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對養殖業的影響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另一重要特點就是利用現有湖泊進行調蓄,而這些湖泊都是重要的養殖基地,如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等,魚類資源豐富,尤其是洪澤湖,是重要的螃蟹和龍蝦產區,久負盛名。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後,湖泊水位提高,年際變化較小,避免湖泊低於死水位導致湖泊幹涸,保證了養殖業的充足水源;調水也將提高沿線湖泊水體的自淨能力,湖泊水質和生態環境的提高,水位的穩定,會極大地改善魚、鴨、鳥的生存環境,有利於圍網養魚等養殖業的發展,這也為漁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湖麵進一步開闊,增加了敞水性魚類的生態位,其產量有望增加,但水位提高,水生維管束植物的分布麵積和生物量將減少,草食性魚類和以水生維管束植物為棲息場所或產卵基質的魚類產量會略微下降。
第二節 社會影響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成後,將為蘇北地區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優質補充水源,缺水矛盾的緩解,也將減少大量的爭水糾紛,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創造了必要條件。通過調水,蘇北地區的水資源承載力將得以增加,為城市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水資源的滿足也將加快沿線治汙工程實施以及節水型社會的建設。
一、實現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
水資源短缺是我國水資源問題的主要矛盾,日益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是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所麵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水資源優化配置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平衡供需矛盾、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有效手段。
水資源優化配置是指在一個特定流域或區域內,工程與非工程措施並舉,對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分配,最終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證經濟社會、資源、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一項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將使得江蘇省的水資源結構發生改變,蘇北地區長期缺水狀況將進一步得到緩解。通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動力。
根據《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江蘇受水區農業供水價格研究》中的研究成果,對東線一期工程江蘇受水區淨供水量進行重新分配。第一期工程完成後,江蘇受水區多年平均供水量133.7億立方米,扣除江水北調工程原供水量,多年平均增供水量19.25億立方米,增供水量用於解決工業與城市生態環境缺水13.00億立方米,用於解決航運0.69億立方米,其餘5.56億立方米用於增加農業用水。
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高速增長的軌道,然而區域發展不平衡也開始加劇,地區間居民收入差距逐步趨於擴大。由於地理環境、曆史條件、基礎設施、政策取向等因素的不同,江蘇省存在著蘇南、蘇中和蘇北的經濟差距。1952年,蘇南、蘇中、蘇北人均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2:1.4:1,呈南高北低態勢,從1979年到1993年,由於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原因,蘇南、蘇中、蘇北的經濟差異再次擴大,1993年三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4.4:2.1:1,這種地區差異的擴大產生了很多負麵影響,諸如加劇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大跨度流動,加劇居民生活和消費水平的差異以及科教文衛事業的差距等。
江水北調工程實施以前,蘇北地區因為水利年久失修,農業生產易旱易澇,土地產出率很低,但是隨著江水北調工程的實施,蘇北地區的有效灌溉麵積逐年大幅度增加,糧食產量穩定上升,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同時還帶動了工業、航運交通事業的發展。自然資源條件的改變,地區傾斜“梯度推移”戰略逐漸被產業傾斜與地區傾斜相結合的“優勢互補”戰略所取代,以及蘇北地區通過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產業政策傾斜的支持,蘇北大地開始煥發新的生機,經濟快速增長,正在逐步縮小與蘇南和蘇中的差距,這其中江水北調工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江蘇實現“兩個率先”的重要保證。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實施將為蘇北地區提供更為充足的水源保證,使得蘇北地區的水資源狀況得到改善,而且提供了更好的投資環境,可吸引更多的國內外資金,加上蘇南支持蘇北以及產業政策上的傾斜,將為蘇北地區縮小甚至趕超蘇南地區經濟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逐步縮小與蘇南地區之間的差距,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提高和改善沿線居民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是反映居民生活需要滿足程度的一個概念。從宏觀上講,就是指居民總體的全麵發展程度,從微觀上來講主要指居民個人及其家庭生活需要的滿足狀況。隨著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質和供水保障程度以及防洪、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麵的要求越來越高。
(一)對居民收入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78~2001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2366元,增長了16.7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16元增加到6860元,增長了20.7倍,全國城鄉居民收入總額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增長了近4倍。城鄉居民收入增加,使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為沿線城市提供大量優質水源,提高城市水資源的承載力,促進工業的發展和城市環境的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土地增值、受水區投資環境的改善,城市工業及第三產業的發展,必然帶來城市就業規模的擴大。城市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
我國農村人多地少,農業規模效益和農業勞動率較低,盡快把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出去,是有效改善農民收入狀況的重要途徑。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提高了城市水資源的承載力,城市化水平加速,加快了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速度,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隨著水資源的增加,也有利於優化蘇北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實現從以種植業為主向林業、畜牧業、副業、淡水養殖業全麵發展的轉變,增加農民的收入。
(二)改善生活用水質量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使得沿線地區基本的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得到保障,人均水資源量有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水質和水環境得到改善,有利於提高人們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實施南水北調工程,還能有效解決農村地區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質問題,如高氟水、苦鹹水和其他含有對人畜健康不利的有害物質的自然水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當地居民和牲畜的飲水質量問題。豐縣是飲用水高氟區,經國家衛生部及江蘇省衛生廳的專家組評價,豐縣淺層地下水含氟量平均值超標4~6倍,極值超標16倍,為此,豐縣被國家衛生部列為“江蘇省九個高氟縣之首”。由於長期飲用高氟水,氟害區有70%以上的人口患有氟斑牙病,5%以上人口患有氟骨病,2%~3%的人喪失勞動能力,其中不少患了氟骨病的人活不到60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實施,可以改善農村水質,保證農民飲水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四、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穩定
就業與失業問題是我國21世紀經濟發展麵臨的最大挑戰,與我國的基本國情密切相關。據預測,到2010年,我國勞動力供給量將達到8.02億,相當於世界勞動力總量的23.8%。未來持續增加的勞動力供給大大超過了需求,是我國今後勞動力市場的基本格局,國企下崗職工、城鎮新增長勞動力與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問題,將成為我國21世紀上半葉長期困擾我國的問題。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黃淮海流域及內陸河流域的工業發展將有了充足的水資源保證,一些受到限製的工業將得到發展,在解決一部分城市人員就業的同時,還可以吸引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來;具有開發價值的土地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將會吸納一部分勞動力就業;因水資源供給增加而能夠擴大生產規模的新興產業將得以發展,將可以吸納一部分勞動力就業;由於城市水資源承載力的提高,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也有利於擴大就業;由於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及投資環境的改善,也有利於吸引國內外投資,增加就業機會。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在增加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同時,可以把長期擠占農業的用水、生態用水歸還給農業和生態環境,緩解工業擠占農業用水的狀況,還可以將回收的工業用水用於農業灌溉,這樣農業用水有了保障,有利於農民收入的增加,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緩解“三農”問題,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根據初步估算,2010年以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水後,如果調水得以充分利用且保持相當高的效率,則可以提供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實施還有利於緩解地區間的糾紛,促進社會穩定。南四湖地處蘇魯交界,水流自北向南,即由山東流向江蘇,而山東屬於水資源短缺地區,便在南四湖築壩蓄水,直接影響到下遊江蘇的入境水量。而蘇北地區也屬於水資源短缺區,因而曆史上糾紛不斷,矛盾尖銳。自從江蘇省的江水北調工程見效後,南四湖下遊與江蘇境內多年來受益明顯,與山東境內的糾紛也日趨減少。隻是在幹旱年份,因調水量不足,尚有零星爭水現象。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將會有大量的優質水源不斷補充到該地區,地區間的用水糾紛問題將迎刃而解。
五、推動沿線城市化進程
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發展中國家經濟走向現代化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麵,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的增多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短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江蘇省是我國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的地區,特別是“十五”以來,江蘇省的城市化加速發展,到2004年城鎮化水平達到了48.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4個百分點。但是由於江蘇省社會經濟發展呈現明顯的區域差異,使得江蘇省的城市發展也非常不平衡,由蘇南、蘇中至蘇北呈階梯狀遞減。2005年,蘇北地區人均GDP10004元,是省平均水平的48%和蘇南地區平均水平的23%,農民人均純收入3906元,是省平均水平的82%和蘇南農村平均水平的60%,蘇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滯後嚴重製約著蘇北和全省整體經濟水平的增長和社會進步。
影響蘇北地區城市化的因素很多,而水資源的短缺對城市的發展具有決定性和不可替代的影響,是製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蘇北地區沿線城市的發展有充足的水源保證,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增加,緩解水資源短缺對經濟持續增長和人口容量的製約,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城市、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量,促進居民收入增長,為城市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由於有水資源的保障,還會促使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農業向非農業的轉移,人口從農村向城鎮和城市流動,帶動相關產業增長和就業人口增加,實現農村城鎮化的發展。
六、促進沿線治汙工程的實施
南水北調東線調水的水質問題一直是影響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並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調水水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水資源的使用價值和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決定著調水工程的實際效益,對輸水沿線水環境產生重要影響,調水的水質是關係到工程成敗的關鍵。為體現“三先三後”原則,實現調水水質保護目標,必須通過汙染源治理、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截汙導流工程等綜合措施,加快沿線的治汙步伐。目前各地都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法規,加大了治汙資金的投入力度,汙染治理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十五”期間,江蘇省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列入計劃的4個省界斷麵及41個考核斷麵水質達標率達到治汙目標責任書要求,80項重點治汙工程完成50項,達到了省政府確定的要求。為確保治汙工程如期建成,江蘇省將吸納各類資金投入治汙工程建設,在全省範圍內籌集25億元治汙基金,全部用於治汙工程建設。江蘇省還將全麵推行城市汙水處理收費製度,上調汙水處理費的征收標準,將南水北調東線地區的汙水處理費調至0.8元/立方米以上。此外,江蘇省還將積極安排省財政專項資金,對南水北調東線城市汙水收集管網建設給予貼息。截至2009年5月,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江蘇沿線102個治汙項目已完成95個,14個考核斷麵有8個達到調水水質標準。雖然汙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水汙染防治工作正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各級有關部門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依法治汙,增加資金投入,強化督促檢查,發動社會參與,加大東線沿線治汙力度,實現東線輸水幹線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的目標,真正將東線建成“清水走廊”。
第三節 生態影響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能夠遏製對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的擠占,有助於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的恢複,有利於維持和改善各種自然生態係統,為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從而確保人們能享有一係列的生態服務係統。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能夠增強蘇北地區維持各種生態係統健康的能力,為這些地區享受一係列的生態係統服務提供了基本資源條件,這些生態係統也將會產生相應的生態效益。
一、農田生態環境效益
各種農田作物與其環境因素的組合構成了農田生態係統。該係統為人類提供了大量資源,是一種經過人類大量加工的非自然狀態的生態係統,也是最簡單且最容易遭受傷害的生態係統。蘇北地區是重要的糧棉油料產區,在淮河以南及淮河下遊地區以小麥、水稻為主,但農田水利設施不配套,又年久老化失修,因為缺水導致農作物產量不高。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通過用水置換,將會增加農業灌溉用水,為蘇北地區提供充足水源,大大改善農業生態係統,增強抗禦幹旱災害的能力,有利於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蘇北地區農業產量;調水可減少汙灌,改汙水灌溉為清潔水灌溉,防止土壤中有毒物質的積累和作物的汙染,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因此,調水對促進蘇北農業穩產、高產、健康發展,保障21世紀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經濟騰飛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