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代(1206~1368)正式建都北京(1264)、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起,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和胡同同時出現了。據元末明初熊夢祥所著《析津誌》記載:“大街製四合院入口,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裏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遷京者,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宅,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便由此開始。

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圃、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邪敢不中型四合院鳥瞰帶花園的大型四合院鳥瞰清的百姓住宅,《日下舊聞考》中引元人詩雲:“雲開間周三千丈,霧暗樓台百萬家。”這“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明朝以來,北京四合院雖曆經滄桑,但這種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經形成,經不斷完善,形成了留存至今的這種獨具特色的民居形式。

四台院的形態古樸典雅,莊重大方,布局講究,環境幽靜。高台階兒、石門墩、紅門樓、青磚灰瓦博鳳頭、屋脊上高高翹起的馬尾脊飾。屋簷下油漆彩繪的山水煙雲、磨磚對縫的牆麵。玲瓏精巧的花園,無不滲透著北京四合院的古貌神韻。

庭院深深

北京四合院與棋盤式街道網絡格局有著深刻的內在聯係。正規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左右平衡,對外封閉,對內向心,方方正正。四合院規模不同,大小相差懸殊;但無論大小,都是由基本單元組成的。

由四麵房屋圍合起一個庭院,為四合院的基本單元,稱為一進四合院;兩個院落即為兩進四合院,三個院落為三進四合院,依此類推。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達七進、九進院落,除中路主院外,兩側還有東西跨院,可謂“深宅大院”。

北京四合院的房間布置也比較固定,一般由正房、耳房、廂房、後罩房及倒座房組成。由於日照的影響,四麵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為最好,因而四合院都以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側次之,為廂房。四合院最重要的房間是正房。由於祖宗牌位及堂屋設在正房的中間,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處的地位最高,正房的開間、進深和高度等方麵的尺度都大於其他房間。正房的開間一般為三間,中間為祖堂,東側的次間往往住祖父母,西側的次間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邊(東邊)的次間比右邊(西邊)的略大,這是受“左為上”傳統習俗影響的結果。四合院中,除中軸線上的堂屋外,東屋被認為是次好的房間,所以人們也把主人稱為“東家”、“房東”。

從垂花門看正房、東西廂房和庭院

位於正房之前、拉開院子的寬度、與之相對而立的房子叫廂房。廂房一般為三間,供晚輩居住。正房兩側大都再建耳房。耳房與正房一樣也是麵南,隻不過尺度較小,也就是後牆與正房齊平,而前牆比正房向後退縮。由於進深窄,因而屋頂的高度也矮。如果將正房比喻為人的臉麵,那麼,耳房就像是人的雙耳。正房兩側的耳房有各一間的,也有各兩間的。各一間的被稱為“明三暗五”,也就是看上去正房是三間,但事實上正房為五間;各兩間的則被稱為“明三暗七”。耳房前麵正對的是東廂房或西廂房的北山牆,這個小空間的東西兩側又各被院牆和遊廊所隔擋,恰好形成耳房前的一對小院子。由於這個小院子不鋪磚石,因而被稱為“露地”,常常種植一些房主人喜愛的花木。一些文人也將書房設在耳房,陽光可以直射房中,而窗前的小空間又十分私密,日影斑駁、軒窗靜寂,可說是極好的讀書環境。耳房的室內一般都有門與正房的次間相通。在構造上,正房、耳房各自都有獨立的山牆,但民國以後建的四合院往往將構造簡化,兩個山牆合二為一。

四合院的正房、廂房之間,一般由抄手遊廊連接溝通。抄手遊廊是開敞式附屬建築,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觀賞院內景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