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響應(5)(2 / 3)

我為甚麼讚成組織共產黨,而且率先參加?第一,兩年來看到共產主義和俄國革命的書籍很多,對於共產主義的理想,不覺信仰起來;同時,對於中國當時軍閥官僚的政治,非常不滿,而又為俄國革命所刺激,以為非消滅這些支配階級,建設革命政府,不足以救中國。這是公的。第二,就是個人的動機,明人不做暗事,誠人不說假話,我決不隱瞞當時有個人的動機;……當時所謂個人的動機,就是政治的野心,就是Political Ambition。在一高的時候,正是巴黎和會的前後,各國外交家都大出風頭。所以當時對於凡爾賽,非常神往,抱著一種野心,將來想做一個折衝樽俎,馳騁於國際舞台,為國家爭光榮的大外交家。後來研究俄國革命史,又抱著一種野心,想做領導廣大民眾,推翻支配階級,樹立革命政權的革命領導者。列寧、特路茨基[4]等人物的印象時縈腦際,輾轉反側,夙興夜寐,都想成這樣的人物……

周佛海和施存統,實際上都是在上海加入了共產主義小組然後去日本的,所以他倆在日本組成了一個小組。

周佛海還曾回憶:

回到鹿兒島之後,除掉上課以外,仍舊是研究馬克斯[5]、列寧等著述和發表論文。同時,我想要領導群眾,除卻論文最要緊的是演說,所以糾合十幾個中國同學,組織了一個講演會,每禮拜講演一次,練習演說。當時同學都說我有演說天才,說話很能動人。我聽了這些獎勵,越加自命不凡,居然以中國的列寧自命。現在想起來,雖覺可笑,但是在青年時代,是應該有這樣自命不凡的氣概的……

1920年周佛海加入中國共產黨之際,不過23歲,是一大群熱血青年中的一個。然而,他的政治野心,他的領袖欲,卻為他後來改弦更張、叛離中國共產黨預伏下思想之根……

[1]施存統:《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期的幾個問題》,《共產主義小組》(下),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

[2]指袁世凱。

[3]即維經斯基。

[4]即托洛茨基。

[5]即馬克思。

周恩來赴法尋求真理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發展工作,向東伸入留日學生,向西則伸入留法學生。

當時,留法勤工儉學的熱潮不亞於留日。從1919年春到1920年底,中國便有1500多名青年湧入法國勤工儉學。

其中,撒向法國的中國共產黨“種子”是張申府。張申府是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最早的成員之一,他去法國的目的並不是勤工儉學。那時,他已是北京大學講師,他跟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同船去法國,被吳稚暉聘為裏昂大學中國學院教授,講授邏輯學。

張申府在法國發展劉清揚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結為夫婦。張申府又和劉清揚一起發展周恩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因此,周恩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時間應該是1921年2月。[1]

張申府在回首往事時,曾這樣十分概括地談及旅法共產主義小組的人員情形:

接著,由上海又去了兩個黨員:趙世炎、陳公培。他們兩人是在上海入黨的,都是陳獨秀介紹去的。這樣,我們五個人成立了一個小組(張申府、周恩來、劉清揚、趙世炎、陳公培),小組一直是這五個人。後來小組的事,就由周恩來他們管了,我不怎麼管。李維漢當時是少年共產團(CY),他是1921年底回北京入黨的。蔡和森也是少年共產團(CY),後來在北京入黨的。陳延年、陳喬年沒有加入我們小組。延年本來是無政府主義者,他們反對他們的父親,所以到了法國,也沒有(受陳獨秀委托)去看看我。後來,他們慢慢進步,走到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路上,後來加入了少年共產團和共產黨……

周恩來是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登上法國郵船波爾多號,駛往法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