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個獄友說:“你不是會背誦毛主席的《沁園春》嗎?就也和一首毛澤東的《沁園春》吧!”唐弘仁大喜:“好主意,我就來一首《沁園春》。”就這樣,唐弘仁乃依毛澤東《沁園春·雪》的飄字韻賦詞一首:
大地回春,號角雷鳴,大纛飄飄。羨北闋幹戈,勢如山嶽;南朝金粉,盡付滔滔。皇朝崩頹,皇軍披靡,解放聲聲比日高。中原地,看旌旗招展,分外妖嬈。
休雲民氣方嬌,令絕世奸雄也折腰。笑廟堂宵小,醜型畢露;幫凶滾滾,難賣風騷。竊國梟雄,殃民四寇,已似南山落網雕。天亮矣,喜揚眉吐氣,計取今朝[21]。
這是1949年1月的事情。
原來唐弘仁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他於1947年6月1日被捕,後經過多方營救,才於1949年3月被釋放。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1947年6月1日深夜,重慶國民黨當局出動大批軍警憲特,以捏造的“反對政府,煽動學潮,擾亂社會秩序”等罪名,對進步人士進行大搜捕,數百名無辜者身陷囹圄,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六一事件”,當時僅重慶的《民主報》被捕的記者、編輯和其他工作人員及印刷廠工人就多達三十餘人,唐弘仁在這次搜捕中不幸被捕。
次日清晨,“特園”“民主之家”的主人,民盟重慶市支部主委鮮特生緊急召集工作人員章培毅、楊複全(鮮特生的外孫)商討對策。最後決定立即電告南京藍家莊民盟總部,報告情況,請示應對辦法。
剛撥通電話,鮮特生才說一句“重慶昨夜大逮捕”……話猶未了,電話中就傳出凶神惡煞的吼叫:“不許通話,不然對你不客氣。”顯然電話已受到特務監控,他們隻得另想他法。
當時鮮特生兼任《民主報》社長,他找重慶市長張篤倫要求釋放《民主報》被捕人員。張篤倫說這次行動牽涉麵廣,是高層直接指揮的,市府無權過問。旋即,鮮英派楊複全趕赴李子壩固廬,這裏有他當川軍師長時的老友李根固,當時任重慶警備副司令,鮮特生想請他幫忙設法放人。
李根固對來人說:“你回去告訴特生兄,警備部一切是警備司令孫元良說了算,我這個副司令快要下台了,情況特生兄是清楚的,此次行動是長官公署蕭毅肅[22]與孫元良幹的,我實在幫不了忙,形勢緊張,叫他自己珍重。”一籌莫展之際,大家想起了辭去民盟秘書長的梁漱溟,當時他還擔任著民盟中央常委的職務,他正好住在北碚。梁漱溟在國共和談中多方斡旋,與國民黨高層人士常有接觸,是國內外都很有影響的人物,加之梁漱溟跟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主任張群是老相識,便於談話。
6月3日,楊複全被奉派前往北碚金剛碑勉仁書院。這時梁漱溟正用午膳,聽完情況後,便囑咐夫人陳樹蘖準備洗漱用具,馬上與楊複全一道乘車趕赴“特園”。當晚,鮮、梁二老仔細分析了情況,梁漱溟迅即擬就一份個人書麵談話稿,囑楊複全急送《大公報》經理王文彬,請務必於次日見報。
6月4日一早,山城人讀到了梁漱溟的一份公開聲明:“本人因連年從事國共和談,毫無成效,現和談已經破裂,因此辭去民盟中央秘書長職務,退出政治環境,回渝專力繼續完成我的《中國文化要義》著述,不再從事政治活動。但此次重慶軍警當局,卻任意虛加罪名,將民主同盟機關報《民主報》社人員全部逮捕。根據政協決議及蔣委員長四項諾言,民主同盟屬於合法之政黨,《民主報》的所有言論,一貫遵從民盟之政治主張,即和平、民主、團結、統一之原則。《民主報》全體工作人員,是在民盟中央領導下從事宣傳工作,今竟無故而被國民黨地方軍警逮捕,本人為民盟中央主要負責人之一,處此非常局麵,本諸‘臨難毋苟免’的準則,決定義無反顧的站出來,肩負起我應負的責任,向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交涉,立即釋放非法逮捕之‘民主報’全體員工,早日恢複和維護他們的人身自由權利……”6月4日上午,梁漱溟再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找主任張群和秘書長劉壽朋,交涉釋放《民主報》被捕人員。張群向梁漱溟解釋:“‘六一’行動是最高層指示的全國性統一行動,目的在於維護地方治安秩序,肅清匪諜,防止共產黨分子在後方製造暴亂的必要行動,至於被捕人員,須經治安單位審查後,如無問題定當予以釋放,《民主報》人員亦不例外,我會先告之經辦單位,早日審理,若無問題,早日釋放,請梁先生放心。”並言明他近日要去南京開會,以後有什麼事情請梁先生找劉壽朋秘書長;而且當麵交代劉壽朋將今天的談話轉告蕭毅肅和孫元良。
此次交涉結果使鮮英非常高興。
經過梁漱溟幾天的交涉,據理力爭,營救被捕人員獲得初步成功,這次《民主報》被捕同誌除唐弘仁、李康、舒軍、張真民、餘揚明、龍聖夫、張明泛等七位主要工作人員以尚需繼續審查為理由而拘押之外,其餘人員全部獲釋。
幾天以後,鮮特生又到重慶警司詢問唐弘仁、李康等七位同誌何時放出時,答複是:“這幾個人問題尚未審結,暫時不能釋放。”然而,從7月份開始,內戰形勢更加緊張,國民黨政府的“戡亂總動員令”頒布,重慶軍警特務再一次掀起鎮壓行動,《民主報》尚在押的唐弘仁、李康等七位同誌,不僅沒有放而且被押往渣滓洞的集中營。
1949年元旦,蔣介石發表下野文告,代總統李宗仁妄想以“和談”挽回已去的大勢,遂請民盟主席張瀾(表方)出麵轉求於中共。張表老說:你們如果有誠意,首先就應釋放“政治犯”,特別是大批關押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的。國民黨方麵表示可以釋放民主同盟的被捕人員,並要求提供名單。
經過不懈的鬥爭,1949年3月31日,唐弘仁、仲秋元等二十八人終於被釋放。全國解放後,唐弘仁曾擔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職務,仲秋元擔任文化部副部長職務。
唐弘仁出獄時將自己寫的《沁園春》帶了出來,被編入了《渣滓洞集中營回憶錄》之中,從而傳之後世,成為曆史的見證。
詞句的上闋,將人民解放軍的勢如山嶽的勝利和國民黨反動派兵敗如山倒的滅亡進行了鮮明的對比。下闋高屋建瓴,對禍國的奸雄、殃民的四大家族以落網之雕予以比喻,形象貼切,令人民揚眉吐氣。
這是解放前關於《沁園春·雪》的最後一首唱和之作。
這也是黎明即將來臨之前的一聲嘹亮的雄雞唱曉。
這也是太陽即將升起之前的一段歡快的樂曲。
這也是呐喊、是歌唱、是和弦。
【注釋】[1]《柳亞子文集?磨劍室詩詞集》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813頁。
[2]惠陽不祿:惠陽,李少石之妻是惠陽人;不祿,士人之死日不祿。
[3]月旦高:語出《後漢書?許劭傳》:“初,劭與(從兄)靖俱有高名,好共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今後的月旦評論會很高。
[4]龍陽餘孽:龍陽,戰國時代魏王的幸臣龍陽君,因食邑於龍陽而得名。
[5]美新詞筆徒嬌:王莽篡奪西漢帝位後,號“新”,楊雄作諷刺秦朝美化“新”政的文章。
[6]章華:春秋時期楚王所造,楚靈王喜歡細腰美人,造章華台以供細腰美人歌舞之用。
[7]懷寧按拍:懷寧,明朝阮大铖安徽懷寧人;按拍,依節拍而歌舞。
[8]曾傳十錯:指阮大铖創作的《詠懷堂新編十錯認春聯燈謎記》。
[9]子雲投閣:子雲,指楊雄;投閣,從藏書的天祿閣跳下自殺[10]空反《離騷》:楊雄曾作《反離騷》,認為屈原不該自殺,結果後來自己也自殺身亡。
[11)黃中模著:《毛澤東詠雪詞(沁園春)詞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123頁。
[12]巢妃:指李世民之弟李元吉的妃子楊氏。李世民與其兄建成弟元吉為爭奪帝位展開爭鬥,將建成和元吉斬殺。李世民即位後封元吉為巢王,故元吉之妃為巢妃。楊氏美貌異常,後被李世民所占。
[13]燕山:指河北燕山。東漢竇憲破匈奴,登河北燕山,命班固作《燕山銘》,將竇憲之功封山刻石。
[14]幹將、莫邪:傳說中的寶劍。
[15][16]張明觀著:《柳亞子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版525頁、526頁。九龍池、篾子坡:均為昆明地名;魯迅湖:指西湖,大後方文化人士曾建議改紹興為魯迅縣,改西湖為魯迅湖。
[1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版247頁。
[18]師哲著:《在曆史巨人身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12月版313頁。
[19]即後來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總理的姚依林。
[2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版429頁。
[21]黃中模著:《毛澤東詠雪詞——(沁園春)詞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220頁。
[22]重慶長官公署副主任兼參謀長,抗戰勝利後曾經代表中國政府在芷江接受日本投降,是何應欽手下的“紅人”,非常驕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