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東線規劃(1)(1 / 2)

東線工程規劃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到2002年的開工建設,跨度50年,一路坎坷,凝聚了無數水利人的心血。東線工程的規劃始終堅持民主論證、科學比選的原則,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擇優選擇。東線規劃在現有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基礎上,擴大規模和向北延伸,並賦予其新的曆史使命。東線調水的規模是在充分研究和考慮節水潛力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受水區各種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東線的關鍵在於治汙,治汙規劃自然也是東線規劃的重要內容,東線將采取係列措施確保沿線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水標準。

第一節 規劃之路

南水北調東線方案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由於當時黃淮海平原洪澇災害頻繁,缺水問題尚未對經濟發展造成明顯威脅,規劃研究工作一度被擱置。1972年華北發生大旱後,為解決海河流域的水資源危機,1973年水利電力部首先研究了引黃濟衛濟津,因黃河引水量太少,認為隻能作為解決缺水的過渡性措施,而且要解決沉沙等許多問題,困難較多。要根本地解決缺水問題,還得從長江調水,遂組織開展研究東線調水方案。1976年提出《南水北調近期工程規劃報告》,1977年10月由水利電力部、交通部、農業部、林業部和第一機械工業部聯合上報了國務院。該規劃以農業供水為主,改善和發展灌溉麵積6400萬畝,向城市供水27億立方米,並使京杭大運河成為南北水運交通大動脈。規劃從揚州附近抽水1000立方米/秒,過黃河600立方米/秒,到天津100立方米/秒。該《規劃報告》基本確立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總體布局。

1981年12月,國務院召開治淮會議,要求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先調水到南四湖。據此,淮河水利委員會(簡稱“淮委會”)著手編製東線第一期工程可行性報告。1983年1月,淮委會編製完成《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工程的供水範圍、調水規模、工程布局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建議實施抽引江水500立方米/秒、進東平湖50立方米/秒的工程方案。1983年3月,國務院批準了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方案。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抓緊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是一項效益大且風險較小的工程,要求計劃委員會、水利電力部、交通部、煤炭工業部共同研究,抓緊搞好,並決定第一步通水、通航到濟寧,爭取當年冬天開工。但江蘇省對調水規模特別是出省規模持不同意見,雖經多次協調,仍難統一。

1990年5月編製完成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修訂規劃報告》,對1976年3月編製的《南水北調近期工程規劃報告》,在供水目標、供水範圍、工程布局等方麵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城市工業供水,將灌溉麵積由6400萬畝調整為4245萬畝。修訂規劃以2020年為規劃水平年,工程規模調整為抽引江水1000立方米/秒,過黃河400立方米/秒,到天津180立方米/秒。關於實施步驟,以盡快實現全線通水為目標,把2000年以前送水到華北放在首位,以後再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逐步擴大規模。1990年11月提出的《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修訂設計任務書》,在總體規劃基礎上製定了2000年送水到京津地區的第一期工程方案。建議工程規模為抽引江水600立方米/秒、過黃河200立方米/秒、到天津100立方米/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