,數學是非常耗費精力的工作,近代數學已經完全進入了抽象的領域,哪怕是一點點淺薄的內容,也很少有人能輕易的完成,而吳雲每天所想到的,希望和人交流的雖不一定是艱深的部分,但也少有能脫口而出的地方,加上他越來越敏捷的思維和近乎無限的精力,這使得和他討論就要花費更多的精神,當然,收獲也是同樣的多。

年輕人都喜歡起了吳雲,雖然年齡相近,但擔負了更多責任的吳雲卻要成熟的多,對這些數年前的自己,吳雲給予了他們盡量多的幫助,對他們的問題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甚至當吳雲一時無法回答時,他也會回家耐心的完成這個問題,然後在第二天或者再遲幾天給出回應,這種效率,簡直讓每個聽說的瞠目結舌。

年紀大些的人也很高興,但對他們,吳雲的心情卻很矛盾,這些專業過硬的老數學家能給予他很多啟發,特別是那些平時注意不到的地方,使他很快就感到了自己的提高。但另一方麵,這些老編輯們、老教授們的精力已經無法讓他們整日整夜的繼續探討下去,雖然吳雲常常會在幾個小時後勸說他們休息,但一開始討論,很少有人願意停下來,不僅吳雲閃現出的那種智慧就牢牢的吸引住了他們,討論中展現出的新思路也讓他們好像煥發了青春,舍不得將剛剛湧出的靈感丟掉,這讓他們連帶著吳雲少不得要遭受家人的責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