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是晚清著名的金石考古學家,著作眾多。同時,他在書法的實踐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尤以善篆而享譽當時。吳大的小篆師法李陽冰,20多歲時曾篆《孝經》50部,後潛心金文研究,遂悟二篆同體殊風之理,以小篆法作金文,變恣肆為工穩,化斑駁為光潔,將瘦勁、厚重、樸茂彙為一處。他的篆書氣息淳雅,線條勻淨挺拔,在清代眾多的篆書家中,可謂別具特色。有《知過論軸》等作品傳世。

吳昌碩的書法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字蒼石、昌石、昌碩等,70歲後以字行,號樸巢、缶廬、缶道人、苦鐵、大聾等,浙江安吉人。22歲中秀才,後從俞樾、楊峴習辭章、訓詁和書藝。光緒二十五年(1899)任安東縣(今漣水)縣令,上任僅一個月便辭官而去。晚年寓居上海,以鬻書、畫、印為生。

吳昌碩是一位詩、書、畫、印全能的藝術大師。他的詩初學王維、杜甫,後法唐宋諸家,尤得力於孟郊,詩風清新淳樸;其畫初問道於任頤,後受徐渭、朱耷、石濤、李、趙之謙等影響,博取眾長,自創新貌,以寫意花卉見長;其篆刻取法漢印及石鼓,格調高古,開清末一代風氣;書法則出入秦漢金石碑刻,五體皆備,篆、隸尤佳,在清末書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

篆書是吳昌碩的名世絕品。其篆書早年師承楊沂孫,30歲以後廣泛地從秦漢刻石中汲取營養,同時開始《石鼓文》的臨習,從此逐步深入,終身不輟,以一日有一日之境界,至60歲左右,確立個人麵目。70歲以後,人書俱老,個人風格進一步成熟和強化。昌碩的篆書在保留《石鼓文》筆勢圓融、風格樸茂的基礎上,破其結體平穩方正為錯落狹長,以上下左右參差取其勢;用筆渾樸厚重,圓勁中而寓方折,起筆藏鋒回護,行筆圓潤充實,收筆或戛然而止或輕頓緩提;章法上,橫無列、縱有行,字距行距緊湊,疏密有致,避讓得宜;墨法上,飽墨鋪毫意韻生動,偶爾墨盡筆枯亦任其自然,愈發添得蒼莽樸拙之趣。吳昌碩的篆書植根於《石鼓文》,既能陶鑄變化又能旁征博引於其他藝術門類。所以,無論他的隸、楷、行草還是繪畫、篆刻等都能以氣象博大取勝。其篆書代表作有《臨石鼓文軸》、《天幬山高聯》、《竹人世講聯》等。

吳昌碩的隸書雖遺世件數甚少,但古意盎然,境界很高。他的別人寫隸,結法多扁,而他偏好長體,意境在《褒斜》、《裴岑》之間,有時參法《大三公山》、《太室石闕》為之,有時更帶《開母廟》、《禪國山》篆意,讓人覺得似篆似隸,亦篆亦隸。其隸書在結構上通常作左低右高的錯落處理,在用筆上,波磔挑剔含而不露,且起筆收筆圓鈍藏鋒,給人一種真氣內斂、氣度恢弘的感受。

吳昌碩的楷書、行草書也別有風格。他的楷書取法鍾繇、顏魯公,功力深厚,其遺世的早年畫款,多作鍾體。中年以後,少寫真書,卻風格大變,楷法傾向黃山穀,尋常楹聯微帶正楷者,多用山穀結體法即為佐證。他的行草書,初學王鐸,再師歐陽洵、米芾等,自創一格。下筆迅疾,任其自然,一無做作,雖尺幅小有排山倒海之勢。晚年行草轉多藏鋒,遒勁凝練,不澀不疾,亦澀亦疾,更得“錐畫沙”、“屋漏痕”之妙趣。有行書《五言詩軸》等作品傳世。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號巽齋、乙庵、寐叟等,浙江嘉興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授刑部主事。後曆任刑部員外郎、郎中、總理衙門章京、安徽提學使、布政使等職。辛亥革命後竭力擁戴清室,以遺民身份鬻書為生。

沈曾植是著名的學者,擅長遼史、金史、元史、西北地理及古代法律之學,著述頗富。同時又以擅長書法而說享譽當時。他的書法初以晉人行草、唐人楷書為根基,對鍾繇致力尤深,且性喜章草;為官後,有搜集、談論金石碑刻之好,遂由帖學轉入碑學,並在包世臣用筆法的啟發下,進一步加以發揮,形成自己獨特的用筆方式。此外,沈氏又廣取博收,既融合碑帖,又摻以的西北漢晉簡牘及唐人寫經。如此不斷錘煉,終而水到渠成,自成一體,尤以勁峭凝重的行草書為世人入道光五年何紹。其行草起筆尖銳,行筆穩健,收筆戛然截出;結字則以拙為工,以生為妙,以不穩為勝,欹側之勢,時時犯險,而又能衛護照應,渾然天成。有《臨帖軸》等作品傳世。

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更生,廣東南海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授工部主事。二十四年授總理衙門章京,主持新政,即“戊戌變法”、“百日維新”。變法失敗後,因被通緝,遂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後回國,仍誌複清室。1917年和張勳策劃清帝複辟,旋即失敗。晚年定居青島,並卒於此。

康有為不僅在理論上張揚闡發碑學思想,在實踐上也是成就卓然的碑派書法大家。其書法早年師法二王、歐、顏、蘇、米、趙等,光緒八年(1882)入京師,購得漢魏六朝唐宋碑版數百本,從此浸淫日深,“於是幡然知帖學之非”(《廣藝舟雙楫》),遂專學北碑。其於北碑,大抵主於《石門銘》,參以《經石峪》、《六十人造像》及《雲峰山石刻》,又見張裕釗書而大悟筆法,進而溢為行草,洗滌凡庸,獨標風骨,形成取境補拙,氣勢開張、分行疏宕、縱橫恣肆的雄放風格。有《得青島舊提督樓詩軸》、《祝壽賦卷》、《七言詩軸》等作品傳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