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至少在北線戰場,人魔兩族的勢力對比已經逆轉過來,沒有誰會認為魔兵往茅鎮山北麓的臨江區域,是想著進攻北岸。
接著眾人又簇擁著陳海,往南城樓飛去。
南城樓臨江而建,十數丈高的城牆之下就是江涯石岸,萬濤河卷起有三五丈高的巨浪,拍打在岩石上,卷起細沫如雪,與蒼穹飄灑下的鵝毛大雪相映成趣。
站在城牆上,相距百餘裏,陳海肉眼都能清晰看到南岸茅鎮山北麓的情形。
茅鎮山相當的雄闊,南北綿延有兩萬餘裏,北麓沿河的山嶺鋪陳開,也有三千餘裏,峰巒堆壘,穀深嶺奇,是易守難攻之地。
魔族在茅鎮山北麓的大營,距離荊口城有六百餘裏,位於茅鎮山北麓的一座山穀深處。在過去大半年時間內,魔族將億萬人骨屍骸堆積山嶽之間,萬魔枯骨大陣所凝聚的陰煞魔瘴,差不多將方圓千裏之內的山嶽都籠罩之中。
陳海站在城牆之上,有如崖石而立,並沒有就南岸的形勢發表任何意見,但落在眾人眼裏,陳海卻透漏出氣吞山河、揮斥南域的氣勢來。
換在以往,秦虎山、元周他們都不覺得此時的北陵軍或者安西軍,有能力攻得下布有萬魔枯骨大陣的茅鎮山脈,何況安西呂氏、越廷以及烈帝秦冉等勢力,都明確拒絕北陵軍南下,但荊山會戰結束之後,特別是知道在最後猿渡峽攔截戰中,大量使用型化暴炎重鋒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陳海掌握道神雷,秦虎山、元周心想北陵軍再休整、積蓄兩三年,未必沒有攻下茅鎮山脈的可能,甚至都未必要顧及安西呂氏、越廷乃至烈帝秦冉心裏到底是怎麼想的。
秦虎山還記得當年攜秦謙進入萬華虛境找薑寅的情形,心想當時陳海與秦謙比試,修為比秦謙還要略遜一籌,誰曾想二三十年過去,陳海竟然有實力逆抗魔上三境的存在?
無論是秦虎山跟薑寅亦怨亦友的關係,還是當年在室韋山西麓並肩作戰多年所結的情誼,他心裏更清楚唯有陳海這樣的人物才能真正成為人族的中流砥柱,打心底也都希望陳海能穩居權勢,最終率領北陵軍抵擋住魔劫,但很多人卻未必都是秦虎山這樣的想法。
北陵軍境內,除開出身薑氏、燕州及扶海桑三島的位境強者外,七宗尚存的位強者尚有五十一人。
這五十一人,奚同光、秦虎山、姬江野、吳之洞、秦謙、符少君、袁燕雪、元周、恒氏老祖恒榮、桓溫、姬成韻等十數人,甚至曾與陳海有血仇的吳氏二祖的吳雲湖,都是積極主動禦魔的,也都敢於跟魔族打硬仗,但相當一部分人,主要還是迫於形勢接受北陵郡國的統治。
而隻要機會,這些人絕不願意親自冒性命之險,去涉足血腥殘酷的戰場,甚至還暗中抱怨,為抵禦魔劫,陳海對宗族盤剝得太厲害,太偏向寒族子弟。
因此,陳海在荊山組織會戰,曾下令將諸多閑散在北陵軍之外的位真君都征調到荊山等前線參戰,然而最終趕到新荊城直接聽他號令的僅有數人,更多的人雖然也沒有敢直接逆抗陳海的軍令,卻是跑到荊口、水、夷陵的大營聽候調用。
這些人到底還是預料到荊山會戰會極其殘酷、血腥,怯死畏戰而已。
他們沒想到荊山會戰理應最殘酷的猿渡峽一戰,會打得這麼輕鬆,此時聚集於荊口城裏迎接陳海的到來,心裏忐忑之極,也是相當的百味陳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