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總體布局(2)(3 / 3)

四、貢獻經濟增長

水資源不同於一般的生產要素,是經濟增長重要而基礎的投入要素。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剛性約束。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經濟增長有著積極的影響,首先,水量增加將緩解北方地區經濟增長的水資源製約,改善資源的組合條件,有利於北方地區的經濟增長;其次,南水北調工程投資巨大,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相應增加工程建設設備和建築材料等產品的需求,並進一步刺激相關上遊產業和關聯產品的發展;再次,考慮各行業用水效率變化的影響,水資源從高耗水部門向低耗水部門的轉移,從效率低的地區向效率高的地區轉移,都有助於經濟增長。就南水北調工程自身而言,對所在地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工程拉動效應。大型工程建設由於一次性投資巨大,將對當地經濟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經驗表明,投資會有40%轉化為消費。第二,產業聚集效應。工程發揮作用後,圍繞工程往往聚集一批相關的產業和企業,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五、恢複運河風采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它發端於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揚州開鑿的邗溝,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曆史,完全通航也有700多年曆史,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千百年來,京杭大運河一直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運通道”和經濟命脈,從曆史上的“南糧北運”“鹽運”通道到現在的“北煤南運”與“南水北調”幹線以及防洪灌溉幹流,這條溝通南北的古老水運通道,對於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文化的融合以及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全長約1750千米。目前,京杭大運河的通航裏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裏程為877千米,山東濟寧以北段基本斷流,好多河道已經變成垃圾坑,有的已經被農田蠶食,中運河(台兒莊—淮安)和南運河(天津—臨清)雖然還有水,但時刻麵臨斷流威脅。大運河已到了缺水“斷奶”的程度,運河的基本功能正逐漸喪失;汙染與破壞加劇,現代化的船隻運輸嚴重損害了運河的環境風貌;如果再不加強保護,大運河的曆史文化遺存、風光景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就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真實性和完整性就會不複存在,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對大運河進行搶救性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南水北調工程是大運河整治的一次機遇,東線一期工程的實施給大運河增加了水量,輸進了新的血液,引入的長江水再次串聯起大運河的主要部分,生氣就此顯現;東線治汙工程將逐漸改變大運河的水質和水貌,使大運河成為清水廊道;工程建設對文物將進行保護和搶救,再現古運河曆史文化遺產;對航道進行了整治,恢複斷流區域的通航;南水北調工程將使千年古運河重新煥發青春,為大運河的保護和發展創造條件。

六、體現人水和諧

我國地區發展差距主要表現在東西部之間,但也表現在南北之間,且近年來南北差距有不斷擴大之勢。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水資源條件的不同。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在大範圍內進行水資源的空間再分配,不僅考慮經濟發展與生態和環境之間的相互協調,而且考慮到人、土地、工業等資源數量和生態與環境保護要求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等因素,既體現了人水和諧,也保障了水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南水北調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促進南北協調發展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決策的本身就充分體現了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並以民生的不斷改善促進社會的更加和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